落实“烟花爆竹实名制”需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烟花爆竹实名制”会不会有名无实
在当前诚信失范、信用体系不完善、公民身份信息疏于系统管理的情况下,要让“实名制”管理真正发挥出效用,仅仅登记购买者的身份信息恐怕不够。
猴年新春,上海市民购买烟花爆竹开始实施“实名制”——需填写购买者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联系电话以及购买的烟花爆竹类型等信息。此前,《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一被称为上海“史上最严”的管理条例明确,上海外环线以内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这些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要不要禁放烟花爆竹”的争论少了,“如何禁放”成了新的话题。的确,两千多年的民俗传统,并不容易一下子断舍离,于是,多数地方是划出一定的禁放范围,想方设法创新管理,确保在禁放范围之外,民众能安全地过一把“爆竹惊雷”的瘾。上海对烟花爆竹购买实施“实名制”管理,就不失为一种积极探索。
但民众似乎并不领情,质疑“实名制”管理无非是做样子,是纸老虎,没什么约束力。因为,依照以往各种“实名制”运行情况来看,这种管理模式漏洞不小,挑战不少——购买烟花爆竹者如果盗用他人的身份证或者伪造身份证来登记,销售一方如何有效发现并阻止?一些卖家会否为了提升销售量,与买家联手,用假身份信息糊弄管理部门?会不会有一些不法商家将购买者的身份信息转手卖掉,从中牟利?这些问题不解决,“实名制”管理难免形同虚设,甚至会降低管理效率。
的确,在当前诚信失范、信用体系不完善、公民身份信息疏于系统管理的情况下,要让“实名制”管理真正发挥出效用,仅仅登记购买者的身份信息恐怕不够。而上海探索的意义在于,看到了实名制管理模式的问题,并试图用精细化服务、系统化监管来弥补不足。上海有关方面称,对于身份证户籍地显示为外环以内的购买者,销售点会将购买信息统一反馈给派出所,并由购买人居住地派出所民警上门核实,及时告知规定。管理服务的精细化,使追踪烟花爆竹的销售动向成为可能,进而最大程度消除隐患。
“实名制”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它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一个根本前提,即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我们有车票实名制、银行存款实名制、购买号卡实名制,这些实名制各自为政,各成体系,监管信息不互通互联,使得“实名制”有名无实。此次,上海有关方面还强调,对违法燃放烟花爆竹者,除了罚款外,其行政处罚记录将会在个人征信体系中留下痕迹,这才是“实名制”管理的真正威力所在。管理的系统化、精细化有了,“烟花爆竹实名制”会不会有名无实,关键就看实际执法中,落实情况如何了。
本报特约评论员李芗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