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哪个好“新中国艺术造型探索”素描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开幕快乐大本营2013727
中新网广州7月6日电 (许青青 张翔)6日,“观看的立场——郭绍纲、王肇民、冯健辛与新中国艺术造型的探索”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享有声誉的素描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著名的造型艺术家王肇民、郭绍纲、冯健辛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个以个案作为介入辐射整个新中国艺术造型,尤其是素描体系的展览。
图为展览作品,郭绍纲《石膏大卫头像》素描。 许青青 摄展览策展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在开幕式上表示,“素描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美术基础教育的问题,它涉及到国家的变迁,涉及到我们观看立场的改变和重新确立,它背后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系列学术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展览主题‘观看的立场’希望不是局限在一个简单的素描、简单的绘画、简单的造型、简单的观点的碰撞,而在于透过这个展览来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美术领域所发生的一些可能带根本性的问题,它对我们今后艺术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据了解,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艺术无论是在美术教育抑或是艺术家个人训练与创作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是探测艺术造型演变的切片。
王肇民1929年入读国立杭州艺专就开始接受系统的西式素描教育,在此后长期的教学与研究中,形成自身对造型独到的理解;郭绍纲是建国后中央美术学院较早的毕业生,嗣后又被选派赴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留学,接受苏式的艺术教育,并成为出类拔萃者;作为郭绍纲的同龄人,冯健辛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长期执教于院校中,受着典型的学院风气的熏陶。三人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脉络,是广州美术学院、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素描艺术发展的关键性的艺术家。
“他们的创作作反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造型的探索方向”,杨小彦认为,把王肇民、郭绍纲和冯建辛的作品放在一起展览时,作品背后的观看,已经超越了艺术的范畴,而具有历史的独特价值。基础不再是那种狭义的基础,而是指一种被规训的观看方式。(完)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