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时评文【作文】2019高考作文素材时评文9篇
作为一个男孩的妈妈,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追捧和模仿一些“娘化”偶像明星。他们肤白貌美身娇体弱甚至妆容女性化,其中一些更是“私生活能乱,发型不能乱”“演技能凑合,眼线一定不能飞”“重视媚态流量,轻视技能道德”……奉这些男明星为偶像的男孩也纷纷效仿,化浓妆、描眼眉眼线、涂口红、割双眼皮等等。近年来,这类男孩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娘化”的审美效应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获得几千几万倍的放大。娱乐造型产业也摸到了这种社会心理,迎合着这种不太正常的审美趋势,制造了一堆娇嫩如花的男子,引得无数孩子趋之若鹜,并从中牟取巨大的商业利益。
有人说,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娱乐风向影响着整个社会,而青少年抵抗力本就偏弱,爱模仿爱追随,容易出现审美乃至个人价值观上的“单一性”和“一边倒”。《人民日报》一项调查显示,20%的“95后”男生有了描眉画眼的喜好。这不得不让家长忧心。
当成年长辈忧心“娘化”的时候,有时会被贴上很多敌意的标签,比如,情绪化针对“小鲜肉”演员、不尊重个性、不尊重温柔的男孩,甚至性别歧视。所以,我想申明的是,我反对“娘化”,并不是反对个体的性情温和,甚至不是反对个体在妆容服饰上的一些爱好和选择。我反对“娘化”,更不代表着我希望孩子一味崇拜肌肉男、天天做英雄梦。我也赞同,一个社会不应该反对个性和自由,也理应尊重个人的生活选择。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是希望少年用进取精神改造中国,而不是希望所有中国少年都练成影视剧中肌肉男那样的硬汉。
面对孩子,在教育方面,有些底线必须厘清也必须坚守:主流社会应该表达健康自然的性别审美,而不能满屏都是男子女性化的审美。在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上、在社会主流教育公器的运用上,不能一味迎合某些商业流行趋势,而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对潮流文化的清醒认知。
从历史源流看,阴柔和阳刚都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气质和智慧。阳刚主要是指光明、正直、刚健、进取和有为,阴柔主要是指隐忍、细密、委婉、退守和虚静。我的祈愿是,社会应该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两种智慧,同时,让孩子痴迷喜欢又懂得分辨,不会被“惟一”迷住眼睛,“凌乱”人生之路的选择。
在今年世界杯期间,法国队19岁少年姆巴佩的优异表现,让球迷自嘲找到了中国足球踢不好的原因——少年娘则国家娘。这一次更是有不少中年人跳出来表态:小时“娘”,大了还不得变成“绵羊”?
让缺乏实力的新人登上代表主流价值取向的舞台,可能确实不妥。但如果因此就上纲上线到对当下年轻人忧心忡忡,甚至对某些少数群体的言行、装扮群起而攻之,似乎大可不必。正如中国足球的锅,也不能随手就甩给发展迅速的娱乐业。
千禧年后,一部《流星花园》红透大江南北,以男子组合F4为代表,“花美男”的形象第一次让不少少男少女着迷。当时,也有家长们高呼“狼来了”,只不过那时网络还不够发达,家长能做的最多是藏起家中的遥控器。
大概从邓丽君的“靡靡之音”起,一代人所追捧的明星就被上一代人视为“毒药”,但事实是,每一代人都平安顺利地长大了。仅仅因为如今流量小生当道,就惊呼“救救孩子”,未免有些杞人忧天。
若要说“阳刚之气”的缺失,还是回头看看少年是如何养成的。在6个大人带1个娃已是“标准组合”的当下,少年们常常一面被告知“你是小男子汉,不能随便哭鼻子”,一面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要说吃苦、经历挫折,即使在太阳下多走几步,都有家长心疼。这就无怪乎有少年长大后见到蟑螂也会大叫。
在《战狼》系列电影里,男人的血性、担当在冲锋陷阵中表现无遗,但这就是唯一成为“男人”的方式吗?我并不以为然。
皮肤黝黑、说话大声、肌肉发达……这些都不是男子气概的真正解释。勇敢、善良、包容、负责……如果一个男人拥有这些品质,即使他一个夏天用光三瓶防晒霜,谁敢说他不是个男子汉?
一个社会越文明越开化,就越能包容和接受不同。在主流之外,有些人天生更敏感,有些人天生更柔弱,有些人天生对看起来不该男人做的事感兴趣……若仅仅因为这些不同,就冠之以“娘”的称号并且口诛笔伐,实在不像文明社会该有的样子。
母亲患癌后,失联9年的高考状元终于联系家人!自己过得不好,是离开父母的理由吗?虽然媒体报道不约而同在标题上标注了“高考状元”字眼,但人们并非特别关心这个特殊的身份,而是此事涉及的伦理亲情和价值观问题,触发了公众的强烈共鸣。
据报道,2003年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理科状元杨仁荣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来因一科缺考没能顺利毕业,之后既没考研,也没参加工作。父亲得知后当面质问儿子“你对得起我们吗”,“如果你想我们好,就去参加工作;如果你想我们死……”2009年,在给父亲发完最后一条短信后,杨仁荣便失联了。
今年7月,杨仁荣的母亲被诊出癌症晚期,因多年未能见到儿子,她选择拒绝治疗,表示想再见儿子一面,“如果儿子不回来就不继续治了”。从网上看到母亲寻找自己的消息后,他终于主动与家人取得了联系。
面对此事,网友们感慨良多:有的说“这样的娃娃,父母心寒”,也有人说“不了解,不评价,回来就好”,“只要回来就好,没有必要再打扰这一家人了”。
确实,我们应该为杨仁荣的“浪子回头”高兴,祝福这一家人终于可以团团圆圆,对于个中的坎坷曲折,也没有必要纠缠不休。但是,此事所折射的伦理亲情和价值观缺失问题,却值得进一步探讨。
在激烈竞争和快节奏的当今社会,人情日渐冷漠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囿于诸多因素,家庭成员之间似乎也存在这种倾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成为“人生赢家”,逼迫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培训班,不堪重负的孩子和父母形同水火,甚至动辄离家出走……
一个巴掌拍不响,孩子身上的问题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父母当然有必要好好反躬自问,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孩子,也应该适当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今天,妈妈再也熬不住了,癌症把我推向死亡的深渊。人总有一死,我并不惧怕死亡,尽管我还不到六十岁。但我不希望带着遗憾和自责离开。回来吧!孩子。让我再看你一眼,妈妈的时间不多了。”思子心切之下,杨仁荣妈妈的一封信《孩子,让我再看你一眼》,令人泪崩。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面对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告而别,甚至长期失联呢?失联9年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句“在外面做得不够好”太轻飘!
好男儿志在四方。没做出一番事业,反而落得个落魄境地,确实心中有愧。但是,有没有实现自己预定的人生价值,与“常回家看看”并没有必然关联。身处竞争之世,挫折乃至失败都是常态,倘若一落魄便失联,又有多少家庭会支离破碎?“无颜见江东父老”只是心魔作祟,父母的最大期望就是孩子能平平安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经商致富、大展宏图固然是人生赢家,平平凡凡地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何尝不是幸福人生?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壮志固然可嘉,但可以作为自我激励,却不可一朝落魄便付诸实践。一句“在外面做得不够好”就失联9年,可以理解但不可谅解。遭受挫折磨难了,更应该回到温馨的港湾,调整身心,整装再发。
背景:中国青年报最近做了一个报道,名为“考上北大,然后呢”,从“工地上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谈起,关注底层学生进入北大后的经历,揭示再好的大学都许诺不了一个美好前程,“同学仍须努力”。
新京报发表西坡的观点:我是2005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根据我的个人经历,北大的学风是比较正的。只要你认真学习,不难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我当然不否定家庭出身的影响,“全面发展”的某些维度确实是烧钱、拼人脉的,但这些东西并非必不可少。有些时候,贫困生是被自己的影子吓到了。比如有的人在中小学期间一直是学校的尖子,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到了北大发现再努力成绩也只能居于中等。没有了成绩这项优势,又发现才艺、社交能力不如城里的同学,于是丢掉上进的动力。也有同学迷信中学老师“考上大学就轻松”的说法,上了大学便放飞自我,沉迷游戏。这需要学校、老师进行引导,但更重要的在于自己,需要做的是调整心态,重新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确立可行的未来目标。不要让贫困这顶帽子成为自己终身的束缚。考上北大之后怎么办?答案很简单,继续依靠自己,就像之前一样。任何一个有出息的北大人,不论家庭出身如何,都不应该拿社会因素为自己找原因。北大不是“上流社会”的培养皿,北大人应该以把社会分为“上流”“下流”的观念为耻。它只是一所学校而已,而学校是用来学习的。认识到这一点,便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落差。培养学习的能力比掌握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是我在北大学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大学不是奋斗的终点,这本是常识。同学,你才18岁。大学是一段奋斗的结束,更是另一段奋斗的开始,而后一段才是最关键的。因为之前的跑道是固定的,现在你在开跑之前,要先自己挑选跑道。人生是一场长跑,不要拿出国、保研、毕业起薪这些“短期业绩”判定输赢。
小蒋随想:无论上哪所大学,同学仍须努力。学校终归是学习的地方,如果怀着混文凭、“四年长假”的想法,“挂科”在所难免,“被退学”也不是传说。勤奋、成绩优秀、没有骄娇二气的人,在哪里都受欢迎、受尊重。懒惰、成绩糟糕、毛病多的人,往往不招人待见。对考上名校的学子而言,继续努力会使自己有更敞亮的前景,“喘口气,歇歇脚”没准会变成“龟兔赛跑”的那只兔子。对进入非知名高校的学生来说,通过勤奋刻苦学习,也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有人后来考上名校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有人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学习与努力无疑要靠学生自己,但在教育的问题上,与父母也有关联。这与家庭条件没有必然联系,倒是与家教有很大关系。对于已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有的父母仍然溺爱,不注重子女的独立性,难以让人乐观。近期,就有父母花钱雇小时工给大一新生打扫宿舍的新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此举会让大学生专心学习,还是会使大学生滋生惰性?为人父母者,应思考怎么做才是真为子女好,对成年子女,更是如此,别养出无法断奶的巨婴。从更宽的视角看,社会也是一所大学。那些没考大学或没考上大学、进入社会的青年,同样能从社会学到很多知识,汲取各种人生经验,努力奋斗这根弦绝不能松。习总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无论拥有何种学历,处于何种岗位,努力奋斗才能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而且,“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正值开学季,很多同学满怀憧憬制订了新学期的学习计划,但常因拖延不了了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86%的职场人和80%的大学生都患有拖延症,国际上其他一些权威机构的调查亦表明,拖延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群体的集体通病。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的、把计划要做的事情无限往后推迟的行为。很多人总在截止时间最后关头才匆忙做事,就像心理学上所讲的“未来折扣”一样,根据距离现在时间长度对事情的重要性进行削减,心理认知上觉得还在未来,就大打折扣,一直拖着不去做。实际上,拖延是一个逐渐丧失自我的过程,本应立即行动,却被等一等、放一放、缓一缓,甚至被视而不见、故作轻松、及时行乐的心态完全操控。拖延还是一种变形的生活方式和反抗周围的惯性形式,如“我更想明天做这件事”,或“有压力我才能做好”。
一种典型的拖延是入睡拖延。结束了一天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虽然身体已经发出了想要休息的信号,可是很多人不甘心就此入睡。《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的调查显示,88%的被调查者因玩手机拖延入睡,本来告诉自己只刷十分钟的朋友圈、微博,结果一眨眼就快到凌晨。
法国教育学家贝约尔有一句话:“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是尽量不动脑子地生活”,或许他已经为现代人的拖延找到了可以解释的缘由,不去思索,不去体悟,不去感受,不去力行。一般而言,滋生拖延的温床和肇因主要有三:
一是心灰意冷,兴趣寥寥。在接受任务时勉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着手实施时失神,无所憧憬。二是认知失当,怕字当头。怕自己做不到,怕自己完不成,分神分心、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以至于不接触、不思考、不着手。甚或是害怕成功,因为早于既定时间完成任务的话,很可能会因此而背负更多的责任与期待。三是自我失衡,自大自负。在过度自信的心理驱使下,产生主动型拖延,自认为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和任务胸有成竹、信心满满,相信在时间压力的迫使下,灵感与创造力可以瞬间迸发,也相信在最后一刻具备足够的条件来按时交付。
拖延是“时间杀手”的变体,它使人行动迟缓、时光扭曲、生命虚度,不可不察。《明日歌》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人生来来往往,没有那么多的来日方长。面对拖延,要坚决说“不”,通过控制、规划和创造,活出积极精彩的人生。
首先要学会控制惰性。拖延很大程度上是惰性使然。人都有惰性,作为人性弱点的惰性并不可怕,怕的是被惰性控制,最怕的是放弃或逃避。必须用正知、正见、正能量,从心底点燃。因为行为的动力来自集热爱、兴趣、责任、使命于一体的,个人梦想、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复兴使命等都是之源。还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善于排解灰色和负面情绪,保持饱满的和永不低沉的热情,主动及时地启动各项工作。
其次要学会规划时间。事到临头害怕失败,是因为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当下本领和能力欠缺的窘境,正是当初该学而没有学、早该做而没有做的结果。做事贵在坚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而又充满目标感的生活是踏实的。策略上,要加强目标管理和时间规划,养成“工作前梳理、工作后整理”的习惯。善于根据轻重缓急原则和二八法则,对事项和任务进行归类排序,确保今日事今日毕。
领袖曾对青年学子指出:“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克服拖延症要靠勤于求学、敏于求知的刻苦精神。当前,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青年人创造了建功立业的大好机遇,广大青年要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努力创造无悔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功业。
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日前,习总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通过美育为青少年涵养一颗“美丽心灵”。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美术培训机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功利导向、利益驱动,“美术考级热”就是其中一例。也正因此,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去年教育部又与13个省区市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都要更加重视美育,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美育。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在民族兴盛、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是因为美育有着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更需要通过美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刚刚结束的雅加达亚运会上,16岁的王简嘉禾获女子800米自由泳冠军,拿到本届亚运会个人第三枚金牌;18岁的吴易昺获网球男单亚军,创造了中国男子网球队自1994年之后取得的亚运会单打最好成绩;20岁的骆宗诗在裁判判罚不公的情况下仍为中国跆拳道队拼出1枚女子57公斤级金牌……他们站在领奖台上时,那年轻而自信的气质格外迷人。
出赛前,国家体育总局就公布了一组数据:今年参加雅加达亚运会的845名运动员,平均年龄仅24岁,其中有632人从未参加过亚运会或奥运会。运动员没有大型比赛的参赛经历,在赛场上就容易紧张,甚至失常发挥,但这批年轻的运动健儿却披荆斩棘、斩获佳绩。是什么给予了他们力量?是苦练本领锻造出来的实力。
王简嘉禾从5岁开始练习游泳,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吴易昺常年坚持6点半起床训练,每天训练时间长达11个小时;刘湘打破了尘封近十年的女子50米仰泳世界纪录,震撼了整个赛场,很多观众因刘湘长相甜美称她为“泳坛女神”,但当刘湘在镜头前展开双手时,观众们才看到她手上因为高强度训练而磨出的成排老茧……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运动员只有平日里扎实训练,具备了实力才能自信地站上领奖台。
青春本就是学习真本事、练就真本领的年华。不光是年轻运动员要扎实训练,靠实力取胜,各行各业的青年人都应该让真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实力撑起青春自信的风帆。练就真本领、具备真实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本领像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然而,有些年轻人养成了“速成”的思维,遇到需要增本领、提实力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有没有捷径可走,这种“速成”思维容易使人浅尝辄止,具备的实力也不会长久。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实力也可以通过气质展现出来。有本领、有实力的人在遇到旗鼓相当甚至更强大的对手时会不卑不亢、坚定坦荡,那份被实力韬养出的自信会展露在举手投足间。
网络上有一句话很流行:“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靠实力。”年轻人,抓紧练好真本领,用实力成就人生的精彩!
9月1日晚,中国男篮红队战胜伊朗队,获得亚运会男篮冠军,一举走出持续多年的低谷,令人为之一振。要知道,红队之外,中国男篮还拥有“一哥”易建联、主力队员周鹏等仍在当打之年的老将,蓝队中还有的一批优秀的年轻队员,此番夺冠被称为“半支国家队夺金牌”。
男篮夺冠后,篮球圈内外人士不约而同想到了姚明。前国手马健说:“姚主席的篮球改革成效将会在未来两三年凸显。明年的世界杯男篮将会是男篮的辉煌之年。”中国男篮多年来一直是亚洲霸主,但是,因为人员的新老交替等原因,中国男篮四年前在仁川亚运会上只获得第五名,创历史新低,甚至输给了被公认为“弱队”的中华台北队。一时间男篮灰头土脸,无颜见江东父老。姚明担任篮协主席后最引人关注的改革措施,是建立了红、蓝两支国家队,让更多的年轻人获得表现的机会,扩大了国家队的人才池。但是,这些还不是姚明身上最关键、最有价值的东西。姚明身上值得从事管理工作的人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归纳起来有两条:第一条:为国争光,不挂在嘴上;第二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有一件事情,很能说明姚明与某些喜欢说官话、套话、空话的体育官员的区别。红队中来自辽宁队的后卫赵继伟受伤,篮协宣布,运动员在国家队期间受伤,治疗费用由篮协承担。这一举措广受好评,因为此举解除了运动员以及相关俱乐部的后顾之忧,俱乐部更乐意为国家队输送优秀人才,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受伤是竞技体育不可回避的一部分,如果国家队没有保障措施,岂不是为国家队输送队员越多,俱乐部所冒风险就越大?但是,这样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姚明之前竟然没有一届篮协领导关心并解决之!
一些体育官员最擅长的是作秀博眼球。2008年国足出征世界杯预选赛,足协搞了一个宣誓仪式,全体队员面对国旗宣誓一定要打进世界杯决赛圈,媒体报道后一片哗然,断定这届国足没戏。喜欢高调表态者,往往不善体察下情,不懂队员心理。中国足球水平不高,运动员无论是技术还是心理都比较弱,这种高调宣誓,除了给运动员增加心理压力,不会有一点正面作用。后来的事实也是如此。
2011年3月,中职篮季后赛新疆对阵北京的第二场比赛,出现了多次错判、漏判,并且超越了每场3次错、漏判的国际尺度,引起激烈争议,中国篮协为此召开了研讨会,篮协最后表态说:错、漏判并没有改变比赛的结果。什么叫“比赛结果”?难道比赛结果在错、漏判发生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比赛结果仅仅是谁输谁赢吗?比分不也是一种结果吗?该得的分不给,不该给分的给了,影响球员心态,造成球队之间矛盾,扭曲球迷心态,最终影响赛场风气,这些难道不是错判、漏判的结果?
什么叫“比赛结果”都没闹明白,错判、漏判与“比赛结果”的关系也没有闹明白,就在那里管理一国篮球事业了。根本原因,还是缺乏专业意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换句话说,就是以专业素质,为专业服务。任何用专业以外的招数博眼球博欢心,均为专业精神所不屑。
阳光,从金色的树叶上掠过,投向低垂的果实;雏燕,唱响嘹亮自由的歌,飞向广阔的天空。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新学年的起始。经过一个夏天的蓬勃生长,汲取了足够的能量,出发,是否已经变得迫不及待?
新起点,总是令人兴奋。抬眼环顾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实现了“滩涂变良田”的“小目标”、马斯克用spaceX把跑车送上了天。互联网+将生活飞速折叠,就连孩子手头的玩具都可以“人工智能”……你将如何把握转瞬即逝的每一秒?
幼儿园的孩子们,期待你顺利度过“分离焦虑”。如同刚离开父母羽翼的雏鸟,你的眼神里充满好奇也充满胆怯不安。不妨从忍住离别的泪水开始,学着自己吃饭穿衣、学会讲究卫生认真洗手、学会分享玩具。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在与小朋友和老师的互动中,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成长的意义。
小学生们,不妨多些体育锻炼。“小眼镜”、小胖墩儿日渐增多的今天,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生命在于运动,除了认真读书,我更乐意见到操场上、田野间你纵情奔跑的身影、临门一脚的英姿。有了健康,将来跋山涉水时才会更有后劲儿,梦想的翅膀才会更强劲有力。
中学生们,不妨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当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知识,思辨能力就成了拉开差距的关键。对于学到的知识,囫囵吞枣、人云亦云、浅尝辄止只会限制你的思想深度,深入钻研、独立思考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在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
大学生们,不妨让自己肩头有更多担当。担当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品质,它不仅体现在对某一领域有较为深入的认知,更是在社会需要时能独当一面;体现在遇事时以责任心去面对解决,靠得住拿得下;体现在爱与被爱的能力,是否能给身边的人安全感。不推脱、不拖延、不轻易放弃、敢于迎难而上,眼中有远方、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成功和幸福定会与你不期而遇。
君志所向,一往如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你的目标里有自己人生的酸甜苦辣,你的目标里也有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和远方。新学期,无论年长年少,请定下目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