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热点

让学习回归求知的本源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两会期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全国政协委员莫言提出了关于中小学学制改革的提案,引起社会各界热议。他认为目前的小学、初中、高中“633学制”时间太长,学生有一半时间复习应考而不是学习新知识,因此建议取消小升初和中考,实施10年一贯制直通车,每年两次期末考试。

  以应考而不是求知为目的,这种情况何止存在于基础教育。从近年来多地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看,大学生最关注的事莫过于“就业”,其次是“升学”或“考试”,然后才是身体健康、休闲娱乐等。由此可见,从小学到大学一场又一场的考试,一次又一次以分数为基础的筛选,无疑“成功”地养成了学生们以“分数与就业”为目的的学习动机。“考高分数,升入名校,挑好专业,成功就业”成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业率”则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性衡量标准,甚至能够决定一个专业的生死。

  在这个导向下,教育原初的目的变得模糊。何为教育?儒家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君子六艺。西语中的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educare”,意为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实际上,对于“高分”“高学历”“高就业率”的追求,是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的“学历社会”后,对于教育的扭曲乃至异化。

  信息时代与早期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劳动力市场对“白领”的需求比例日益超越“蓝领”,学历日益成为各行各业的就业门槛。相较于家庭背景等先赋性指标,以考试分数为主的指标系统显然更为公平合理,考试教育模式也开始成为主流教育模式,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悠久的科举文化,使得儒家文化圈中的国家和地区对分数都更为看重,这种倾向给教育带来了困惑。无论是渴望得到良好教育的学生、家长,还是希望“培育英才”的老师、学校,都逐渐陷入了错把衡量人才的工具——考试与分数当作教育目的的困境。

  对于这种学历教育中的分数弊端,各个国家都在寻求更为人性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摆脱教育评估指标的单一性。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通过教育发挥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就业中尽情展现个体特长,才是教育真正应有之义,也才能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对此,中国教育改革要走的路也许很长,但首先要做的就是回到教育的本质,让学习回归求知的本源。(夏雪,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青年学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