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谈黑车成“最后一公里”主力:不能只堵不疏
荣华代表
黑三轮竟成“最后一公里”主力
(记者张楠)近10年前,石景山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尝试开通便民电瓶车接送市民上下班。但好景不长,便民电瓶车便被定性“非法”而被紧急叫停。全国人大代表、石景山区委原书记荣华感叹,电动三轮黑车如今反而成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主力军。这说明,“很多事,不能只会堵,不会疏。”
便民电瓶车被紧急叫停
荣华表示,早在2007年,石景山区就对解决“最后一公里”接驳难题进行尝试。那时候想出来的办法是,由区市政市容委牵头,在石景山区域范围内配备了很多电瓶车,往来于各个小区、学校与公交车站、地铁站之间。每辆电瓶车上有十多个座位,每次乘客交1块钱即可乘车。聘任的司机每人都有正规的驾照,这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是刚刚试行了一段时间,就被紧急叫停,“说我们这电瓶车不合法,全给撤了”。
黑车司机派人盯梢城管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百姓家门口这“最后一公里”主要靠什么交通工具呢?荣华说,自己家雇了个清洁员,是个四川小伙子,平常没事儿的时候就跟他聊聊天。“真能干,干三份工作。一份保洁,晚上看地下停车库,他还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平时到地铁10号线去拉黑活。”荣华问他,一个月开黑车能挣多少钱?小伙子表示,像自己这种只有空闲时才零散拉活的,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上车起步价10块钱。如果全天候地拉黑活,一个月至少能挣六七千元。每个黑车司机都配了一台对讲机,专门有人在城管大队门口放哨,一旦有消息说今天要查黑车,马上就用对讲机通知黑车司机,“一对讲,全跑了,一个也抓不着”。
荣华感慨地说,现在满大街的电动三轮黑车太多了。虽然一到重要会议期间,黑车全没了;但等会议一过,又全出来了。
百姓最需要办好身边事
荣华回忆说,记得石景山试点便民电瓶车接驳最后一公里时,还是在2007年,现在都快10年了,这个事儿还没解决。电动三轮黑车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造成了很多社会矛盾。国家发改委的计划报告当中有一句话写得特别好,说到要“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实施共享服务提升工程”。其实,老百姓最需要的还是办好身边事。就像解决地铁站口的电动三轮黑车问题,很多事,不能只会堵,不会疏。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