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将加速发展 远不止于高速公路起降战机
军民融合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发展格局——
军民融合 远不止于高速公路起降战机
“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3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解放军代表团的这番讲话,让“军民融合”四个字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
今年2月,海军陆战队从三亚赴新疆某训练基地寒训,就使用了民航客机、民用运输船等运送人员和装备,有效提升了海军战略投送能力。2014年5月,济南军区空军成功组织某型运输机、某型歼击机在高速公路上试飞起降。这些都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但军民融合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如今,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形式包括“民参军”、“军转民”和“军民协同”等,涵盖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才培养、国防动员等众多领域。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吴光辉看来,技术领域的军民融合由来已久,比如核能技术,既能用于核能发电,也能用作核武器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伊朗发展核电技术,美国却指责其发展核武器。
而一些“高大上”的军用技术一旦应用到民用领域,就可能带来巨大的市场收益。全国人大代表、探月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对此深有体会。
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胡浩说,两会前,他到一家有色金属研究院调研,这家研究院的负责人告诉他,在研究院展厅里摆放的成果中,90%来自于航天技术的转化,这其中就包括社会应用比较广泛的钛合金眼镜架。
“大部分都是在航天技术的需求下拉动生产的品种,乃至产业。”听完介绍,胡浩直观地意识到,包括一些军用技术在内的科技成果,可能没法直接产生经济效应,但它们会以另外的方式拉动经济发展,助推社会进步。
此前,国防科工局的探月工程项目曾宣布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企业参与嫦娥四号任务。胡浩说,这正是国防科技工业扩大军工开放、加强资源共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举措。
以嫦娥四号为例,这颗卫星就有望成为开发平台、验证平台、应用平台,为社会资本提供技术验证、产品搭载、数据应用等条件。胡浩认为,以嫦娥四号为试点,探索引入社会资本的新模式,对于打破航天工业壁垒、加速航天技术创新、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等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民用领域的蓬勃发展同样可能来“反哺”军用技术乃至军事发展。
吴光辉以二战为例,在战争的后期,空战依然至关重要,然而,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德国,已经很难在空中增加更多新的力量,为什么呢?
“不是飞机生产不出来,而是没有足够的飞行员。”吴光辉说,当时,飞机生产速度依然非常快,但是军机飞行员都被“打完了”。反观民用市场,拥有飞行执照的人屈指可数,很难形成可以补充的有生力量。
后来,美国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如今,美国拥有3万多个机场,有二三十万架民用飞机,拥有飞行执照的飞行员有五十六万人。如果回到二战时,这些人不排除有补充进军机飞行员队伍的可能。
“通用航空的壮大,势必会来反哺军用航空的发展。”吴光辉说,通用航空、民航、军航这三个部分组成了一个金字塔,通用航空在最下面,是基础,这个基础面越大,能撑起的军航塔尖也越高。
全国政协委员、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也提到了这层意思。他说,军工企业要活得好,必须重视“军民融合”。
以波音这样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公司为例,军机研发经费就靠民机盈利保障。尹卓说,我国的一些军工企业过去也试图经营民品,比如生产飞机的企业去造汽车。但由于产品质量差,经营民品并不成功。他建议,可以先从民企比较擅长的信息化等方面开始探索。
诚然,当前的军民融合还面临一些障碍。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提到,科研院所有很好的军工技术不能产业化,原因就在于缺乏市场刺激。
刘永说,为了安全,他们都会选择本系统内的合作商,这就导致科研院所的军工技术发展缓慢,市场竞争力不强。所以军转民、民转军、“军民融合”还需要地方政府围绕效率进行推动,需要国家配套相关制度。
这些体制性障碍已经引起国家高度重视,解决相关问题成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去年11月举行的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努力构建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重要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吴光辉看来,这意味着,军民融合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卢义杰 张茜 实习生 杜珂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