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房产调控应“紧”当头 满足合理住房需求
一线城市房产调控仍应“紧”字当头
不同城市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房地产调控必须因城施策。一线城市房地产调控仍应以“紧”字当头。
当前,去库存已成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主旋律”,中央相关部委频出政策,从降低首付比例、扩大房贷、减免税收等多方面推出优惠措施鼓励购房。而与此相对的是,上海市规土局等4部门日前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大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住房供应比例。此外,也有消息称深圳正研究相关政策,其中包括非深圳户口购房者的社保缴费年限将从目前的1年提高到3年,同时首套房首付比例也将提高至40%。
沪深两地的做法与目前为去库存而出台的政策似乎有些“背道而驰”,其实这是由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所决定的。从去年开始,很多城市的房价开始出现下降,但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的房价却几乎一直没有下降,反而从去年底开始,涨势明显加快。在春节长假刚刚结束的最近一周,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量价齐升,在涨幅最快的深圳,曾经受到严格遏制的投机性炒作也以各种形式死灰复燃。因此,当地政府采取一定措施降温是合理的。
内地三四线城市和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这种背离状况,与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有直接关系。在各地的经济增速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内地城市由于市场狭小、资源贫乏,导致大量就业人口流出,而一线城市则由于市场广大、资源丰富,对外地就业人口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从而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大国,不同城市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房地产调控必须因城施策,而不能以“一刀切”的政策来强调全国统一。在这方面,我国的房地产调控是有过教训的。前几年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而推出了限购限贷政策,这在一线城市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一些内地城市也这样做则削弱了本已疲弱的购买力,导致在市场的反转面前措手不及,商品房库存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增长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在目前去库存成为国家提出的全局性目标时,就要注意避免重犯过去那种“一刀切”的错误,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调控政策。
目前,就一线城市来说,房价的迅猛上涨虽然使当地政府免去了去库存的压力,但它会加重城市的居住成本,不仅影响本地居民的住房保障,也会降低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不利于城市创业空间的拓展。因此,一线城市房地产调控仍应以“紧”字当头。同时,政策面上满足合理的住房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更值得提倡。比如,此次上海市决定加大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房的供应比例,可以满足购买力相对较弱的“新上海人”的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居住空间,无疑是一个务实之举。
本报特约评论员 周俊生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