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环境执法面临地方政府经常性干预
环保部部长履新后首次亮相国新办 召开中外记者发布会
陈吉宁:环境执法面临地方政府经常性干预
昨天,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现身朝内大街225号,与中外记者面谈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这是他履新环保部部长后首次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再有一周,陈吉宁任职环保部部长一职将满一年。他坦言,环境执法确实面临地方政府经常干预的问题。
谈2015年底重污染天气
应对能力不足
2015年底,全国多地出现重污染天气,特别是京津冀一带,去年最后一个月几乎都与重霾为伴。环保部此前已多次解释此轮重污染原因,昨日陈吉宁遭遇的“头炮”还是这个问题。
陈吉宁说,去年11月底进入供暖季后,我国连续出现五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三次,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污染也很严重,有些局部地区出现爆表的情况,对老百姓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对“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这一首要原因,陈吉宁从混合层高度、湿度、风速三个专业角度解释。2015年底发生重污染时,混合层高度大幅度降低,个别时段低至100米;特别情况下湿度达到90%以上;去年风速较常年同期偏低5%左右。这是强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极端气候,极利于PM2.5的产生,“老天不帮忙”。
他还指出,对照过去五到十年的情况,2015年采取的措施对冬季特别是取暖季针对性不强,同时关于怎么样应对重污染天气,什么时候发布警报,采取什么措施,“我们的应对能力还是不足。”
陈吉宁表示,环保部把每一次重污染天气都当做一次重要的社会实验,组织专家、组织监测,进行全方位采样分析,很精细地看哪些地方出现问题、什么原因,以便制定更好的方案。
谈北京应急遭质疑
超过三天的预测有不确定性
环保部今年1月总结2015年治霾工作时曾表示,北京在2015年底重霾中,首次发布的红色预警因为通知时间晚等原因略显仓促。
“坦率地讲我们现在能做到预测未来三天还比较准确,五天就比较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北京启动预警的时候大家有很多质疑。”他说,预测很难,目前我们的能力是三天比较准,超过三天就有不确定性,再长不确定性更大,所以大家要允许预测有错。“预测可以有些问题,但是预测出现之后不能不采取行动,这是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陈吉宁表示,北京去年遭遇的情况中,有一次是开始重污染,中间中度污染,后面浓度又上升,是一种新情况。针对目前预测三天较准、五天较难的问题,他透露,“三天没预测到出现的重污染的问题,修正的过程怎么办的问题,我们正在研究方案。”
谈环境执法
三年时间完成全国所有地市督查
陈吉宁履新之后,其铁腕执法的力度让外界惊讶。他昨日透露,根据环保部的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715件,罚款数额达5.69亿元;实施查封扣押4191件、限产停产3106件。
“我们希望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国所有地市进行一次督查,就是要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陈吉宁坦陈,在环境执法方面确实面临着地方政府经常干预的问题。他表示,“十三五”中央有一个非常重大的环境制度改革即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这项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解决地方保护主义问题,解决地方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
文/本报记者 邹春霞
工作重点
供暖季将重点做哪5件事?
对于当前尚未结束的供暖季,陈吉宁表示将重点做5件事:
一是京津和周边的保定、廊坊、唐山、沧州4个城市,在3月15日前要执行统一的预警响应标准;
二是强化监测信息共享,今年1月底之前,所有京津冀地区的污染监测数据已经实现共享;
三是特别关注通过烟囱高空排放的污染物,要求京津冀国控企业的在线监测必须跟环保部联网,不达标的要进行整治;
四是严格机动车监管,加大柴油车抽检力度;
五是组织开展大气专项检查,打掉一批违法排污和不能够限期达标排放的小企业。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