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光:做公益不需要工资是不现实的
3月27日,清华园内风和日丽,玉兰盛开。当徐永光与钢子出现在清华大学建筑楼馆北楼301教室时,同学们纷纷起立抱以热烈的掌声。当天下午,清华大学公益机构管理者能力提升第三期高级研修班毕业典礼在这里举行。
“公益机构管理者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是由清华大学与中青公益国家志愿者公益服务平台共同发起的项目,旨在培养领袖型公益人才,带领公益机构突破成长瓶颈,更智慧地达成机构愿景,提升社会影响力,促进行业的共同发展。
该项目第一期培训于2015年11月23日-28日举办,至今已举办三期,共有来自全国的上百家家机构的学员参加了学习,受到了全国广大公益机构和公益人士的欢迎。
徐永光是希望工程创始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盘点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历程,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众望所归的名字。
徐永光不空谈,重行动,以研究发现、实验创新和宣导影响并推动着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在公益界“公益教父”之誉。
而如果要寻找近年来中国公益最耀眼的创新“明星”,当属钢子及其创办的钢丝善行团。作为“中国慈善榜”举办十一年来唯一一位以非真实身份当选的慈善家,钢子倡导的“慈善纯公益”的理念影响了数万人,“壹起捐”其更是吸引了众多人的追随。钢丝善行团中的每一位钢丝志愿者都一直跟随钢子“壹起捐”,以每人每天1元钱的方式向有需要的公益组织和个人捐款。
时至今日,由钢子于2013年发起成立的钢丝善行团突起,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已在全国设立了90多个省、市级的网络分会,成为中国最大的民间志愿者组织。该组织现在注册成员超20万人,每天参与跟捐的人数比例在1%-3%,成为中国公益领域的一个奇迹,而这个队伍仍在不断地壮大之中。
此次徐永光受邀参加公益机构管理者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围绕公益机构面临的焦虑问题,为学员们答疑解惑。
在谈到刚落地的《慈善法》对公益机构的影响时,徐永光表示,在基层做服务的草根NGO是最大受益者。“一是没有登记门槛了,登记完只要合规运行两年就可以获得公募资格。二是做服务的经费没有受到限制,而且将来所有公益组织都就享受税收优惠。”
对于多次引发社会舆论的公益成本问题,徐永光表示说,如果说做公益就得要喝西北风,不需要工资,这是不现实的。
“免费害人不浅。一些公益组织的项目本来做得好好的,结果政府参与进来要免费,一下子就把公益组织搞垮了。”徐永光说。
徐永光还谈到慈善信托问题。他以美国的社会发展基金为例,鼓励一些有能力的机构要大力发展慈善信托,“来的都是大钱,而且来的钱不拿走。本钱进行保值、增值投资,用赚来的钱做慈善,基金会就会越做越大。”
毕业典礼上,钢子也给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实战经验。“公益组织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机构定向很重要,组织架构与运营方式确定了,组织才会发展壮大。”钢子表示,公益项目如果能真正得到大家的认可,就一定能得到社会的支持。
钢子还对学员们感兴趣的“以商养善”模式进行了解读。“以商养善”就是以 “义利兼顾、公益创投”的新方法,为被救助者提供免费的创业机会,为慈善公益机构提供可持续的善款来源,为参与捐赠者全方位提供免费的创业机会,使参与者都可以具备持续帮助别人的能力,一起推动全民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当这些真正脚踏实地做公益的人更加富有,他们才有可能去帮助更多的人。让做慈善变得幸福。”钢子深知,与其救助个人项目,不如先支持志愿者组织以及奋斗在一线的志愿者们。
在与研修班的学员见面前,钢子与徐永光进行了短暂交流。钢子向徐永光讲解了他在钢丝善行团在成立之初就定下的三条铁纪律:一是永远不设立纳捐账户。钢丝善行团是一个没有账户的组织,我们不向社会开展募捐。二是我们不经手任何善款的使用。这也是为了保证钢丝善行团的纯净性,保证不出现问题。三是“去钢子化”,所有跟捐项目及捐款去向,都有钢丝善行团全国管理委员会通过投票决定。
“你的这种模式是公益的一个创新,值得好好研究研究。”徐永光说。对于钢丝善行团的迅速发展,徐永光也表示吃惊,“没想到会发展的这样快”。
钢子还表达了他对中国公益发展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慈善事业要有长足发展,必须具备“五个一”――制定一部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托底的《慈善法》、营造一个全社会对慈善正确认知的氛围、培育一批专业的慈善管理者、扶持一批具有公信力的慈善公益组织,找到一条慈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比如“以商养善”。
“现在《慈善法》出台了,我要更好地推广“以商养善”,并为之积累经验。”钢子表示他要率领钢丝善行团走出一条可以通行的慈善路。
(来源:中国网中国视窗)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