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条社区循环小巴进退两难 市民热盼公租车
首条社区循环小巴进退两难
道路拥堵时间没谱 上座率不足4成
北京首条社区循环交通线路——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循环小巴已运行将近5年。由于道路拥堵致使各站点运行时间不能保证,一年投入64万元运营费用的这条循环小巴,如今上座率不足4成,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便民措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时间没谱
坐车的人越来越少
早晨8点,记者来到位于五棵松附近的小巴西线起始站、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西门。大约15分钟后,一辆标有“万寿路社区循环小巴”标识的黄色考斯特停靠在了路边,记者随即和两位候车者走上了车。在停车等候的3分钟内,仅有两位乘客上车。
8点18分,原本准乘20人的小巴载着5人驶出。来到下一站五棵松地铁站附近,车上的其他4位乘客瞬间全部下车,而随后的5个站点均无乘客等候,仅在最后一站五一小学东门附近上来一位乘客。
万寿路社区循环小巴目前开通东西两条线。西线从中西医结合医院西门出发,顺时针沿永定路、复兴路、西四环和太平路形成循环线路,共设8个站点;东线从今日家园小区东门出发,顺时针沿西翠路、太平路、西四环和复兴路形成循环线路。两条线覆盖约10个居住小区以及301医院、五棵松地铁站、学校等人流集中地区。
“这车上每天人都这么少吗?”听到记者询问,司机师傅回答说,“早高峰人算多的,不过最多一趟也不超过七八个人,两辆车一早晨俩小时一共跑十二三趟,也就拉一百来人。到了晚上下班,就更没什么人了,一个循环都空跑的现象也有。”
对于乘车人数较少的原因,司机表示,这条线路共有两辆车,发车时间完全取决于路面的交通情况,“正常情况下一个循环15分钟,可要是堵车就麻烦了,最长的时候得开将近1小时,各个站点的等车时间都没准,慢慢地坐车的人也就少了”。
记者在始发站观察半个多小时发现,每趟车始发时大多只有四五位乘客,而且等候乘客很少。当天晚上6点,记者又来到位于五棵松地铁站附近的六建北门站,由于路上较为拥堵,记者等了半小时只见到一辆小巴,上车后车内仅有3位乘客。
“这车时间上特没准,谁会在这傻等啊?”在附近居住的乘客郝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坐小巴的大部分乘客都抱着“赶上了就坐,看不见车就走路”的心态,“但是比起拥挤的大公交车来,这考斯特人少舒服,的确是社区为居民办的一件好事”。
进退两难
想取消遭居民反对
对于社区循环小巴的运行状态,万寿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处于进退两难的状态。“咱们的循环小巴是从首汽租的考斯特,每年光租车费就要花64万元,可一年就只有8至10万人次乘车,除去老人、孩子、军人、残疾人等享受免费乘车外,一年的乘车收入不超过10万元。”
该负责人表示,起初租车费为70多万元,但由于上座率逐渐下降,现在平均每趟车只有四五位乘客,空驶率也有10%左右,最终和租车公司商定,每年支付64万元,收入全部归租车公司所有。
“因为街道没有车辆运营权,当初小巴的开通克服了不少难题,两条线路的站点都是交通队的工作人员与街道共同商议确定的,既不能妨碍原有公交通行,又要起到方便居民的作用。”该负责人表示,起初,小巴的确发挥了很大作用,上座率能超过60%,对黑车的打击效果也不错。但随着交通拥堵加剧,小巴没有了稳定的乘客群,上座率也越来越低。
“现在的感觉就好像花了苹果钱买了个西红柿,的确有一些浪费资源。”该负责人连连摇头说,街道也考虑过取消小巴,但在咨询居民意见时遭到了不少反对,“还有人说我们为老百姓干事不长久,并表示一旦取消就要打热线举报,而且现在的确也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替代循环小巴,毕竟还有居民在坐,也只能这么坚持着了”。
市民热盼
用公租车替代小巴
“其实,如果能引入公租自行车,就可以解决循环小巴空车跑的问题了”,在采访中,多位市民表示希望海淀能早日开通公租自行车来替代小巴。
市民赵先生说,循环小巴的最大问题就是早晚高峰堵车造成行车时间不确定,如果能开通公租自行车,既能避免拥堵问题,还能有效解决地铁到家这段距离的出行。
对于增加公租自行车的途径,万寿路街道工作人员表示,前期已经考虑过这一办法,而且还考察过站点,“万寿路地区的五棵松体育场、301医院、玉泉路等都有需求,初步预计可以开设10个公租点。”但由于目前海淀区整体上都没有开通公租自行车系统,所以还在等待。
本报记者 兰洁 文并摄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