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式消费乱象丛生亟须加强事前监管
近日,深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2015年十大消费维权案例,其中预付式消费成投诉热点。
《法制日报》记者从深圳市律师协会召开的消费维权主题圆桌会议上了解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预付式消费越来越普及,但因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使得预付式消费纠纷难以得到很好解决。为此,不少与会法律界人士建议,政府部门应统一监管,或运用深圳特区立法权,以立法的形式规范和加强事前监管。
预付式消费投诉大幅增长
总部位于深圳的“水果营行”直营连锁水果店,就是典型的采取超低折扣优惠预付式消费模式的水果销售企业。
去年12月,“水果营行”突然集体停业,引发消费者群体性投诉,深圳市消委会共收到投诉400余宗,涉及金额100余万元。事发后,该公司主要负责人伍慧被警方刑事拘留,经营地址被警方查封。
然而,消费者存储在卡内的余额却难以追回,不少消费者到还未关门的门店内抢购水果,希望将损失降到最低,继而引发一系列矛盾。
不止是“水果营行”,近年来,预付式消费在百货零售、美容美发、休闲健身等行业盛行,由消费者预付一定的费用,延期消费其服务和产品,以获取一定的优惠。
深圳市消委会投诉部部长靳丽娟认为,先付款再消费的方式让消费者陷入被动境地,无法预知商家在经营中的变故和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商家倒闭、经营者“跑路”、经营者更换导致消费卡作废等欺诈、侵权行为时,消费者很难挽回损失。
据深圳市消委会统计,2015年,深圳市消委会共受理预付式消费投诉5069件,占同期全市总投诉量的10%,比2013年增长87.31%,增长尤为迅猛。
消费者多陷入维权难困境
通过预付式消费这种商业模式笼络资金,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常用的手段。
记者发现,在预付费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面对权益受损时,大多都束手无策。
“我之前花几百元办了一张洗车卡,没多久商家就‘跑路’了。我当时想,作为律师,我该怎么维权呢?后来发现我只有一张卡,不仅举证难,而且为了这几百元,向消委会投诉或诉讼等方式维权又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确实是件挺麻烦的事情,也就没有跟进。”深圳律师罗振辉讲述了自己的亲身体会。
深圳律师唐剑明表示,自己曾在一个大型美容院办理了会员卡,该美容院经营模式是以消费者存入一定金额可入股的形式,成为股东式会员。该美容院倒闭后,自己因维权成本高没有追究,但一位律师代理了这起集体诉讼,虽法院判决消费者胜诉,最终却无法执行。
深圳律师张茂荣认为,目前很多预付式消费现象突出表现在单个卡面值比较小,但涉及面广、总体金额比较高。这种情况导致消费者基于时间成本、维权成本等,往往能妥协就妥协。预付费虽是民事行为,但其中可能存在变相融资的性质,其中的边界很难界定,如果不是大面积投诉,则很难追究其刑事责任。
地方立法加强事前监管
记者了解到,2012年11月,商务部发布实施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因缺乏统一监管,导致该办法中提到的担保等措施很难依法实施。
深圳律师陈朝辉提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对预付式消费提供机构的登记申报制度,加强行政干预;对主体资质、注册资金要求、使用范围、预收预付总额、单张面值限额等作出具体规定,强化市场准入,达到一定数额的、要实名登记、还要引入第三方存管机制。同时,还应建立行业信誉档案,制定诚信“红黑名单”数据库,及时发布消费指引和警示提示,从源头上遏制预付式消费领域中不法行为的产生。
深圳律师辛先霞认为,预付式消费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应予以肯定。实际上,预付式消费在日本和加拿大已很成熟。在日本,预付式消费只是一种个案,因为他们有一套规范和制度约束,比如规定了提高经营者的准入门槛,进行资金担保,一旦出现问题可用保证金优先进行补偿;另一个是返回权,消费者交完钱,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退。这些好的经验都可以借鉴。不过,预付式消费遍布教育行业、美容美发等很多领域,而这些行业的监管分散在各个部门,容易导致监管缺位。
辛先霞建议,将预付式消费监管统一到一个部门,比如说市场部门或者工商部门,加强事前监管,可以避免事后维权的尴尬。此外,深圳可以考虑运用特区立法权,以立法的方式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从源头控制预付费纠纷,从政府监管入手,建立诚信体系、保证金制度等。同时,加强政府普法宣传,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本报记者 游春亮)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