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农民痴迷布老虎制作数十载 破技艺传承难题
中新网周口3月16日电(记者 门杰丹)随着“羲皇故都”河南淮阳千年古庙会的持续举行,当地特色民间艺术品布老虎也进入了销售旺季,对54岁、从事布老虎制作几十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雷智超来说,也进入了最忙时节。3月16日,接受采访时雷智超称,起源于远古图腾崇拜的布老虎如今成了装饰化、人格化的布玩,寓意好,很有市场,发展成了产业,年产值可观,目前儿子已经掌握布老虎制作技艺,并成为从业者,在老技艺传承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16日,在淮阳县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记者见到雷智超时,他正坐在满屋的布老虎堆里飞针走线,手法十分娴熟,不逊女工。身旁高高堆起的布老虎,红黄两色,艳丽无比。有单头虎、双头虎、直卧虎、侧卧虎等等,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四肢极简,憨态可掬。
“布老虎是淮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像我们淮阳这一块就是布老虎,在庙会上最畅销。”雷智超说,逛会的人往往都要买上几个带回去,有驱邪、祛病、祝福的美好寓意。
布老虎起源于远古虎图腾崇拜,但在淮阳流传更多的是源自伏羲女娲成婚的传说。
相传上古时期,由于天塌地陷,人间只剩下伏羲兄妹二人,他们各自去寻找配偶,但寻遍无人,就以滚磨为婚,伏羲羞于见妹妹,就扮成老虎模样。兄妹成婚后,人类得以延续,那以后便有了布老虎。因此,布老虎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装饰品和玩具,也是后人对人祖伏羲、女蜗的怀念与敬仰,成为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
雷智超告诉记者,自己做布老虎是受爷爷的影响。小时候见爷爷做,父亲也做,耳濡目染,自己也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从一二十岁就开始独立制作做了。几十年来,布老虎制作也在不断发展。上世纪80年代,是纯手工制作,填充物为锯末,老虎造型也是直接画上去的;2000年前后,出现了机械化,裁布可以使用机器,而老虎造型是绣上去的;近两年,填充物换成了新型环保的珍珠棉,弹性柔韧,使布老虎的手感更加舒适。
“传统的工序很复杂,有六七十道,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时尚的布老虎做起来有十几道工序,采用高档面料,用机绣,批量去做,一天一个人也能做个几十个,比手工快得多。”雷智超介绍说,不过,纯手工缝制现在也挺受欢迎,但很慢,一个熟练工一天最多能做一个,价格相对贵点,能卖几百元。
据了解,雷智超占地仅一亩、用20名工人的小厂院,一年产值数十万元,十分可观。而像这样的厂院,在当地颇为普遍。比如,白楼镇庞庄村就是远近闻名的“布老虎制作专业村”,一百多户人口的村庄,十几户人家都在做。
采访中,雷智超还告诉记者,自己26岁的儿子雷卓亚已掌握了布老虎制作手艺,并成为了从业者。这令他十分欣慰,在他看来,这项古老的技艺不会失传了。(完)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