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社会

专家谈“逐步打开已建成住宅小区”:需转变管理观念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编者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近日下发。“意见”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从世界各国发展来看,推行“街区制”是现代开放城市的一个方向,也是解决“城市病”的一剂良方。

  “意见”中有关“街区制”的表述,迅速引起社会关注,将来如何推行“街区制”也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其中也有些理解上的偏差。实际上,“意见”已经明确了路径:“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原则”“逐步”这两个词说明,“意见”已考虑到在推行“街区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个依法破解。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近日印发。其中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意见”公布后,“街区制”这一对于不少人来说还有几分新鲜感的名词,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街区制主要是针对住宅小区而言的,是一个城市规划的概念,主要强调住宅小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联互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城市管理学会理事杨宏山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区都是用围墙围起来的,居民住在里头。应该说,开放式小区是国外居住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种通行做法,有很多好处。比如说疏通城市道路‘毛细血管’,形成微循环。现在我们的城市道路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快速路等,有时候走了很久也找不到一个路口。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车辆行进速度下降,最后导致主干道也不快、快速路也拥堵。开放式小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样的问题。”

  除了能够缓解交通压力外,开放式小区还有其他优点。

  “开放式小区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从本质上来说,人们都希望在开放的空间里活动。封闭的空间保护了少部分人,却屏蔽了大部分人,不利于内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除此之外,开放式小区对商业形态也会有影响,更具有活力。总而言之,开放式小区会让街区更有人性和味道。”杨宏山说。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傅添博士表示,街区制是要打破我国传统的封闭式居住社区的城市规划模式,取消围墙,把居住社区融入街道,从而形成一种开放式社区。“在我国,街区制可以说是一种突破,既是城市规划理念上的突破,也是人民生活方式上的突破”。

  现有的城市规划在某些地方存在不合理之处,其中有些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杨宏山认为,现有城市格局的形成与过去不完善的城市发展理念很有关系。一些地方政府喜欢追求规模效应,让大开发商开发住宅小区。大开发商为了尽可能多利用土地,就减少了小区内的道路面积。

  实际上,街区制在国外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城市发展形态。

  “街区在英语中叫‘BLOCK’,类似于一个个方块的意思。在美国等国家,如果你去问路,人们可以这样说‘再经过两个BLOCK就到了’,比较规整。对于我们的城市来说,这样描述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有的小区很小,可能才几百人,有的小区却大得出奇,比如天通苑,进去出不来。”杨宏山说。

  相关资料表明,BLOCK街区设计理念是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楼盘开发理念。BLOCK是5个单词的缩写:B-Business(商业)、L-Lie fallow(休闲)、O-Open(开放)、C-Crowd(人群),K-Kind(亲和)。

  杨宏山认为,从封闭式小区走向开放式小区是国外城市发展的一个普遍经验和现象。“当前我们推行街区制,还是要立足于增量,对于已有小区的改造会存在一些困难。‘意见’中对此所作的表述经过了十分慎重的考虑和论证,何况对于某些密度较大的小区进行改造意义不大。‘意见’的侧重点还是在于未来的城市规划”。

  记者注意到,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街区制的探索。比如四川省成都市已在9个示范片区试点“小街区”理念,逐步推行“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等做法,而且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今年1月召开的四川省委经济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上,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四川提出建立“窄路幅、高密度”的城市道路,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明确“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成都市规划局详规处副处长刘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这个小区的道路开放了,市民有机会不开车而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那么对于道路也是一种减负。

  可以预见,随着“意见”的公布,街区制的实践将会逐步展开。

  “在落实‘意见’的过程中,需要城市管理者转变观念,不要过于追求规模效应。只要提前规划好了,街区制的形态自然就出来了。”杨宏山说。

  □ 记者 杜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