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社会

中国乡村的“互联网+过年”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社乌兰察布2月16日电 题:中国乡村的“互联网+过年”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微信发红包、语音聊天、发一段拜年小视频……如今在中国各大城市习以为常的“互联网+过年”方式,正在渐渐进入中国乡村。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广益隆镇的东滩村,是一个半农半牧地区,常住人口不足百人。对于过年,这里的乡民一直沿袭传统过年方式,但在互联网的“攻城略地”下,这个村庄正在发生着细微变化。

  39岁的王云,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后在北京中关村从事互联网工作。这个信息闭塞的村庄,正是在他及其他在外的游子们每年春节回乡的“引导”下,渐入互联网时代。

  “十年前当我第一次从北京带回手提电脑时,村里的人们对此颇为震惊。”王云回忆,很多人盯着他的手提电脑对他说,以前只是在电视上见过这个“高科技”,现在终于见到真家伙了。

  一年前当他拿着智能手机为乡民演示触摸屏的功能,并用微信和亲友聊天、发红包、发视频时,一些人还认为这对于自己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在今年春节,这一切发生了“逆转”。

  如今,在这个中老年人占大多数的村庄中,有七成乡民拥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即便是一些年长的人,也能在王云等年轻一代的指导下学会过年发红包,并且在儿女们建立的微信亲友群中喊出“过年好”。

  在这个村庄,互联网正在缩短家人之间的距离。猴年春节,许多年轻人因为交通、天气等原因未能及时赶回与家人团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少交流。很多乡民在微信亲友群中除了常规问候,其能接收到远在他乡的亲人发来的拜年红包以及拜年小视频。

  村民王德说,在这个春节,其通过微信视频收到了孙子的问候,还看到他们一家三口过年时吃饺子的情景。

  同时,互联网也在节省这个村庄乡民的出行时间。按照这里正月初一到二月二为走亲访友的规定时期风俗,往年不管多忙,乡民总要坐大巴或开上自家的农用车到百里之外拜访亲友。但在当下,很多乡民除了常规的电话问候外,也开始互发图片或视频,省却舟车劳顿之苦。

  村民石磊说,今年过年,对路途遥远的亲戚没有选择驱车探望,而是直接发拜年红包,表达心意。

  2月12日深夜,当王云在微信上转发“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的消息时,一些与他互加微信的乡民也转发了该消息。

  当地村民王成说,从电视、手机、电脑以及之后诞生的微信中,村民对互联网以及高科技的认识正在发生着具体的变化。而这一切在猴年春节,表现得尤为明显。(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