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快递员的春节:最发愁的就是找不到顾客
近年来,快递员在春节期间成为了一种特殊职业。他们坚守岗位,消费者给家里买的年货才能够准时地送达。
春节期间,一部分快递员没有回家,选择坚守岗位保障物流的正常运转。春节前后,《工人日报》记者对北京一些坚守岗位的快递员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
“ 最发愁的就是找不到顾客 ”
“今年春节不回家了,我在公司值班。”2月10日早晨,记者在北京苏宁刘家窑店快递点见到快递员赵登科。他正忙着接收从通州中心仓送来的货物。分拣派工之后,赵登科顾不上休息,电联顾客确认收货时间后又开始把商品塞进背包、收拾刷卡机等装备准备出发。
赵登科今年28岁,做快递员这一行已将近3年,主要负责刘家窑片区的快件配送。临近春节时,很多第三方物流公司都已经暂停营业,但该企业这几年来一直坚持着春节服务不打烊的承诺,过年期间物流售后的各个部门都会保证有充足的人手。“我老家在河南,从北京回老家要倒好多趟车,而且票也不好买,所以我今年选择待在北京值班。”赵登科说。
当天上午8时,记者跟着他骑着车一起出发送货。尽管记者穿着厚厚的呢大衣,戴着手套,但骑了不到20分钟就被冻得手脚冰凉。赵登科笑着告诉记者:“我们这个行业很有点看天吃饭的意思。今年冬天相比以往还暖和一些,而且到现在还没有下雪,虽然很多人都在期盼着春节瑞雪,但对于我们来说,不下雪反而是十分庆幸的事情。”
赵登科所在的刘家窑快递点有8个人,今年有5个人选择留下来值班。据赵登科介绍,他们每个人现在一天的配送量都相当饱和。
“其实送单量大是肯定的,更忙的时候我们都经历过,所以累点倒也无所谓。但我们最发愁的就是找不到顾客。”赵登科告诉记者,因为正月里许多顾客都会走亲戚,所以很多时候一旦联系不上顾客,就不知道该送下一单还是继续等一会儿。
特殊方式解乡愁
每逢佳节倍思亲,坚守岗位的他们只能通过特殊的方式来缓解乡愁。
“你们在家好好过吧,我在这边挺好的,放心吧。”到了晚上,赵登科在宿舍上网和爸妈视频聊天表达思乡之情。去年回家时,赵登科给家里买了台电脑并教会了父母上网,回到北京之后,只要不忙的时候,一家人便坐在电脑前,通过视频来诉说近况和相互的思念之情。因为将近一年没回过家,母亲一直念叨“一年没见过儿子了”,聊天时老人家让他明年过年一定回家看看。
挂了视频,赵登科面部表情起了一些变化。问起原因,赵登科说虽然能通过视频和父母聊天,但是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感觉心里有些失落和难过。“不过既然选择了在北京值班,我就会在公司好好干,不会让他们失望。”
尹光是北京某物流公司配送负责人,他负责着北京及周边地区大件家电的配送工作。据他介绍,春节期间也是家电年货的采购高峰期,许多购买家电的市民也都希望在假期内预约送货,所以这几天的配送量仍然很大。春节期间,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一旦出现问题可立即着手解决。
尹光这段时间一直在加班加点,吃睡都在物流基地里。因为配送问题需要和门店、售后等部门沟通,有时候一天下来他要接到100多个电话,但他都不厌其烦地一一解决。
相比留守在物流基地的其他员工,尹光说自己要比他们幸福许多。“我认识的一些贵州、四川、青海等地的员工,今年春节不能回家,他们就准备聚在一起吃个年夜饭就算过年了。”而尹光的家离北京不远,今年公司特意将他的妻子和孩子接到北京和尹光相聚,这让尹光又意外又感动。“我答应孩子要带他去欢乐谷,可从来就没时间,忙完这段我一定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尹光说。
“ 洋快递 ” 为体验年俗留京
在留守北京的快递员队伍中,还有一些“洋面孔”。他们是某公司招募的志愿者性质的外国人。该公司介绍称,他们是为了体验年俗而留守北京,并不拿报酬。
来自英国的弗兰克目前为一家英文杂志撰稿。在朝阳区慈云寺的一家快递配送点,他经过培训掌握了物流的大致流程,成为短期快递员。认真学习的他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笔记。
“您好,我是??公司快递员,现在有商品给您配送,请问您是否在家。”出发前,他照流程,给顾客打电话确认家中是否有人。他拿从2000年开始学习中文,如今已能熟练地与中国人沟通。他本人很喜爱中国文化,先后学习了历史、中文、社会等科目。
他和其他外国志愿者并不了解中国快递员具体收入水平和辛苦程度,参加这个活动更多的是因为好奇和丰富自己的生活。一般也就干一两天,多至春节结束。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招募信息发送后,不少外国朋友觉得很有意义,特意来体验快递工作。公司为他们选择相对近的线路,任务量也比普通快递人员少一多半。
对于中国快递员标配的电动车,很多“洋快递”都不会骑,开始几单都是“师傅”们载他一起送快递。而找路过程也存在文化冲突。“14楼为什么叫12B?”弗兰克对北京一些楼盘的门牌号很不理解。“可能中国人觉得数字4不太吉利。”“师傅”耐心地回答。
工作了一天的弗兰克称,若自己单独送快递,可能事先要手机导航,并打听单元和具体门牌号,会耽误不少功夫。而且很多人开门后看到一副洋面孔来送快递也感到吃惊。不过由于北京外国人比较多,所以很快也就适应了他的出现。他表示,在这一过程中,他充分体会到了中国的年味,感觉收获很大,也有助于他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记者 李丹青)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