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走失的节日:上巳节宋代突然销声匿迹
宋代王懋在《野客丛书》中说:“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七日假,谓前三后四。”这,和今天截然不同。
在中国历史上,曾诞生过许多节日,有的留存至今,有的半路“走失”。需注意三点:
首先,古代历法变动极大,前后共出现过102个历,“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其实并不相同。
其次,官方节日与民间节日迥异,后者多元丰富,但维持时间一般不长。
第三,传统节日虽然大多会被安上一个传说作为“起源”,比如“七夕节”的牛郎织女、“端午节”的屈原等,但实际考察,这些说法远远晚于节日诞生,是后代建构出来的。如果信以为真,就会发现中国“端午节”出现的时间居然比外国晚,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唐代节日为后代奠基
月日相同:元日(一月一) 青龙节(二月二) 上巳节(三月三) 端午节(五月五) 晒霉节(六月六) 七夕(七月七) 重阳(九月九)
月中: 上元节(一月十五) 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秋节(八月十五) 下元节(十月十五)
月首月尾:元日(一月一) 送穷节(一月晦日) 祭祖(十月一日) 除夕(十二月晦日)
外来节日: 浴佛节(四月八日) 腊八节(十二月八日)
可见,这些节日多与祭祀、信仰有关,许多曾入国家“祀典”,后为方便记忆,在日期上有所调整。上半年节日多于下半年,一是合于农时,二是腊月休息时间较多,无需再人为安排。
唐代是中国传统节日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华夏族”到“汉族”转变的奠基阶段正是在唐朝完成的,这给新民俗创生提供了空间,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谈传统节日流变,一般以唐朝为参照。
三大节合并成为清明节
对比唐朝,有几个重要节日消失了。
首先是青龙节,又称花朝节、中和节,唐德宗时确立为“三令节”之一(与正月初九、三月上巳并称),节俗为食“太阳糕”(近似年糕),各家焚帛。宋代改为二月十二或十五,有扑蝶会和赏花等活动。可见,此节本意为迎春,宋代延迟有客观原因,唐末气温明显下降,致花期推迟,宋灭亡后气温进一步趋冷,故南方仍有花朝节,而北方将其附会为土地爷生日,因土地爷生日说法很多,此节渐被边缘化,民间尚余“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其次是寒食节与上巳节,寒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节日,源于祭祖,后附会以介子推的故事,最多时一个月不能动灶火,皇家派人专门监督。寒食期间只能食“寒具”,即馓子、环饼(近于焦圈)、粔粧(近于糖耳朵)之类。寒食对身体伤害太大,后压缩成1天至3天。
上巳历史亦悠久,周代即有,是日需赴水边清洗,《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即是上巳风俗,杜甫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名句,晋代著名的兰亭之会即发生在上巳节。
但到了宋代,上巳节突然销声匿迹,因上巳、清明、寒食三节日期相近,内涵冲突。上巳重狂欢,寒食重祭祖,清明重健康,唐高宗时便曾下诏批评:“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随着大唐盛极而衰,礼教压迫渐重,三节合一后,上巳因素渐被涤荡,寒食因素一家独大,清明遂成了扫墓节。
“冬至大如年”不适合现代人
许多传统节日的消失,与生产方式改变相关。
首先是六月六,宋代称天贶节,贶,意同赐,传说是大禹和玄武真君的生日,应为附会,因上古不庆生,恐遭人厌胜,唐玄宗将自己生日定为千秋节,开风气之先,但直到清代,皇帝生日的“万寿节”都是假日子,真实情况绝不泄露。天贶节受欢迎,因六月六是传统夏闲,可准备秋冬衣物,随着农耕技术改变,夏闲时间改变,此节渐失存在基础。
此外如伏日、冬至等节气,伏日即入伏第一天,又称禳毒节,在秦汉时期是民间两大节之一,需聚饮歌舞,此节唐代在岭南仍很重要。冬至又称冬节,从周代到秦代,冬至曾作为一年之首,汉代冬至官方放假,官场互“拜冬”,唐宋时在此日祭天,南宋“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古人认为“冬至大如年”,但这显然与现代人生活节奏难以匹配。
说法太乱,影响传承
与正式节日相比,民间节日更易消失。
比如人日,即元月初七,传说是女娲造人之日,魏晋时极盛,妇女出门多佩戴一种名为“人胜”的头饰,近于今天的剪纸,但多用金箔制成,传说此节汉代已有,理由是东方朔《占书》中有“七日占人,八日占谷”说,但此书文字鄙俗,应为伪作,“人日”可能起于晋,唐后即衰。
再比如“燕九节”,即元月十九日,传说丘处机不愿为官,于此日自宫,故称“阉九”,此节清末在北京仍极盛,人们清晨在白云观附近寻找相貌清秀如女孩的男童,指为丘处机转世。
中元节(鬼节)和下元节则是1949年以后才衰微的,因包含烧法船、烧包裹等“封建迷信”活动。
民间节日欠缺规范,不利于长期传承,以财神为例,有端木赐、关公、赵公明、火神祝融、范蠡、管仲、白圭、比干、财帛星君、李诡祖、五路财神、天官大帝、刘海、和合二仙、沈万三、韩信等说法,祭祀时间各异,谁也说服不了谁。
传统节日不是“吃节”
传统节日此生彼灭,属正常现象,但清末社会日渐贫困化,节日走向单调,此后权力对社会干预能力空前增强,致传统节日数量不断减少,内容趋同,给人留下错误印象,似乎农耕民族的节日都是“吃节”。
传统节日内涵极其丰富,只是在相当时期,相关话题被列入禁忌,只有“吃”相对自由,使其主导了话语权。但事实上,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端午吃粽子并非节日最主要内容。
对传统节日认识,应避免这样的误区:看到破坏后的结果,便以为它过去也如此,过分贬低,或抱定枯枝败叶,附会以过于新奇、拔高的解释,无来由地产生依赖情绪。
从历史上看,传统节日一直在消亡,但也在不断创造与再生,所以保护的作用有限,推陈出新更有价值。
唐山/文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