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社会

新春探访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村民称要向前看好好过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鞭炮声声辞旧岁。2月7日,农历羊年除夕,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本报记者分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天津公安英模家庭、山西中阳县贺家墕村、国网新疆吐鲁番鄯善县供电公司、四川首家“抗战老兵照护中心”,与群众一起欢度除夕,倾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期盼,祝福他们的未来。

  鲁甸灾区——

  “人心向善向上 祖国更美更强”

  记者 徐元锋

  龙头山镇甘家寨村,一个在鲁甸地震滑坡中“消失了1/3的村庄”,80多人遇难失踪。如今200多个村民怎么样了?车子穿行山间,记者心里仍有几分忐忑。在骡马口异地集中安置片区,“新甘家寨”落地生根,89栋新房鳞次栉比,“总书记,我们搬新家了”的布标熠熠生辉。

  在孙子邹建国家,邹体富老两口四代同堂和记者围坐着吃年饭,老人家不停给记者加菜:“你们大老远来,谢谢。”说到家里遇难的亲人,记者和他们一起流泪。大儿子邹家荣端起酒杯:“那些事别提了,向前看,好好过。”邹家荣在甘家寨旧址养了30多只羊,他说:“靠人帮能吃饱,但不能到老啊。”

  恢复重建中,甘家寨人被安置在附近的小寨镇,他们当时有两个请求:要回龙头山镇去;无论怎么安置,89户人家都得在一块儿。龙头山镇党委书记李善云为一句“接你们回家”的承诺,不知操了多少心。如今记者和李书记在集中安置区走走,哪家都会拉他喝两杯酒。

  “先安家,后立业,房子盖起来接着干”“人闲着就胡思乱想,得出去打工找钱”——人们朴素的话语,蕴含着一股子向善向上的力量。窗外的鞭炮声越来越紧,年味也越来越浓,记者突然想到一句话:人心向善向上,国家更美更强!

  公安英模家庭——

  “人很快就老了,做点有用的事儿不容易”

  记者 朱 虹

  除夕日,记者走进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墙子派出所民警韩娅勤的家。韩娅勤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民警。17岁那年,父亲韩辉牺牲在刑侦一线,被授予公安二级英模称号。韩娅勤小时候,爸爸为了破案常常一个月回不了一次家,甚至连妈妈患乳腺癌弥留之际,都不能照顾。可是,韩娅勤不仅没有对爸爸不满,而且还在填报志愿时,报考了警校,她觉得爸爸是了不起的人。

  韩娅勤的奶奶马素珍65岁,在她的记忆里,一家人几乎没在一起过过除夕,除夕往往是警察最忙的时候。

  眼看快中午了,记者赶紧洗手帮奶奶贴窗花、包饺子。饺子馅儿刚调好,韩娅勤提着蔬菜、水果进了门,“今天所里事儿少,领导让我提前下班陪陪奶奶,4点多我出发执勤。”

  小韩平时工作太忙了,回到家累得不想动,很少帮奶奶做家务,今天难得回来早,赶紧收拾起屋子来。一点刚过,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奶奶将第一盘饺子放在了儿子的遗像前,小韩上前行了礼,奶奶在旁边说:“你就放心吧,这孩子要强,还被评为优秀团员呢,没丢咱警察世家的脸!”在他们心里,那份哀痛已经隐藏成记忆,自豪却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里。

  转眼到了小韩出发上岗的时间,小韩换好警服准备出门,奶奶赶紧叮嘱:“多穿点儿啊,穿厚袜子,在外面站一宿,太冷了。”小韩做个鬼脸儿走了,奶奶热情地拉着记者吃水果看电视。

  天色渐渐暗下来,记者一边陪着奶奶看春晚,一边聊家常:“您一个人过年会觉得冷清吧?”“不会,习惯了。她惦记我,我也惦记她,不用非得呆在一起。”“一个女孩子当警察是不是太累了?”“是累啊,她的辖区里1000多户呢,工作不好做。”“想不想她换个清闲点儿的工作?”“她喜欢当警察,而且人很快就老了,能做点儿有用的事儿不容易啊。”

  贺家墕村村民——

  “希望风调雨顺、牛羊安康、村治和谐”

  记者 乔 栋

  虽然远远看到了贺家墕村,但盘山公路又绕了半个小时才到。进了村民任奴宝家,窑洞外已经挂起了灯笼,任奴宝正和两个儿子贴春联。看到我,放下手中的活招呼我进屋,他妻子端上了几块刚出锅的油糕。在中阳县,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糕,取步步高升之意。

  小村的年味很浓。刚过中午,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灯笼、贴上了对联,门口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特色四字“包纸”,门上则贴上了门神,一扫往日黄土高坡里的单调色彩。一群调皮的小孩挨家挨户地大声读对联,眼睛却盯着屋里主人端出来的一盘糖果或红包。

  吃过午饭,一家人坐在炕上。两个儿子趴在那里用手机抢红包,玩得不亦乐乎,引得爸妈也来围观。谈起来年,任奴宝希望明年能筹钱多养几头牛。听说村里要把山后头的一条沟填平,用来做蔬菜种植基地,他希望可以去那工作,这样可以守着家,省得老往外跑。妻子王艳兰说去年有机核桃卖得不错,今年要再多种一些。其他村民和他们一样,愿望很朴素,希望风调雨顺、牛羊安康、村治和谐。

  太阳落下去了,一处焰火在天空绽放。从他家出来的时候,任奴宝高兴地指着牛棚里的一头牛说:“估计过年就能产崽儿。”对他们而言,这也许是新年最好的礼物。

  维吾尔族职工群众——

  “大家像亲兄弟一样”

  记者 杨明方

  2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东天山南麓的国网新疆吐鲁番鄯善县供电公司七克台镇供电所。这个供电所担负着七克台镇7个行政村、5700余用电客户的供电保障任务,有10名职工,汉族和维吾尔族各占一半。

  今天值班的3人清一色是维吾尔族职工。“春节值班就由我们5位民族同志包了,汉族同志都安排休假回家过年。”供电所所长吾甫尔·艾西丁说,“我们过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时,也都是汉族同志值班。”

  年过60的阿不都·热依木曾在七克台镇供电所当过18年所长,再过半年就光荣退休了。从1975年参加工作起,每年春节他都参加值班。“这是我最后一次春节值班,心里怪舍不得的。”阿不都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所里的同事大家不分民族,不分彼此,就像亲兄弟一样。”

  到了午饭时间,吾甫尔所长挽留记者在供电所食堂与他们一起“吃团圆饭”,一大盘油炸面叶、两盘油香,外加两盘水饺,吃得美滋滋的。记者往微信朋友圈“晒”了两张用餐照片,没想到瞬间就被“刷屏”。一位新疆朋友留言:“好,亚克西。”还有一位中学同学留言:“这是民族团结的团年宴”。

  抗战老兵——

  “他们要求的很少,却充满了感恩”

  记者 王明峰

  “奉院长,老兵们爱吃些什么?我从城里买了带过去。”除夕一早,我就给成都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奉孝仪发去短信。没等到回复,我自作主张,在小区门口水果摊上买了30多斤苹果和椪柑。

  四川首家“抗战老兵照护中心”位于金牛区金泉街道淳风桥社区1组,由成都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代管,从城区出发大约20公里。

  “老兵们住这儿全免费。中心入住了12位老兵,有几位已被亲人接回家了。现在还有3位。”奉院长让我把水果分出3份,带着去见他们。

  98岁的苗存惠戴着鸭舌帽,围着红围巾,双手搭在拐杖上,有节奏地敲打着手柄。97岁的王堂甫闲庭信步,抗战老兵徽章在胸前一走一晃。94岁的吴升云坐在房间门口闭目养神,悠然自得。

  “老朋友们爱听抗战故事,没事就给他们‘吹’会儿。”苗爷爷也给我“吹”了一会。老兵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勇敢冲锋陷阵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同时也深感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临近中午,苗爷爷的女婿和外孙来接他回去团年。中午吃饭时,志愿者毛钦又把王爷爷接走了,初二才送回来。

  5点半,按照作息规律,老人们要吃晚饭。养老中心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我跟护理员邱朝元布置好餐桌,陪吴爷爷一起过除夕。老人一边吃一边夸赞,“比住在农村条件好多了”。

  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老兵对国家和社会由衷的感谢。相较老兵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他们要求的很少,但却充满了感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