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社会

"民科":湖南是中华文明中心 湖南人是德国人祖先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上古神话中的“昆仑山”其实是湖南雪峰山?

  近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上发表了一篇周行易先生的论文《论“西王母所居之昆仑山”即湖南雪峰山》,光看标题就已经让人兴奋不已,作者试图在这篇论文中证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山”就是如今湖南的雪峰山,五千年前中华文明的中心在湖南。

  那么周先生敢下如此惊人结论的理由是什么呢?

  关于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昆仑山究竟何在,一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对此,学者和公众们长期以来对昆仑山的真实方位进行了各种猜测,但一般认为是在中原西北方,比如流行的有“甘肃泾川”说、“青海湟源”说、“新疆天池”说、“四川岷山”说、“山东泰山”说,等等。但周先生上来就论证了“昆仑山不在中原西北或山东、四川地区”,那么它到底在哪呢?

  周先生先是根据《山海经》《淮南子》中的三句话,用自然科学知识证明“昆仑山不可能在远离北回归线的地方”,而后引用“石器时代中国南北人群的流向是由南向北迁徙”的人类基因研究,证明西王母神话的源头在南方,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北方。

  接下来,周先生为了论证“昆仑山”即如今湖南的雪峰山,连续列举了六项理由:

  一、作为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东缘最南端分界线的雪峰山和与之并连的武陵山及沅水是我国先民由南向北迁徙的重要通道;

  二、《山海经》说的昆仑山所毗邻的“都广之野”在与雪峰山相连的“南岭和岭南地区”;

  三、都广“建木”即岭南地区和雪峰、武陵山区所特有的“建柏”;

  四、《山海经》经文证明“雪峰山”即“昆仑山”;

  五、其他文献证明“雪峰山”即“昆仑山”;

  六、高庙遗址出土文物证明雪峰山即昆仑山。

  鉴于这些例证繁多琐碎,本文就不再详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检索阅读。

  在论文最后,周先生终于亮明了自己费尽心思论证“昆仑山”即湖南雪峰山的“终极关怀”:“综上所述,我们对西王母所居昆仑山地望进行了多方面论证,昆仑地望已经明了,而中华文明的源头也渐次清晰起来。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以‘南蛮之地’看待湖南,看待雪峰山和武陵山区,这种认识必须改变。事实上,五千年前,中华文明的中心在湖南。”

  闹了半天,周先生原来是想证明“五千年前,中华文明的中心在湖南”这一惊世结论。不过,即便假如我们已经信服了“昆仑山”即湖南雪峰山,那么从这个结论出发,周先生究竟是依据怎样的逻辑推断“中华文明的中心在湖南”的?我们不得而知。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在湖南山区?

  根据上述介绍,受过一点学术训练的读者应该已经看出这位周行易先生大概又是一位历史学“民科”,那么他究竟是何许人也?根据网上的公开资料显示,周先生拥有一长串的头衔——湖南省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南省梅山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湖南省湘商研究会顾问、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特约新闻评员……这样就怪不得他会强调湖南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地了,不过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嘛。

  然而只要稍加检索,就会发现这位周先生为了论证湖南有多了不起,也是蛮拼的,除了新近发表的这篇论文外,我们还能看到其署名为第一作者的《破解千古“桃花源”之谜——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即湖南的古梅山峒区》(第二作者为贾晓瑛,载《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这篇论文摘要为“《桃花源记》并非纯虚构之作,它是以湖南古梅山峒及其傩坛‘桃源洞’为原型,由陶渊明曾祖父陶侃任武冈令时的见闻及结合当时的一些笔记小说素材,所创作的一篇寄托了陶渊明对东晋黑暗社会现实不满的文学作品。《桃花源记》所描写的‘桃花源’并非指一个具体的自然村落而是指整个古梅山峒区。”

  除此之外,细心的人还会发现,周行易先生在网络上的文章大多出自一个叫做“大同思想网”(http://www.dtsxw.org/)的专栏,如果我们按图索骥,浏览一下该网站,就会发现其中的“民科”大有人在。

湖南人“很忙”

  同样是在“大同思想网”上,还有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杜钢建的专栏,相比于周先生,杜教授为湖南和湖南人追溯“文明中心”的言论更为卖力,他曾经抛出“上古的民主法治中心在湖南”、“佛教源于上古湖湘文化,日本圣德太子前世是南岳和尚”、“儒释道都源于上古湖湘文化”等论点,甚至直接追认“湖南人是韩国人和日本人祖先”、“湖南人是美洲印第安人祖先”,等等。

  然而这些还不过瘾,杜教授最近又论证了湖南人也是德国人的祖先。在《日耳曼长人源于古代湖湘地区,德国人实际上可称“狄国人”?》这篇文章中,杜教授根据《国语》《春秋》等文献记载,认为上世纪末,中国科学院科考队在神农架地区发现的“野人”其实是古代巨人部落的后裔。巨人源于古代湖湘地区,包括湘西北与鄂西南交界处。巨人各部落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后移民欧洲,成为日耳曼民族的部落,也就是今日德意志民族的重要部分。

  其中,“民科”们惯用的历史语言“对音大法”再次成为杜教授奇思妙想的论证武器,他指出“德国人实际上可以称为狄国人。德意志(Deusch)的德语发音是汉语古音狄氏的转音。春秋战国时期的赤狄白狄构成德意志民族的主要来源”。

在随后接受湖南“时刻新闻”采访时,杜教授又回应了网友的三个疑问:

  问题一:为什么古代湖南人能够成为许多地方移民的祖先?

  杜钢建:最近中科院研究人员在湖南省道县发现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铀系测年结果表明这些人类牙齿化石的埋藏年代在8万至12万年前。现代人最早出现在湖南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决定了人类共同体文明源于湖南。因此上古湖南人移民到哪里,自然会将文明传播到哪里,从而可以说那里移民的祖先源于湖南。

  问题二:现在的湖南人与远古的湖南人血统有何联系?

  杜钢建:现在的湖南人大多数都是元明清三代从江西各地移民回来的。元明清时期几次大的战役,使得湖南人口大规模减少。由于战乱人口大规模减少,明朝太祖时期曾经专门颁布法令,要求每天向湖南输送6000人。现在的湖南人与远古的湖南人血统上当然有联系,但是联系不大。

  问题三:西方人的历史著述能够将日耳曼人与古代中国人移民联系起来吗?

  杜钢建:我之所以能够得出此类结论,首先是认真研究了西方学者的有关历史著作。希望持怀疑态度的读者朋友抽时间阅读几本西方学者的有关著作。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古罗马塔西佗的《编年史》和《日耳曼尼志》、拜占廷时期的约达尼斯写的《哥特史》、古代阿拉伯历史学家马苏提的《黄金草原》等。他们都意识到欧洲文明来源于东方,但是始终没有明确来源于东方哪个国家。包括最近几年出版的《黑色雅典娜》的作者也意识到西方民族、宗教、文化等来源于东方,但是由于对中国古代历史了解不够,始终没有想到中国是西方文明的历史源头。

  由此可见,一旦“中国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湖南又是中国文明的源头”这样的“指导思想”确立之后,“全人类的祖先都是湖南人”这样的立论在“民科”们看来也就不在话下了,随后再从各种历史文献、研究报告中东拼西凑出一些有利于自己结论的所谓证据,全然无视其中的知识硬伤和逻辑谬误。

  最后,建议周行易、杜钢建先生们阅读美国历史学家裴士锋的《湖南人与现代中国》,正好这本书的简体中译本也是刚刚出版,如何以更加专业和学术的方式论证湖南与湖南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或许可以从中获得启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