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两性

郁达夫小说中“病态”描写的积极意义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8-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郁达夫被誉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开创者,但他的作品因充满”病态”的描写而争议,通过分析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病态”描写后面有着自身的写作目的和积极意义。

  郁达夫被誉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开创者,但他的作品因充满”病态”的描写而争议,通过分析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病态”描写后面有着自身的写作目的和积极意义。

  “性”一直以来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人羞 于甚至耻于谈论的话题,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性描写一度被视为禁区。英国文坛巨匠劳伦斯因作品中描写了的两性关系,导致作品被禁,甚至背上了小说家的。中国文学史上以《》、《肉》等为代表的非主流文本曾也只在小范围内被允许存在,仅仅为封建士大夫们”雪夜闭门”所读。

  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坛,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开创者郁达夫以惊世骇俗的笔触描写了大量的两性关系,因此争议。郁达夫大胆突破,从《沉沦》开始,在其创作的44篇小说中,涉及两性关系描写的就有28篇。作品中的性描写,不少部分是”病态的”、”的”,甚至是”的”,如:窥浴、狎妓、私通、、、同性恋等。在对郁达夫的评价中,赞美者称其与鲁迅”双峰并峙”,是”反禁欲主义者的先锋”,者说它是”诲淫”、”不、不端方的文学”,甚至他为狂、性者、文艺大师。笔者认为,郁达夫作品中的描写不单单只是写性,有其更深层次的内涵,本文就其”病态”的积极意义进行的探询。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伦理本土文化内涵是丰富而繁杂的,其中一点就是宋学中的“存、 灭人欲”,“诲淫”是”诲盗”的孪生兄弟。这种非性文化的主流社会,是以僵死的,去闭抑或扼的感性生命,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长廊中,主流作家极少有涉及“”描写的作品。1921年,《沉沦》的问世,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小说以直率、大胆的描写,冲破了中国传统文化造就的最的性禁区。郁达夫突破传统性,从“性”这一独特角度,把家们认为必须深藏的性隐私和性丑恶,毫不讳饰地披露于人前,达到了使人不敢正视的地步。

  郁达夫18岁赴日留学,在其留学生涯中,地吸收着文化,短短的大学几年,竟然阅读了上千部和日本的各种文艺书籍,由于”长期受着近代人文思想和这些重在人的本性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熏染”【1】,使他认同了弗洛伊德“是伴随着婴儿出生的自然能力”的观点,在总结近代生活内容时认为:“种种的中间,最强有力的,直接摇动我们的内部生命的,是爱欲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的生命最而同时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戏剧论》)“性欲和死,是人生的两大根本问题,所以以这两者为材料的作品,其偏爱价值比一般其他作品更大”(《文学鉴赏之偏爱价值》 ),正是基于这种对艺术”真”的理解,促使他加重甚至追求性和性冲动的自然主义的描写,他从这些特定的角度,了大肆描写”病态”题材的先河,扩展了文学创作的新领域,一定程度上更新了文学观念,”开创了小说的新体式,标志着小说的兴起”【2】,并且拓展了领域和心理范畴的空间。

  郁达夫的作品中,无论是《沉沦》中的“他”,《茫茫夜》、《秋柳》中的于质夫,《过去》中的李白,以及《街灯》、《祈愿》中的“我”,这些人物之所以会强烈感到那种“灵肉冲突”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正直而又软弱的青年,对社会感到失望与厌倦,在中寂寞和。于是,本来是的不满,却以并不的病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这在当时,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畸形发展,是与社会根源密不可分的。犹如两颗紧密相连的“”,长在被扭曲了心灵的病态人物身上,而造成病态人物的,当然还是那个病态的社会。郁达夫的笔触,他不是直接去解剖的社会,而是只把社会的病态中病态者扭曲的灵魂,一丝不挂地呈送给读者。小说对主人公病态性心理的描写却不是孤立的,也绝不是为了追求猎奇的效果,而是与作者对于那个畸形的病态社会所发出的有机联系在一起,加深了他们的颓废色彩,从而使这种更为沉重、更为深沉,“给读者造成一 种震撼的艺术效果”【3】 。郁达夫作品中的人物,由于受到了社会的,各方面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他们的“生命力”和“活动力”又处于旺盛时期,就很自然地从最脆弱的方面突破,追求一时的官能刺激;这正是他们这些一时看不见生活出,又无所适从,不能斗争的人们所特有的表现。他们的性心理和活动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和性格中的重要部分。把这些病态的、扭曲的心理和生活拿出来,一方面,包含了作者挑战旧、判逆旧的用意,用坦率的“真”猛烈地的、堂而皇之的“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再现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物生命的和灵魂的,并且也自觉地而且是勇敢地反映了当时关于人性解放的时代要求和社会。

  郁达夫在创作中肯定人的,是五四时期要求个性解放的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传统习俗和现实压抑人的感情与生命,青年一代竭力想封建的桎梏,所以郁达夫的解放感情,追求爱欲的的文字,才能吹醒当时无数青年的心。郁达夫并不理睬那些“假才子们”的狂怒,以及”正人君子”们的。郭沫若评价:”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才子假们地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 假的困难。”【4】 郁达夫的”病态”的性描写,对当时、,封建伦理的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对当时的封建卫给予了猛烈的打击。是对封建旧的一种自觉的挑衅,一种大胆的宣战,一种暴风骤雨般的打击。

  三、“性”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自叙传色彩,是一种强烈的内心 自醒和的确认

  郁达夫在作品中对的病态描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作者对的态度。如他自己一再强调:“‘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作者的生活,应该和作者的艺术紧抱在一块。”【5】 他肯定了他的作品中多少总带有自传的色彩,这些都使得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意识,从而形成了郁达夫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出生在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之家。少年阶段就有忧郁症表现,18岁东渡日本留学,生理发育较早,加之对性的渴求也非常的强烈,他曾不只一次的在他的作品中借助人物之口说出自己的性欲之强”异乎”。然而在日本这个灯红酒绿,又充满着极端的民族歧视的国度里,他根本得不到正常的与异往和恋爱的机会,也就得不到正常的性欲,只好将这种对”性”的渴求连同他作为弱国所感受到的自卑感一起吞下。这些都导致他的”性压抑”和”性”越来越严重,只能通过自己创作的人物来宣泄和表达自己压抑的。

  郁达夫接受了文人卢梭、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们奉行和发展的”的”的表现手法和”内心自省原则”的文艺观念,在他们的影响下,郁达夫的文艺观念和性观念越来越,这使他能大胆地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表达自己对性的渴求,以及被压抑下焦灼的灵魂。他的这些大胆宣泄也致使他与当时中国封闭的社会文化越来越冲突。再则,郁达夫从小接受的是正统教育,传统的观念和他所推崇的中国名士风范,又与他所接受的近代文化是格格不入的,这些都导致郁达夫在矛盾和痛苦中越陷越深。

  他的小说,在表现形式上,大胆自如地运用了现代文化中的“的”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的手法,通过作品人物的“病态”性心理行为表达了自己的尴尬。他的作品又以其广阔的视野,把对社会的愤慨、对国家与民族的忧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的激烈冲突,倾注于艺术形象塑造之中。从小说中不难看出,主人公一方面渴求爱情,采取种种方式强烈地着性的;另一方面又处处受着传统的约束,想从现实的欲海中,并且不断地在、自咒。所以他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内心常复杂和含蓄的,他们的“病态”是作为社会问题提出来的,是社会的畸形人生的印象……是主人公倍受压抑、、寻求宣泄或刺激的表现,是“病态的社会才造成和引起 人物的心理与人格结构的变异”【6】 。郁达夫小说能够人们巨大共鸣的,“正是那种与人生联带的”无论是所谓的“性的”,还是更广泛的“生的”和“社会的”【7】 。

  郁达夫所有对“病态”描写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他20年代创作的小说,也即他留学日本期间及回国的最初几年所创作的作品。在30年代的创作中,除了一篇《她是一个弱女子》之外,就很少能找到这种对“病态”的描写了。由此可见,郁达夫这种“性”和“性压抑”只是一段时间的产物,生活中真正的郁达夫,是对现实生活有着的审美认识和高远的审美理想的。所以我们不必夸大其词地去郁达夫小说在描写“病态”时存在着一些不的笔墨和”颓废”的情调,应该把他的作品放在特定的时代和人物上来审视,就会发现其“病态”描写后面的真实目的和积极意义。

  【1】黄爱华,骆晓荣.郁达夫的”艺术人格”及其成 因【J】.学术月刊,1999(7):72.

  【2】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M】.: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9:269.

  【3】董易.郁达夫小说创作初探【M】//郁达夫研究资料: 上册.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199.

  【4】郭沫若.论郁达夫【M】//郁达夫研究资料:上册.广 州:花城出版社,1985:86.

  【5】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M】//郁达夫全集: 第5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340

  【6】刘家鸣.郁达夫代表作前言【M】.郑州:河南人民 出版社,1989:13.

  【7】赵圆.郁达夫””写线;兼析 《青烟》【J】.十月,1981(2):13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