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男人也有更年期 腰围越粗性功能越差
在很多人看来,更年期只是女性的专利。但事实上,更年期不止“偏爱”女性,也会“招惹”男性。更年期的女性不仅会出现绝经、失眠、情绪波动大的症状,还伴随着多种疾病风险的增高。而更年期的男性,受雄性激素水平下降的影响,不仅影响性欲,更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发胖以及多种疾病的侵扰。
如何平稳度过更年期?如何与更年期和平共处?11月21日,主题为“如何与更年期‘和平共处’”的“名医进社区”在民航大酒店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不育与性医学科主任张滨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副主任刘娟主任医师分别从男性和女性的角度一一支招。
文/广州日报记者黄蓉芳、任珊珊、廖靖文
图/Gettyimages供图
前期标志
年过四十睾酮水平会下降
“男人会不会有更年期?”张滨教授提出的问题,让台下观众笑出声来。答案是“有”。“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概念于1939年由温纳医生提出,表现为男子50岁以后出现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劳、失眠、潮热、阵汗和性能力下降。
医生们更愿意用“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来描述“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国外研究显示,40~70岁男子性腺功能低下症的患病率为30%~40%。张滨指出,通常当男性步入40岁后,如果出现向心性肥胖,性欲减退,肌肉减少、乏力,注意力下降,抑郁、易疲劳及幸福感下降等症状,就要警惕可能患有LOH。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与睾酮水平下降密切相关,发病率且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升高。研究显示,40岁以上男性总睾酮与游离睾酮水平分别以每年0.4%和1.2%的速度下降。当总睾酮<11.3nmol/l或游离睾酮指数<0.153nmol/nmol时,就达到了性腺功能减退标准。
张滨指出,睾酮下降会对男性多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包括性功能障碍、活动能力下降、肥胖、精神心理障碍、动脉粥样硬化、骨折和贫血。低睾酮水平男性勃起硬度明显降低。低睾酮水平的老年男性发生低创伤性骨折风险显著增加。相对而言,性腺功能减退对中年男性的打击最大,他们更易出现抑郁。因此,男性不可低估更年期综合征的危害。
特别提醒
睾酮水平低 心血管病风险高
然而,为什么公众对“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概念知之甚少?张滨指出,一方面,和女性相比,男性没那么热衷于了解健康知识,这从各类健康科普讲座上的听众男女性别比就可见一斑。另一方面,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缓慢渐进性过程,有非常大的个体差异。仅有约40%的男性在40~70岁时可能经历某种程度相对应的综合征表现。如果不了解LOH的风险因素,患者很难将自己的表现与“更年期”对上号。
LOH危险因素有很多,例如年龄,糖尿病、COPD(慢阻肺)等慢性疾病,肥胖,代谢综合征,不良生活方式、环境与遗传因素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低睾酮水平的中老年男性,发生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更高。有研究显示,共有33%的Ⅱ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伴有性腺功能减退。
随着年龄增长,腰围逐渐增粗,性腺功能也随之下降。研究显示,随着BMI指数的上升,总睾酮水平显著下降。
症状提示
警惕“男更”5种表现
目前LOH的诊断主要依据睾酮缺乏的症状和体征。“中老年男性睾酮缺乏调查表——ADAM量表”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手段。
男性更年期有以下表现:
1.神经和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多汗、心悸和神经质;
2.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焦虑、自我感觉不佳、缺乏生活动力、脑力下降、近期记忆力减退、抑郁、缺乏自信心和无原因的恐惧等;
3.生理体能症状:失眠或嗜睡,食欲不振,便秘,皮肤萎缩,骨骼和关节疼痛等;
4.男性化减退症状:体能和精力下降、肌量和肌力下降、性毛脱落和腹型肥胖等;
5.性功能减退症状:性欲减退、晨间阴茎自主勃起明显减少或消失、性活动减少、性欲高潮质量下降、射精无力、精液减少和ED等。
抵抗“男更”
生活方式+激素治疗
一旦被诊断为LOH,患者应听从医嘱,必要时进行激素治疗。激素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注射、贴片、凝胶等方式来补充睾酮。此外常见的激素治疗药物还有双氢表雄酮DHEA、克罗米酚。需要提醒的是,激素治疗可缓解症状,但部分患者受个体差异的影响,也可能受到副作用的影响,主要有药物的肝毒性、前列腺癌和下尿路症状LUTS、红细胞增多症、睾丸萎缩、皮肤刺激等。
张滨指出,除了雄性激素水平降低,疾病、不良生活方式和恶劣生活环境也会诱发LOH。因此,对付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要双管齐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生活方式的管理和控制。主要包括戒烟、减肥、营养平衡,避免减少热量过度摄入以及适量的体育锻炼。
测一测
有没有超标
中年发福对防控“男更”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信号。BMI指数(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超过23时,即称为肥胖。23~26为略胖,>26为过胖。张滨指出,中老年男性应控制好体重,别让BMI指数超标。
了解自己是否超重,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测腰围。如果男性腰围大于102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9厘米,则为“脂肪超重”,也需要减肥。此外,中老年男性还要控制高血压和血脂紊乱。
月经周期拉长更年期“上线”
前期标志
两次月经周期比以前长7天以上
“所谓女性的围绝经期,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更年期。”刘娟在讲座中指出,围绝经期是指绝经前的一段时间开始到绝经后的第一年。而围绝经期开始的标志就是发生两次月经周期长度改变,通常是比以前的月经周期长度长7天以上,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月经稀发。“而最后一次月经之后过了12个月,就算绝经了。”
“女性围绝经期的年龄主要在45岁~55岁。”刘娟介绍,围绝经期的女性,最大的病理生理变化就是卵泡数量急剧减少。尤其是40岁以后,卵泡数量减少会更快,直至无卵泡残留。
“所以,围绝经期的本质就是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她说,卵巢储备下降加速的直接结果就是生殖激素波动性变化,使得雌激素下降,导致月经出血模式改变、生育能力下降、绝经症状出现、慢性疾病危险性上升。
相关症状
抑郁症状发生率23.8%
刘娟提醒,雌激素下降,会出现以下几个相关症状:
1.月经紊乱。这是雌激素下降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就是月经周期、月经期、月经量改变。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表现就是经量减少。
2.血管舒缩症状。血管舒缩症状的主要表现是潮热、汗出。自然绝经的女性出现潮热、汗出等症状的发生率高于50%,人工绝经的女性则更高。而且,这种潮热和汗出的症状会反复出现,主要出现于面颈部、前胸后背部,时间通常会持续1~3分钟。这种症状持续的时间短则1年,长则达5年之久。
3.精神神经症状。雌激素下降引起的精神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激动易怒、暴躁、抑郁,不能自我控制,此外,还包括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
4.泌尿生殖道萎缩。最主要的表现是,阴道干涩、 性交困难、性生活质量下降、萎缩性阴道炎、尿频、尿失禁、尿道炎、膀胱炎等。
5.睡眠障碍。失眠是女性衰老的信号之一。更年期女性中有48%存在失眠。
6.记忆力下降。记忆力的下降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并且,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老年痴呆症。
7.抑郁症。 围绝经期的女性抑郁症状发生率23.8%。而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一个主要诱因,所有自杀中的60%是抑郁和精神分裂症造成的。
常见疾病
心血管发病率高2~6倍
刘娟提醒,除了雌激素下降带来的相关症状,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女性更要警惕可能高发的妇女常见疾病。
1.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纤维结构受损, 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主要的致病原因就是骨矿含量和骨基质成分比例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和变细。其后果就是骨折及骨折引起的腰背疼痛、骨骼变形及合并症,会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围绝经期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是一种由于雌激素分泌不正常所导致的不规则阴道出血。女性尤其要注意。如果是长期流血,更需刮宫活检,排除恶性变。
3.绝经后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女性绝经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主要原因是,女性在绝经后, 动脉粥样硬化损伤会加速进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绝经前有显著增加。与未绝经的同年龄段的女性相比,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发病率高2~6倍。
4.绝经后妇科肿瘤。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是妇科肿瘤的多发阶段,这一时期的女性,应定期做妇科检查,最好每半年到1年一次,同时,最好做一些妇科B超、子宫颈防癌普查等辅助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妇科肿瘤。
专家提醒
切不可自行服用激素
刘娟提醒,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女性一定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普查及防治骨质疏松、功血、心血管疾病及妇科肿瘤等疾病。如果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出现相关症状,可去医院向医生求助。“如果需要激素补充治疗,务必咨询专科医生。”她说,因为激素补充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患者切不可自行服用。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