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两性

医学人文教育日受重视 临床医生“上阵”讲授“医患沟通”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题医学人文教育日受重视 临床医生“上阵”讲授“医患沟通”

  记者陈静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上海的医学院校越来越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培养医患沟通意识,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课堂里,瑞金医院普外科医生费健今天正在为学生讲课,他幽默的言辞令偌大的教室气氛热烈而欢快。这位有着约20年临床经验的专家并非讲授专业知识,而是在和学生们分享从医多年与患者沟通的事例和心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方面告诉记者,这是该校针对8年制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四年级学生专门开设的“医患沟通”课程,希望培养其与患者顺畅沟通的意识,并提高技巧。

  校方透露,该校自2012年开始系统开设“医患沟通”课程。据查,这在当前中国各地医学院中鲜有报道。此前,2008年,瑞金医院即对交大医学院实习学生讲授医患沟通技巧。已经连续多年开设此课程的费健说,这门课程上课形式丰富多样,有分组讨论,也有模拟病患交流。

  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近年来中国国内医患矛盾凸显,不少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甚至仇视,伤医事件也频频发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方面当日披露的一项研究表明,接受过培训的学生与未接受过培训的学生在沟通能力上有较大差异,接受过培训的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会更强。这项研究旨在对当前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评价,探讨其内在问题。该研究表明,当前国内医学生接受的医患沟通能力培训甚少,多数只接受了《医学伦理学》的课程教育。

  费健亦表示,排除不可控因素,尽量做到良好的医患沟通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应当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但相对国外医学院校,中国医学教育在医学人文方面的课程量明显不足。

  在人们的就医体验中,理科出身的医生们大多看病专业,思路清晰,思维十分理性。然而面对患者焦虑地询问病情、病因等,不少医生或者“惜字如金”,或者敷衍了事,反应差强人意,多招致不满。费健说,其实不少极端事件如果能够从开始时就得到妥善处理,激化的矛盾或许可以避免。他希望把自己从医中碰到的情况、近年来医患间极端事件作为素材,和学生们共同分享,并探讨、找寻最佳的应对方案。

  第一堂课,费健就向学生们展示了美国医师协会关于医患沟通的12条内容,包括“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眼神接触”、“详细介绍诊疗计划”、“详细地进行自我介绍”、“解释每项检查的过程与目的”等。这位医生告诉记者,对医患沟通课程的效果,其曾专门做过调研,通过对量表测试统计后发现,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的学生与为学习相关课程者相比,在处理医患问题上,认识与能力确实存在显著差异。

  据了解,除了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授课时间有限外,医患沟通方面的师资欠缺、缺乏注重实践的课程教材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费健透露,目前,正在编撰注重技能与实践的教材,包含大量案例。其所在瑞金医院临床医学院今年亦首次设立医学人文教研室,约10位教师均为各科室临床医生,希望整个各科室资源向学生传授各种医患沟通的技巧。

  上海交大医学院亦透露,这些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将在课程期间,轮流为学生讲授各自的医患沟通心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