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6小时儿科门急诊爆棚“告急” 医院全力挖潜
上周末,新华医院的一张就诊告示在网络热传,“儿科急诊内科排队6小时!”而这一现象并非个例。据了解,东方医院三林南院区紧急将日间门诊延长至晚10时,急诊延长至18时,2名值班急诊医生仅上周日就接诊近300名患儿。
儿科爆棚现象,同样出现于儿童专科医院。上周日,上海市儿童医院门急诊量达8244例,而上一周日均7400余例,总门诊量增长率超过20%。
为什么?季节因素资源短缺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市儿童医院,门诊一楼大厅挂号处6个窗口都排起长龙,儿内科候诊区水泄不通。“截至下午3时,儿内科挂号就有1400多人,现在叫到900多号。”门诊护士告诉记者,科室13名医生全体在岗,但仍“供不应求”。
为何儿科门诊爆棚?市儿童医院门急诊管理办公室主任、儿内科主任医师李锦康说,前一阶段的秋季腹泻患儿与本阶段感冒患儿人数叠加,加之学校尚未放寒假,极易出现教室内互相传染,“建议患儿先在家休养,急于回到学校可能会令病情反复。”
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表示,儿科就诊高峰已持续了两周左右。“最直接原因是季节性发病特征与空气环境因素,同时儿科医生的短缺与出生小高峰也是造成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关键。”据悉,近年来本市新生儿年生育量都在20余万,较上世纪末增长一倍。
怎么办?多管齐下分流就诊
儿科医生数量缺口现阶段暂无法缓解,医院该如何应对?于广军说,“重中之重是挖掘现有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在儿童医院门诊大厅,便民措施“易拉宝”在多处醒目位置摆放,医院推出诊前化验服务,即挂号后可提前进行血常规等化验,有效缩短了患儿因检验导致的多次往返、排队情况。院办副主任晏雪鸣介绍,这一服务可根据患儿家长自愿选择,“每个患儿基本都能节约至少一刻钟。”此外,在急诊候诊区,记者看到护士在叫号的同时也向家长开展健康宣教,帮助其缓解焦虑心情。
除了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潜能,志愿者服务为缓解医务力量紧张提供帮助。新华医院医务社工部主任金钟鸣介绍,从昨日起,医院正式从非医疗部门抽调员工在下班后与社会志愿者一起维持秩序、引导就诊,“每个人节约几十秒就会让其他患儿就诊时间大大提前。”
据市卫计委统计,本市能提供儿科门诊医疗服务的机构共141家,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医疗机构门诊部也开设了儿科门诊。为缓解部分患儿在3家市级儿童专科医院和新华医院集中就诊,建议患常见病、多发病的患儿家长能尽量分流就诊。
记者博客
儿科“限诊令”怎么破
顾泳
近日申城气候变化,各大儿童医疗机构门急诊“告急”。之前,北京、广州、南京等地儿科也已发出人满为患警示,部分医院儿科甚至开出“限诊令”。广州市某医院贴出告示:“儿科医生配置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患儿要求,无奈采取分时段开放儿科门诊,请家长给予充分谅解。”
无独有偶,南京一家三级医院的儿科停诊也有数日,问及原因,原来儿科仅1名退休返聘医生,近期医生生病,儿科无奈“关门”。
综观国内儿童诊疗格局,专科医院人满为患、综合医院部分萎缩、社区诊疗基本一片空白,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看病难。“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现有看病或将难上加难。申城某儿科三级医院一名医生坦言:每到冬夏就诊高峰,双休基本无法保证。
资源有限、需求增加,看似难觅出口的格局,可否破解?有专家提出,现有体制内医疗机构框架下,答案十分有限;但如跳出固有思维框架,情况或会不一样。大医院希望专注疑难杂症诊治,但常见病、多发病无处分流;可鼓励儿科医生自由开诊,调动医生积极性,或能解决无处分流的难题。诊所提倡预约制,可一定程度上引导合理就医。另外,儿童诊疗引入互联网概念,分离诊前咨询服务、强化药师服务等,也能一定程度上实现分流,为繁重的儿科诊疗适当减压。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