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天气易得两种皮肤病 5招预防“风吹病”
一股强冷空气来袭,伴随大幅度降温的是5-6级的大风。在这样的天气里,许多呼吸道及过敏性疾病极易趁虚而入,传播非常严重的有两种比较典型的皮肤类疾病,风疹和荨麻疹。
认识风疹和荨麻疹
这两种疾病一个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个是由于过敏原诱发的,不过,每当出现降温和大风天气的时候,它们就会爆发的非常明显,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帮助大家打好预防针,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首先,我们来简单的认识一下,什么是风疹和荨麻疹:
风疹: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传染性很强,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疹在冬季最为多见。大风降温之后,就开始感觉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后来发展为全身皮疹,瘙痒难忍。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一般也多见于秋冬季等大风的天气。风带来的过敏原极易引起发病,同时,常见的一些食物也会引起发病。发病时,在皮肤表面会突起很多像被蚊虫叮咬的大包,由少到多,成片出现,一般一小时内会自动消退。
看来,这两种疾病的发生虽然那没有跟大风有直接关系,不过也是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它们的危害性还是很大的。尤其是风疹,它对于胎儿和孩子地影响尤为重大。荨麻疹,虽然在发病时一般只是皮肤上起包,不过也有可能在内脏中引起反应,比如腹痛、腹泻等。严重的急性秋季荨麻疹还可以发生在喉头,造成喉头水肿,影响呼吸道的畅通,容易造成呼吸障碍,缺氧综合症等一系列缺氧常见的症状,会严重影响脏器的功能,而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通常说的风疹,实际上包含了两种病理完全不同的病症。一种就是风疙瘩,也叫风团、风包,医学名词是荨麻疹;另一种中医称作风痧,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名多含有“风”字,说明风疹是与风有一定的关系。但必须要说明的是,气象意义上的“风”,并非风疹的致病内因。
(1)寒风直接吹拂皮肤,可诱发“寒冷性荨麻疹”。
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其过敏源既可来自体内,也可来自外部。在诸多外部原因中,寒冷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冷风导致的荨麻疹又称“寒冷性荨麻疹”。
寒冷诱发的荨麻疹多发生在受冷以后,一旦患者步入温暖的环境,疹块一般就会慢慢消退。不过,和耳冻疮一样,寒冷性荨麻疹往往数年反复不愈,即使在一年中的寒冷季节,只要被寒风刺激数分钟后,局部或全身都会生出大小不一、数目不定、伴有剧痒的水肿性实质性风团,虽然时间一般不长,但也十分恼人(脸部的风团太影响容貌了)。所以,有过皮肤过敏史,尤其在寒冷季节里有过荨麻疹史的人,要特别注意预防寒冷性荨麻疹。当有冷空气特别是“寒潮”来临时,要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外出。
(2)风速较大,直接加速了风疹病毒的传播。
和荨麻疹比较起来,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寒冷天气就并非直接诱因了。但临床表明,冬春两季是风疹的多发季节,此病多见于1至5岁儿童,常可形成流行(一般每隔6-10年出现一次周期性大流行)。病人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偶有腹泻、呕吐、咽痛或头痛。风疹通常最早出现在面部和颈部,一天内可布满全身,呈浅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大小形状不一,可融合成片,四肢较少,躯干部可密集成片。几天后风疹退去,出疹时常伴有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皮疹消退时,其他症状亦消失。
风疹的病理也很复杂,但病人是传染源,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这是特别明显,特别简单的。发病前后5天,病人口、鼻、咽分泌物及血液、大小便中均含有风疹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病人在托儿所、幼儿园等人口密集地区,或看病过程中,可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传播病毒。如果此时风速较大,就直接加速了带风疹病毒的飞沫的传播,扩大病毒的传播范围。所以冬春时节,尤其是在有风的日子,家长宜少带孩子外出;一旦风疹病毒流行,小孩出门必须戴上口罩。
“风吹病”如何预防?如何治疗?
一:保暖
对于这两种疾病的预防,基本思路是一样的。大家在这个大风降温的时期,千万不可在穿着单薄的衣服,爱美的女孩也一定要穿上保暖的厚衣服,不要有裸露的皮肤在外边暴露。以免因为不小心,最后引得全身起包或者发烧,得不偿失。
二:居家
对于可以不用外出的人群,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尽量减少外出量,以免被他人传染。同时,由于这两种疾病会引起身体的一些非常敏感的反应,因此,应穿着宽松、棉质、柔软的衣服。谨防衣服过紧,导致皮肤更严重的反应。
三:忌口
对于已经发病的人群,由于这两种疾病来得快,进程猛,所以,在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忌口,一些常见的“发物”,例如:海鲜、羊肉、巧克力、花生等等都不要再吃了。
四:卫生
荨麻疹的发生由于与过敏原有关,所以,应该经常清洁常驻环境,不要让过敏原有机可乘。
五:休息治疗
如果发现不幸“中招”,那么就应该注意休息,多喝水。吃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和食物。同时,保持屋内空气流通,加强营养。同时,还可以就近到医院去注射疫苗,打好预防针。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