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泡脚有讲究:加四样“料”最养生
隆冬季节,用热水泡脚确实是一件惬意的养生事儿,看似简单的泡脚也有着不少的讲究,掌握一些好的方法会让泡脚更加舒服、更加有益健康。
加4样"料"最养生
1.生姜祛寒。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如果泡脚用的水量较多,或是怕冷的症状比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
做法: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2.桂皮消肿。桂皮与花椒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做法: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3.艾草温肺。艾草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做法: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
4.红花防冻疮。红花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做法: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
睡前泡半个小时最佳、水温40℃左右
泡脚的作用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但并非人人适合。对于有脑血管类疾病的人来说,泡脚时间较长、温度过高,会由于局部血管扩张,造成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在泡脚时,不少人喜欢用温度很高的热水,认为水越热越解乏,越能增加血液循环。其实不然,用温度过高的热水泡脚会给心脏带来很大的负担,尤其是老人,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甚至是呕吐的不适症状。用热水泡脚,水温应该控制在40℃左右,建议用手先试试水的温度,要热而不烫。泡脚时间不宜太长,每次泡脚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因为泡脚时人体血液循环和心率会加快,时间太长会增加心脏负担。
此外,太饱或是太饿的时候都不宜泡脚,饭后半小时内也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供给。最佳时间为入睡前,一来暖身,二来利于睡眠。
6类人不宜热水泡脚
最不适合泡脚的是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人发生神经与血管病变后手脚对温度、痛、震动的感觉会日渐不灵。正常人感觉很烫的水温,他们却感觉不出来,因此容易用过热的水泡脚造成烫伤。
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也是泡脚隐患的“高危人群”。静脉曲张、静脉血栓患者,在热水泡脚时下肢动脉扩张,更多血液进入下肢,而静脉的回流能力并未因热水泡脚而增强,导致局部血流量增加,这种局部血流量的增加不但不会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反而会加重静脉回流负担。
足藓患者用热水泡脚后,患处不仅会更痒,还可能出现水泡等,热水使足部毛细血管的扩张,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此外,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经常头晕的人及正在生长期的儿童也不适合用热水泡脚。(人民网崔元苑综合)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