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忘初心 媒体锤炼"四力"
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持续报道战斗英雄张富清的事迹。梳理这些报道可以发现,细节生动、合情合理、可敬可学是其特点,其背后是“四力”的支撑与角逐。
深入生活的讲述合理可信
《人民日报》曾在4月9日6版以《深藏战功63年》为题报道了张富清的事迹。文中说,提起70多年前牺牲的老战友们,95岁的张富清老人依然满眼泪水,声音哽咽:“我的战功,和他们的贡献相比,差得很远;我现在人还在,生活等各方面都比他们享受得多,还有什么理由向组织提要求?”但对于2018年年底,湖北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信息采集中,老人为何出示了尘封的军功证明并没有太多的涉及。连日来的相关报道提供了更完整的信息。新华社《英雄的选择——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初心本色》中写道,信息采集要求准确说明什么时间参军、有没有立过功、立的什么功。面对这一要求,老人犹豫了,不拿出军功章是对组织隐瞒,拿出来可能就露出去了。但老人说:“我这一辈子都没欺骗过组织。”
显赫的军功被发现后,老人多次拒绝采访,甚至有时家人只能“欺骗”他说:“这是组织的要求。”让老人彻底转变态度的是,“您把您的故事说出来,对社会起到的教育作用,比当年炸碉堡的作用还大”。这些持续的、生活化的报道完整勾勒了张富清老人对党忠诚、不居功不邀功的形象,读来可信、感人。
接地气的故事最聚人气
对张富清的报道,用最真实的案例呈现了英雄群像,有力说明了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托举起来的。比如,永丰战役中,“一夜之间换了8个连长”;短短一天之内,第718团一营换了3个营长。和张富清一起承担突击任务的两名战友,他再也没有见过。九死一生的张富清一年四季几乎都戴着帽子,不是因为怕冷,而是因为头部创伤留下后遗症,变天就痛。左手拇指关节下,一块骨头不同寻常地外凸,原因是负伤后包扎潦草,骨头变形,回不去了。这一切只因战前动员令中说过,“天亮之前,不拿下碉堡,大部队总攻就会受阻,解放全中国就会受到影响。”
炮火中走出的英雄并非只有铁骨铮铮,系列报道展现了真实、完整的英雄形象。比如,老人从不看关于战争的影视剧,因为真实的回忆太过惨烈。再比如,张富清退役时选择去最艰苦的来凤县工作,1960年初夏,母亲病逝。但那时,他正在主持三胡区一项重要的培训。直到离休后,张富清才踏上故土,祭拜母亲。张富清在一篇笔记中解释了自己的选择:由于困难时期工作任务繁重脱不开身,路太远,钱也不足,我想我不能给组织找麻烦,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们的最好报答。自古忠孝难两全。但当张富清也成为老人之后,他在2016年5月13日的笔记中写道:“每个人都会老去,缺席了陪伴父母衰老的时光,等到想要弥补的时候,也许剩下的只是永久的遗憾。养老是每名子女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多抽点时间陪陪父母,和他们一起慢慢地变老,把辛劳和孤独从他们身边赶跑,把幸福的笑容长久地定格在他们的脸上,让他们享受欢乐安详的晚年。”
这些细节呈现的英雄形象是高大的,也是有血有肉的,让人泪目,更让人敬佩。
润物无声中彰显初心本色
炮火中走出的张富清不言战功,却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
上世纪60年代,张富清任三胡区副区长,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张富清竟首先动员妻子离职,减轻国家负担。“我不让你下岗,怎么好去做别人的工作?”1975年,张富清的大儿子遇到一个到恩施市工作的机会,但身为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张富清却让儿子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的干部,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党怎么想?”如今,张富清和老伴还带着残疾的大女儿住在80年代修建的老旧两居室里,装修、家具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
2018年11月,张富清因白内障要做手术,医生推荐了7000元以上的几款晶体。但他向病友打听后了解到别人用的是3000多元的晶体,就“自作主张”选择了3000多元的晶体。他说:“我90多岁了,不能为国家作什么贡献了,能为国家节约一点就节约一点吧!”张富清有高血压,为了防止同样有高血压的家人“占便宜”,他甚至在自己的降压药盒上写上“专药专用”。
在有关张富清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英雄的形象是点滴小事汇聚起来的。学习英雄精神也可以从生活中和工作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