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全部取消编制,是大势所趋?
近日,《黑龙江省公立医院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并实施。根据该意见,黑龙江省公立医院将实行全员聘用制度,所有人员都将实行合同管理。
该意见提到,要打破人员身份界限,编外聘用人员与在编人员享有同等的政治、生活、工资福利等待遇,同岗同薪、同工同酬,并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但编制内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编外聘用人员则签订劳动合同。 该意见要求,公立医院要加强合同管理,着重规范合同的订立、变更、续订、解聘等重要环节,做到应签尽签。对未聘人员的安置应以内部消化为主,通过单位内部转岗、区域内卫生系统调剂、区域内事业单位定向招聘等方式,多渠道妥善安置在编在岗未聘人员。 此外,该意见还赋予了公立医院一定的用人自主权。在编制总量或人员总量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要时,公立医院可自主通过设立特设岗位、临时性岗位等方式公开招聘人员,并报同级编制、人社、卫生计生、财政等部门备案。 但该意见对于用人自主权也作出了限制性规定。公立医院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原则上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80%,其中医、药、护、技等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为主系列岗位,设置数量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70%,并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其他需要设置的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为辅系列岗位,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其等级一般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等级。鼓励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该意见也明确了实施范围,即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并列入事业编制的公立医院,与之建立人事关系、在岗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延伸:公立医院取消编制,开弓就不能回头 公立医院的搞编制,问题出在哪里?大的问题不说,小的就是妨碍专业人才的正常流动,“编制”造成的巨大成本,加重了患者负担、财政负担。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分立的“双轨制”,不仅使民营医院在医保等方面受到严格限制,甚至两种医院的医生也不平等的,民营医院往往被隔绝于主流的医学人才流动之外。这种背景下,“多点执业”改革,也只是对“双轨制”打的补丁。这次公立医院取消编制,将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有“编制”就有冗员,就有“因人设岗”,就有真正的人才聘不进来的问题,最终导致干活的人少,吃皇粮的人多,这些成本最终是要转嫁到患者头上,或者由财政来埋单。 取消行政级别,打破编制,促进人才流动,本就是改革30多年一以贯之的议题。这个议题是多年一议再议的事。之前可谓“喊破嗓子”,但推进得并不顺利。这是因为公立医院是有行政级别的事业单位,医院的领导本身就是“官”,医院领导和官员的身份是可以随时做“切换”的。这种“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极易产生“管制俘获”,即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形成合谋,改革当然推进得不顺利。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