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甲”的存在,是不是个错?
我曾经写过,为什么中国医疗是最好的医疗体系。我指出原本中国医疗会更惨,是高速发展和不断扩大的大三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医疗的困难。但是今天,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在其他国家、甚至发达国家都没有出现的大三甲医疗模式是错误的。
我说你们都错了。我不是站在一个三甲医生的立场为三甲医院辩护,而是从国家降低整体医疗成本和普通个人获得高质量的治疗角度来建议。医生的待遇,先放一边。
首先澄清两个错误认识
第一,三甲医院能够获得一定的财政拨款,有很多工作人员拿财政的工资。但是这并不能让三甲有人力资源成本的优势,这些钱和三甲的工资支出相比,比例太小。三甲待过的就知道,一线临床医生数量并不多,而非临床岗位的人非常多。
第二,公立医院并没有垄断经营权。在很多地区,对医院的审批并不严格,但是二十多年来并没有发展出很大的规模的私立医院,这是事实。相反,在北京上海,大三甲医院相互竞争很激烈。大三甲之间激励的竞争和其他领域一样,就是“老大老二打架,打完一看,老三被打残了。”
大三甲具体好在哪里
三甲能够给职工一种稳定的心理预期。人都是喜欢安定的,医生、护士不例外,病人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医疗领域,这一点非常重要。
稳定的心理预期来自公立国办的身份,公立代表的是国家的承诺,代表国家给医生的一个承诺。
所以大三甲的医生都很安分守己、恪守医德,并将医德传给徒弟,一代一代流传。三甲医生并不追求太高的收入,不与其他行业攀比,说安贫乐道不为过。
所以公立医院并不过分追求利润。公立医院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向任何人承诺每年的业绩增长。公立医院也不是资本,并不具备扩张的特点。理论上,三甲医院早就可以通过医联体模式或者通过资本手段垄断一个地区的所有医疗市场,将什么民营医院和移动医疗拍进泥土中,但是公立医院没有一个这么干的。每一个院长都不想。
这是为什么?大三甲医院甚至没有必要自己辛辛苦苦的建大楼,直接买断所有的医院就可以,然后提高医疗价格。这样挣钱比建大楼、买机器、搞科研要轻松多得多。为什么不干?因为大三甲不是资本,不唯利是图。
大三甲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历史传承文化。公立医院建立多年,老职工很多。不但拥有老专家的技术优势,还传承一种沉稳的气质。我从年轻时走过,知道容易冲动。如果没有当时的老主任对我天天耳提面命,不知会犯多少错误。
大三甲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教学和科研。教学、科研相比临床而言,不挣钱。但教学科研是医疗的一部分,是医疗的“德”,不搞教学科研的医生、不高教学科研的医院就是“德薄福浅”,就无法“厚德载物”。大三甲称得上德高福重。
为什么大三甲给人留下逐利的印象
一是各个方面的需要,所以众口一致,颠倒黑白。政府投入巨大却没有变得更好,需要有一个替罪羊。资本+民营医院不搞垮大三甲,没有发展空间。个别媒体可以通过攻击大三甲获得眼球和广告费、公关费。某些学者不懂医疗,只会照搬国外制度,同时还想成为一派宗师,所以观点极端。医生在大三甲内不受重视,工资待遇低,被各种欺骗性说法所迷惑,蠢蠢欲动,所以跟风一些声音。而百姓呢,只感觉自己花钱多了,只想骂两句,实际上看病却只去大三甲。
二是医疗科技的迅速进步让所有人包括大三甲也措手不及。在过去二十年中,高分辨率的CT、核磁共振、正电子成像设备大发展,同时基因测序、细胞因子检测等手段也大发展,药物器械也大发展。大发展就意味着生产厂家的高利润,就意味着高价格,所以病人总的医疗费用一定是大涨。大三甲之间由于竞争的需求,只求技术先进而很少考虑各自的公共形象。
三是医疗体制的混乱。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分析文章很多,我就不说了。只是想说,体制的混乱,三甲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并不是得利者。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