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 | 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亟待四大配套机制
自十三五规划发布以来,健康中国建设一直是热议的话题。健康中国建设之“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战略,目前来说仅有部分医院高管嗅到十三五的重大战略机遇,仍有大部分的医院高管并未真正认识到新常态下的机遇及导向。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亟待配套机制的出台,督促及保证现代医院建设的实施及落地。
政府仍应唱主角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健康中国建设之“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战略,既是医院的重大建设机遇,更是对医院内涵建设的新要求,是内涵管理机制的革命。台湾长庚医院的成功及传奇,充分证明及凸显了职业化、科学化管理的价值,通过职业化及科学化的管理缔造优秀实现卓越,终结管理低效及混乱的现状。
关于新医改,廖新波厅长说过:如果没有政府督促责任落实,让医院自己革自己命的做法恐怕不会成功。所以,医院现代管理制度建设,内涵管理机制的革命,仅靠医院及部分医院管理者的自觉自发是远远不够的,亟待国家相应配套机制的出台,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督促及保证现代医院建设的实施及落实。由政府领唱主角,构建现代医院建设的基本架构,制定现代医院的标准,制定现代管理制度的标准,分层制定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的标准及要求。并且现代医院的构建,必须首先基于医院高管的职业化,人始终是变革的关键及能动要素,在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的基础上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
修订及纳入医院评审标准
新版《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1)》,用追踪方法学的检查方法,用持续改进的理念,用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的主题,较好的推动了新一轮的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对推动医院持续改进及全面质量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被医院管理者称为“十全大补汤”,可以很好的补漏、补缺,补短、补虚,已经成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管理的有效抓手,更是医院抓内部管理的有力抓手。
将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融入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将现代医院管理标准及考评量化、具体化。比如借鉴欧美MHA或MBA等学历教育培养计划,设计三级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化路径,要求医院高级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化培训,达到相应管理水平,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及医院运营、医院战略等知识技能。中层管理人员接受中级以上管理职业化培训,达到相应管理水平等具体化考评要求。纳入评审标准将是推动现代医院建设积极快速有效的手段,是推进现代医院建设步伐的最佳途径之一。
搭建医院管理职业化培训平台
实现管理系统化的培训离不开平台,离不开培训体系。平台的搭建对于在职医院高管的职业化培训是前提,那么又该如何搭台?给谁搭台呢?
政府构建现代医院建设的基本架构,制定现代医院的标准即是搭台,有了标准即可行动。对具有培训能力的机构放开权限或给予支持即是搭台,对在职业化进程中观望、犹豫的医院给予引导督促即是搭台,允许在职、脱产等多种培训模式的探索即是搭台。政府组建培训机构当然也是一种搭台,形成官办、民营的竞争机制更是一种搭台。
在职业化的理论培训中,实战与实践基地的选择相对更是难得,那么协调管理较好的医院接受观摩、实习就是搭台。
日前,已经有医院管理职业化培训班——医院管理师培训在试水,给予培育关注或许也是搭台。
在不久的将来,医院管理职业化标准出台后,各种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纷纷揭竿而起,此刻给予约束、考核、引导等也是搭台。
逐步从过渡走向纯粹职业化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在医养融合新政研讨暨泰康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启动会上说,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有赖于专业的医院管理人员对医院进行科学管理,当前的医院作坊式管理,医生管理医院的时代该结束了。然而,据2014年《中国医院院长职业培训情况调研》结果报告,目前医院的现状是非职业院长占到2/3以上,职业化院长可以说是奇货可居,管理模式的变迁不是短时间内一刀切的可以实现的,职业化院长是无法在一夜间诞生的。
一段时期内将会是医学专业背景的在职管理人员,经过短期管理知识的系统化培训后上岗职业院长位置,或是相对较长期的进修学习等形式,速成“职业化”成为我国医院迈向管理职业化的重要过渡方式。远期则是我国更多的医学高校开设管理专业课程,从“娃娃”开始培养根红苗正的职业化管理者,逐步实现理想及纯粹的职业化。
尽管理想的职业化院长的道路还较长,但十三五规划的现代医院建设战略,给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医院选拔及聘用院长时一个明确的导向,必须将管理职业化放在首位。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