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年1月15日州七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州委全会精神,按照《中共恩施州委关于制定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特编制《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后文简称《纲要》)。《纲要》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职能职责的行动纲领,是编制专项规划、制定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现实基础与趋势展望
第一节“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恩施州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三州’1战略、推进绿色繁荣”,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始终坚持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坚持“双轮驱动”、产城融合,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十二五”规划各主要指标和任务顺利完成,为“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坚持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资源型新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实现了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州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与“十一五”期末相比,全州生产总值由2010年底的351亿元增加到2015年底的670.8亿元,年均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44亿元增加到726亿元,年均增长24.3%。地方财政总收入由56亿元增加到132亿元,年均增长18.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6.1亿元增加到67.2亿元,年均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32亿元增加到446亿元,年均增长27.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565元增加到22198元,年均增长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956元增加到7969元,年均增长15%,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图1-1:“十二五”恩施州GDP增长情况
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烟叶、茶叶、蔬菜、林果、药材、畜牧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州已建成特色农业基地500多万亩,期内新增150万亩,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烟叶、茶叶、高山蔬菜基地,全国四大魔芋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商品药材基地,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5个,已通过国家认证绿色食品原料基地8个,国家认证有机农业基地4个,全州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突破164万亩,恩施、利川、鹤峰三个县(市)为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县(市),“恩施硒茶”、“思乐”畜产品、“清江源”烟叶、“大山鼎”蔬菜等农业品牌享誉海内外,2015年全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43.9亿元,年均增长5%,粮食总产量167.4万吨,期内每年稳定在160万吨以上。“世界硒都”品牌影响力扩大,富硒产业发展加速,全州富硒产业总产值达到330亿元。以绿色食品、清洁能源、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矿产开发、现代烟草等为支柱的新型工业体系加速形成,规上工业企业达到513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17家(不含烟厂和供电企业),40家企业成为湖北省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实现零的突破,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高,资源型新型工业呈现出总量扩大、效益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75.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75.2亿元,年均增长12.6%。旅游产业成为州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全州4A级及以上景区达到16家,其中5A级景区2家。恩施市、利川市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5个县(市)成为全省旅游强县。游客接待人次由2010年底的1062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底的3700万人次,年均增长28.3%,旅游综合收入由2010年底的51亿元增加到2015年底的250亿元,年均增长37.6%。市场主体得到快速发展,总量突破18万户。高新技术产品从2010年的19个增加到2015年的51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7亿元。“质量兴州”深入实施,中国驰名商标达到4件,湖北名牌产品达到47个。
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宜万铁路、渝利铁路先后建成并开行动车,宜巴高速、恩黔高速、恩来高速相继建成通车。“十二五”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410.6亿元,较“十一五”翻了一番,高速公路里程达442公里,全州8个县(市)有7个县(市)通了高速公路,铁路运营里程达255公里。国省道总里程由1809公里增加到3420公里,恩施港成为全省第20个重要港口,恩施机场完成二期改扩建,完成“通畅工程”7646公里,100%的行政村通了沥青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了客车,基本形成州城到县(市)、县(市)到乡镇“两小时交通圈”和乡镇到村委会“一小时交通圈”。全州县(市)、乡镇总体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州城实施了金桂大道、旗峰大道、火车站片区开发、红旗大桥、连珠大桥、州文化中心、州行政服务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各县(市)一批城市道路、市政设施、城市景观等重大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实施城镇重点项目950个,完成投资590亿元。城镇化率由2010年底的30.5%提高到2015年底的40%。加强生态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综合防治、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深入实施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州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乡镇20个,省级生态村289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
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坚持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狠抓重点领域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各项改革,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突出障碍。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断深化。大力实施“开放活州”战略,坚持真开放、敢开放、全开放的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开放型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实际利用外资由2010年的1584万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3655万美元,年均增长18.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由60.3亿元增加到226亿元,年均增长30.2%;外贸出口由1.1亿美元增加到5.2亿美元,年均增长37%。通过一系列宣传推介,恩施州对外开放形象进一步提升,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坚持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建设工程,教育教学条件连年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3.3%。大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连年提升。实施了以州中心医院、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恩施市中心医院、来凤龙凤医疗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完成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66个,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870个,补充县乡医疗卫生人员1048名,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4%,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单独二胎顺利实施,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州已具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8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1个,州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民族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唐崖土司城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一并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州文化中心、州传媒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恩施女儿会、龙船调、土家摆手舞等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民计民生不断改善。坚持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每年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都在80%以上。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累计完成整村推进村595个、老区重点村195个,扶贫搬迁2万户、8万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6.2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9%。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大幅提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新建保障性住房9.1万套,改造农村危房7.4万户。新增城镇就业20.4万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7万人。
图1-2:“十二五”恩施州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平安恩施建设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以“村医村教进村班子、法律顾问进乡村、农民办事不出村”为抓手的“三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模式在全国推广,全国、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法院检察院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综合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节“十三五”发展环境
(一)面临机遇
“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在曲折分化中缓慢复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着新的增长空间和机会,国际发展环境总体好于“十二五”时期。国内经济进入以新常态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阶段,中央作出“四个全面”2战略布局,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三五”时期,国家继续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标志着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心。
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3等重大战略,以交通、流域、信息为纽带的新区域经济版图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特别是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并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恩施作为内陆地区也步入了开放前沿,有利于在更大区域经济结构中参与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有利于恩施发挥湖北面向西部开放的“桥头堡”作用,构建跨域融合、区域互补、承东启西、南北联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国家加快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摆脱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有利于恩施发挥绿色生态优势,推动科学发展“一步到位”。
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全力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深入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推进清江流域绿色生态经济带加速发展,有利于我州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十三五”时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将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脱贫攻坚,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将向恩施倾斜,有利于恩施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后发赶超、跨越发展,进一步缩小恩施与全省、全国的差距。
(二)面临挑战
在“互联网+”4的时代大潮中,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创新驱动严重不足,在增长动力转换中培育新增长点任务艰巨。全州产业发展结构不优、支柱不强、规模不大、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突出,产业链建设仍然滞后,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任务艰巨。
全州8个县(市)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市),属于典型的全域贫困区,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多,改善和保障民生、让全州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任务艰巨。城镇综合承载力、服务力、竞争力较弱,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贫困地区发展条件亟待改善,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生态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矛盾依然突出,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恩施的任务艰巨。少数干部思想不解放,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仍然存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改进工作作风、提高领导发展能力的任务艰巨。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是恩施州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投资高峰期、改革攻坚期、脱贫决胜期。全州上下要保持战略定力,提振精神区位,树立更高标准,积极认识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1.5系数”5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章“十三五”发展蓝图
第一节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咬定“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放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融入“一元多层次”6战略体系,牢牢把握市场、绿色、民生“三维纲要”,遵循“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总要求,抢抓经济新常态、“互联网+”等新机遇,持续全面推进“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战略的同时,与时俱进推进“依法治州、富民强州”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将恩施州建成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
第二节主要目标
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要求,我州“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有新提升。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力争在全省位居先进行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达到1008亿元(按2015年价格计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达到15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5%,达到76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9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37:4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累计提高2.8个百分点。特色产业链建设水平大幅提高,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增强,建成全国富硒产业发展先行区。
人民生活有新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居民收入逐年稳定增长,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490元,年均增长9%。促进质量兴州向质量强州转变,食品、药品、工业、农产品等重点产品合格率达到96%以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县摘帽、乡出列、村脱贫、户销号”目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综合扶贫改革创新区。
改革开放有新成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内贸流通健康发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直接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年均增长率维持10%以上,建成全国先进自治州创新创业高地。
城乡建设有新面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城镇空间格局明显优化,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显著。到2020年,全州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较2015年底提高7.5个百分点。以智能信息网、综合交通网、水利保障网、新型能源网和地下综合管网为支撑的立体化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建成武陵山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和武陵山商贸物流中心。
生态建设有新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单位GDP能源消耗和单位GDP建设用地持续有效下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6%以上;耕地保有量维持在570万亩以上;县市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建成全国户外运动健身、绿色生态文化与健康休闲养生的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基层治理有新加强。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三位一体”基层治理方式更加完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成果不断巩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覆盖,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实现社会治理制度化、法治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见表2-1:恩施州“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体系)
第三节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不足是制约恩施发展的短板,必须下大力气培育创新文化,让创新之泉充分涌流,让创新之举蔚然成风。
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是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必须解决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同步的问题,形成协调平衡发展新格局,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蹄疾步稳。
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恩施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推进绿色发展,坚决守住生态底线,让恩施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必须立足武陵、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坚持内外联动,全方位全领域扩大开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共享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践行“六民要旨”7,着力改善民计民生,让全州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章打造创新发展的活力恩施
全面推进创新发展,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载体功能完善、创新体制架构健全、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发展格局。
第一节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优化创业创新制度环境、平台环境和文化环境,着力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创业创新高地。
完善创业创新制度。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制定并落实一揽子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人才等政策。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增加节能环保、富硒产业和现代烟草、富硒茶叶、畜牧、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信息、大健康等“七大产业链”关键性共性技术攻关的财政投入,加强应用研究,确保州级财政预算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1.4%以上。拓宽创业创新融投资渠道,加快推进创业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引进和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各类创新投资机构。建立基层创业支撑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大学生科技创业。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力争到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
建设创业创新平台。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大力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州本级建设一个2万平方米的公益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引导示范全州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大力推进世界硒都(恩施)科技创业园建设,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湖北民院、恩施职院等高校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创意)园。加大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到2020年,各级各类创新平台达到40家,其中,省级以上平台达到20家。加强既有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发挥其对企业的科技指导和协作作用。引导支持网商创业等各类基层创业平台建设。支持创业街区建设。
培育创业创新文化。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普服务,继续深入实施“五大重点人群”8科学素质行动,加快推进州、县两级科技馆建设,完善现有科技馆服务和展示功能。将科普创作成果纳入各级政府社会公益类项目的奖励范围。
第二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进一步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围绕七大产业链建设和富硒产业培育,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等,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管理机制,到2020年,市场主体总量年增长10%,总量达到29万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各类创新型企业500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的产业创新体系,带动产业链共同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扶持中小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领域的科技研发、运用。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支持和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围绕七大产业链建设、马铃薯主粮化和硒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建设硒研究国家实验室和一批省(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中介机构等创新载体。州县(市)联动、院地联手,办好湖北省中药材GAP工程中心、恩施硒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积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扶持3-5家以上以专利代理、技术评估、技术咨询、高新技术推广、分析检测等科技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创新服务中介机构。在重点领域加强科研国际国内合作。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推动政府职能由研发管理向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督等创新服务转变。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州级科技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管理、检查验收方式,进一步规范州本级科技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方式。建立实施科技决策咨询制度。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激励机制,探索实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和分红权激励等,支持高等院校在恩施州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完善智力资本股权激励政策;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完善高校院所的科研评价制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本地企业协同合作,建立促进“产学研政金用”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成果转化政策宣传和贯彻落实,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校地”、“校企”、“校产”等产学研结合技术转移活动,积极组织企业以发展生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目标,承接转化州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
第三节推进行政体制创新
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融投资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效能型和创新型政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依法规范和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电子政务。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大机构和职责整合力度,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完善乡(镇)、工业园区等管理体制,逐步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治理权限,理顺工业园区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应减必减、能放则放原则,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的事项一律转移给社会组织,面向基层且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县(市)管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建立统一目录,全面向社会公开,规范简化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清理取消互为前置审批,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集中审批,加强对行政审批全过程监管。一般不再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实现各部门的规划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管理,完善行政审批管理和服务平台。深化融投资体制改革。立足各县(市)产业发展实际,探索编制企业投资“负面清单”,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建立新型项目审批核准制度,完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施企业投资备案、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安全生产、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手续同步并联办理。研究和推动设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投资体系,创新运用PPP模式9,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租赁经营、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和运营。完善政府投资集中事后监管和社会监督机制。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等重点,争取中央、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严格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征询部门、专家和人大代表意见的机制。完善预算公开制度和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机制,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第三方绩效评价改革。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落实单位财务管理主体责任。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理顺和规范县(市)与乡(镇)财政体制,完善财政专管员制度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强财政资金结转结余管理。进一步理顺国税、地税及其他部门的税费征管职责划分,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收共治格局,到2020年,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税收征管体制,确保税收职能作用有效发挥,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第四节推进经济体制创新
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要素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优化市场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支持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创新纳税服务机制,全面推行税收规范化建设、税收信息系统建设、办税便利化改革,建立健全服务合作常态化、促进诚信纳税、纳税服务投诉等机制,不折不扣地落实西部大开发、民族区域自治等税收优惠政策,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法治环境。
推动要素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管理市场化改革。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妥推进林权流转、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配套改革。破除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培育壮大金融市场主体,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地方新型金融机构规范发展。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航运交易、水权交易等新兴要素市场建设。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逐步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稳步推进水、电、气等能源价格差别化改革。建设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信息、评标专家库、投标企业诚信数据库等资源的州、县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推进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创新。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有序推广“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四证一章联办”机制和“先照后证”制度,全面落实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市场主体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创新监管机制和方式,健全跨部门跨地区执法联动机制,推广随机抽查监管,推进智能化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健全社会化监管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第五节推进社会体制创新
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创新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为核心,全力推进“信用恩施”建设。强化政务诚信体系建设,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制度,大力提升政府公信力。改善市场信用环境,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实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及个人“黑名单”、强制退出等制度;加大对守信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行业组织开展诚信自律等行业信用建设。加强信用代码数据库和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信用信息的合法公开。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防范和信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大力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鼓励购买和使用第三方信用服务,逐步建立公共和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互为补充、信用信息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相辅相成的信用服务组织体系。全面提升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深化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综合扶贫改革、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创新社会公共服务体制。推进社会力量参与事务性管理服务。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机构、教育集团、养老机构、公共文化场馆等,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推动社会力量办医、民办养老、民办教育、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民办环境服务公司等取得较大发展。
第四章培育特色新型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产业链建设,推进三次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恩施产业核心竞争力,基本形成以生态文化旅游、绿色富硒产业和信息产业为战略性主导产业,以清洁能源、现代烟草、新型建材等现代工业为支柱,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促进服务业突破发展
积极发展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业和符合区域产业转型要求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
(一)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大健康产业和房地产业,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和效益,促进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1、生态文化旅游业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以旅游产业化、产业旅游化为方向,创新发展理念,深化旅游业改革发展,推进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四千工程”10,不断激发“旅游+”11的整合力、提升力和拉动力,着力构建以生态旅游观光为基础、休闲度假和健康养生为主导、民族文化为灵魂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把恩施州打造成为武陵山旅游圈中的核心板块、承接湘鄂渝黔旅游的枢纽、中国长江旅游带上的明珠,以及全国户外运动健身、绿色生态文化与健康休闲养生的知名旅游目的地,建成武陵山区最具示范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的旅游强州。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75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亿元。
拓展旅游开发新空间。大力实施旅游提升工程,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努力形成以“一个中心、两大板块、十大旅游功能区、十大核心景区、十个旅游度假区”为骨架的旅游空间布局。
专栏4-1: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发挥州城地理区位优势、交通网络优势、经济综合优势和旅游产业优势,巩固和强化其旅游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使之成为带动全州、支撑鄂西南、辐射武陵地区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
两大旅游板块:北线旅游板块包括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以独特的地质奇观及清江山水为依托,加快完善城市功能特别是旅游接待和公共服务功能,尽快形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南线旅游板块包括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以土苗风情、生态文化为载体,大力整合绿色生态和人文资源,加快开发和提升一批特色旅游项目,以点带面,滚动发展,打造具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旅游板块。
十大旅游功能区: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奇观旅游区、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坪坝营—白岩山休闲养生旅游区、清江山水旅游区、酉水(白水)河土家风情文化旅游区、齐岳山—佛宝山避暑休闲旅游区、唐崖河—庆阳街土苗侗羌风情旅游区、建始直立人—古道文化体验区、诗画溇水文化旅游区、高山乡镇天然富硒养生体验旅游区。
十大核心景区:恩施大峡谷、腾龙洞、神农溪、坪坝营、三城景区(土司城、女儿城、施南古城)、恩施大清江(含野三河、石门河)、唐崖河(含唐崖土司城址、伍家台、狮子关)、佛宝山(含大水井)、仙佛寺(含彭家寨)、董家河(含五龙山、屏山)
五条旅游环线:依托长江、清江打造“两江”经典旅游线;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和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咸丰坪坝营、建始石门河等打造自然(文化)遗产旅游线;依托鹤峰、来凤、宣恩等地民族风情浓郁的优势打造民族风情旅游线;依托巴东、鹤峰等革命老区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线;依托丰富的硒资源和‘世界硒都’品牌,搞好“硒游记”旅游营销,围绕硒资源分布,串联相关景区,配套旅游交通,打造硒养生旅游线。
十个旅游度假区: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禀赋、舒适的气候条件,抢抓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认定的重大政策机遇,强力推进恩施大清江、巴东野三关、建始小西湖、恩施大峡谷女儿湖、利川团堡宜影古镇、利川苏马荡、咸丰坪坝营、宣恩七姊妹山、来凤三胡、鹤峰大路坪等旅游度假区创建认定。
开发旅游新产品。充分彰显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和恩施大峡谷、神农溪等全国5A级景区品牌价值,开发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到2020年,4A级以上景区达到28家以上,其中5A级景区5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达到2家。做精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做强恩施山水地质观光旅游产品;做特土苗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产品;做优精品农家乐、体验式休闲农庄、农业科技示范园、民俗村落等乡村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以坪坝营、星斗山、七姊妹山等天然氧吧为依托的高山避暑、养生保健等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漂流、登山、自驾车旅行、定向越野等探险性体育旅游产品。
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和水平,强化智能化旅游服务建设,到2020年,全州旅游饭店床位数达到8万张,其中州城达到5万张以上,新增8家四星级以上饭店,各县(市)规划建设一批休闲农庄。开发商务型酒店、会议型酒店、乡村民宿、露营地等满足不同类型需求的旅游住宿设施。推动“畅通旅游”工程建设,建成“千公里生态旅游公路”,实施“国省道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建设连通各核心景区的旅游公路,实现全州旅游交通与周边和骨干客源地城市无缝对接。到2020年,实现现有4A级以上景区(含创4A景区)与该区域骨架公路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旅游大巴车辆达800台以上,争取开设恩施至省内外重要旅游城市客运专列,建设恩施铁路旅游接待中心。
开拓客源新市场。按照全面发展国内旅游、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思路,推进旅游产品集成化、旅游营销智慧化和旅游宣传多样化,拓展国内外市场。针对不同客源市场,开展精准营销。大力开展活动营销,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坚持在本地营造热点,在外推介亮点,定期在重要客源地城市举办现场推介促销活动。积极推进广告营销,充分利用铁路和航空纸质媒体、重要客源地的平面广告媒体等,投放旅游形象广告,扩大宣传面。充分开展网络营销,利用旅游专业网站和社交网站等新媒体,强化线上线下营销。
完善开发管理新机制。推动和建立旅游联合执法机制,推动旅游业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充分利用区域现有融投资平台,搭建旅游业金融支持平台,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明确企业为市场开发主体,按照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原则,培育、壮大一批旅游企业和优质旅行社,到2020年,新增1~2家省内知名大型旅游集团,全省“百强”旅行社达到10家以上。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旅游集团,参与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开发。理顺旅游开发与乡(镇)、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共享分配机制。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强行业创建、县(市)创强、饭店创星等创建活动。
2、商贸服务业
积极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完善商业业态结构,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现代的现代商贸体系,力争到2020年建成1个“百亿商圈”和8个“亿元市场”。
优化商贸发展格局。从居民消费和旅游消费两大需求出发,加强规划引领,完善商业网点结构。健全“州城中心商圈-县(市)商业特色街-乡(镇)商业点”三级商贸体系,形成一批城市(县城)商业中心,扶持发展一批专业、特色街区(步行街)和中心镇商业中心,引导发展一般乡(镇)商业和社区(农村新社区)商业,改造提升一批特色专业市场、旅游产品市场。依托硒资源优势及我州在武陵山的发展优势,推动建设全国富硒产品交易中心、全国硒茶交易中心、武陵山电商产业园和武陵山电子商务中心。
推动商贸服务现代化。引导商贸企业走品牌化、特色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商业体验服务、移动网络销售等新业态。提升城乡商业服务档次和功能,完善百货店、仓储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现代零售业态体系,探索推进城市综合体、奥特莱斯等建设。完善城乡便民商业设施,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支持硒产品营销网络建设。
完善农村商贸体系。积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12、“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工程”、“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程”、“‘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宽带乡村”试点工程等,引导城市商业向农村延伸和辐射。鼓励农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市设立农产品展销中心、农产品直销店等;改造和新建农产品集散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中药材批发市场、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加快农村电商发展,着力开展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
3、大健康产业
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链,充分发挥恩施资源禀赋优势,发展以富硒有机农产品为支撑的保健食品,以民族医药、中医药为支撑的医药产品,以攀岩、越野等户外运动健身为支撑的康体运动,以良好生态和原生态民族文化为支撑的养生休闲及健康养老,以“治未病”、医养结合理念为支撑的医疗健康服务,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的健康管理等全体系的健康产业,创建健康恩施。
4、房地产业
深入挖掘恩施资源环境潜在优势,改善人居环境,打响“仙居恩施”品牌。扩大有效需求,化解房地产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提升居住社区品质,打造一批生态宜居示范镇、示范村和示范社区。积极引导旅游地产、健康业地产、文化创意地产等新业态发展。
5、其他生活性服务业
稳步推进居民和家庭服务、养老服务、体育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教育培训等其他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倡导崇尚绿色环保、讲求质量品质、注重文化内涵的生活消费理念。
(二)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
坚持“市场主导、突出重点、创新驱动、集聚发展”,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电子商务、商务服务业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现代物流业
针对产业基地型和城乡配送型两种物流需求,优化物流格局、加快企业培育、搭建产业平台,推进恩施铁路物流港建设,把恩施建成武陵山商贸物流中心。加强统筹规划,依托机场、车站、港口码头等交通枢纽,完善现代物流设施布局,构建“一核三心多节点”的物流网络体系。着力提升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多式联运运输网络,推进公路甩挂运输,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实施“产业物流提升”工程和“城乡配送物流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冷链物流网络,建成武陵山富硒产品集散中心;加快资源型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通道建设;加强城乡物流配送网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存储、转运、停靠、卸货等基础设施;加强城市配送车辆标准化、标识化管理,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积极发展现代邮政业,实现村村建邮站、村村通快递。
专栏4-2:现代物流业重大工程
现代物流网络工程:依托恩施市综合交通区位优势,建设恩施核心物流集聚区;建设利川、来凤、巴东三个县城为核心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依托各县城、中心镇公路客货运站场建设一批物流配送节点。加快建设县(市)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和各类专业市场,加强农村公路网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农村物流。
物流设施提升工程:建成恩施好又多华硒物流园、铁路物流园、利川交通物流园、来凤县龙凤物流园、巴东江北物流园、宣恩椒园物流园、鹤峰太平物流园,加快建设恩施松树坪物流园,进一步完善恩施货运中心站公铁联运设施。
物流企业培育工程:做强做大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规范社会化物流发展,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扩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培育5家左右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引进2-3家大型物流企业。
智慧物流工程:探索建立恩施州区域性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并逐步与银行、保险、税务、工商、海关、检验检疫等信息系统联网,提高物流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鼓励州域内和行业内的物流平台信息共享,实现互联互通。到2020年,建设一批智慧物流示范企业,建成1-2个智慧物流示范园区。
2、金融服务业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5亿元,保持信贷投放总量稳步增长。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完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银行、保险、证券、担保、典当等传统金融业态发展,有序发展融资租赁、私募股权、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深化银行业组织体系建设,加大对省内外知名银行业分支机构引进力度。合理发展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保险业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扩大旅游保险、农业保险范围。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继续实施小微企业“三个不低于”13工程。扶持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保险机构,培育金融中介机构,做大做强州县两级政府融资担保平台,促进银企合作,改善信用环境,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支持恩施州硒资源国际交易市场建设。加强全方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继续推进保险支农,扩大“三农”保险覆盖面。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使用农户信用信息和评级报告。加快推进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抵押贷款试点。不断创新涉农金融产品,提升涉农金融服务水平,继续实施“审批+培植”信贷服务模式。鼓励乡(镇)金融机构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建设推广金融服务网格化战略,完善金融服务网格化信息平台。推广“政银保”合作模式,加快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
3、电子商务产业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大型重点企业为龙头,通过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等,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价值链。加强政策扶持,打造区域性、行业性电商平台,重点培育涉农电子商务平台,推进恩施市云电商产业园建设,支持电商企业“走出去”。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现代物流建设,完善结算清算信息系统,注重与国际接轨,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电子商务应用普及。加快构建由县级电商运营中心、乡镇电商服务中心、村级电商服务站组成的三级农村电商经营服务体系。推进来凤县、鹤峰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国试点和恩施市省级试点建设,推广巴东信息赶集模式。推进电子商务示范乡镇、示范园区建设。
4、商务服务业
大力发展广告、会计、会展、咨询等商务服务业。引进一批商务中介服务机构,大力提升成果转化、人才中介、创业辅导、贸易指导等服务水平。以楼宇经济为载体,促进商务服务业集聚发展。
5、其他生产性服务业
适应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软件与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服务外包、检验检测认证等其他生产性服务业。
(三)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加快推进服务业领域改革,允许社会资本平等进入各类服务业领域。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贯彻落实鼓励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在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国家、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创建,鼓励服务业集聚平台建设。开展重点服务业企业品牌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
第二节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依托六大特色支柱产业,以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为基础,以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为重点,全面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力争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
(一)巩固提升支柱产业
按照“上规模、提效率、增价值”原则,重点对食品、烟草、能源、矿产、建材、医药等6个传统优势工业实施改造升级。大力推进服务型制造业发展,鼓励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由主要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并重转变。力争到2020年,六大支柱行业规模优势更加明显,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产业附加值逐渐增大。
食品工业。进一步巩固食品工业主导地位,促进产业创新、集聚发展,发挥品牌效应。完善企业准入条件,加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标准化建设。提升食品工业科技发展水平,加强行业性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信息化升级,加快发展富硒绿色食品工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争取新增2-3个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现代食品工业园区,加强企业专业分工协作,整合品牌、市场、技术等资源。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引进一批特色品牌。
烟草工业。以湖北中烟恩施卷烟厂为龙头,带动烟叶打叶复烤、卷烟盘纸、卷烟包装等配套产业发展。巩固提升“清江源”品牌知名度,实施GAP/142烟叶标准化建设。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清江源”烟草科技园建设为载体,培育一批特色优质烟叶基地,培养一支高水平技术创新队伍。实施产能扩张和技术改造工程,实现卷烟生产和打叶复烤产量双提升,力争卷烟均箱产值达1.5万元以上,打叶复烤生产线年加工能力200万担以上。
能源工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链,加速推进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能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及其他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项目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电,建成华中地区最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清洁能源总产值达到165亿元,水电总装机达到500万千瓦,风电装机突破12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5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30万千瓦。推进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到2020年实现天然气相关产业产值达到32亿元。
专栏4-3:恩施州“十三五”清洁能源重大工程
水电:力争恩施姚家平水电站重组成功、利川峡口塘水电站开工建设;力争鹤峰江坪河、淋溪河水电站建成投产;有序推进并整合一批小水电;改造、增容一批年代久远、设备老化的小水电站。
风电:完成全州风力资源调查;积极推进湖北能源、三峡新能源、中广核风电公司等大力开发我州风电场,完成鹤峰、咸丰、恩施、利川、巴东等县(市)测风评估报告,开工新建一批风电项目。
天然气:实现全州县城天然气利用全覆盖并逐步向条件成熟的乡镇扩展;完成恩施、利川、宣恩、咸丰等县(市)天然气城市管网改造;建成几条省、州级支线天然气管道,合理配置天然气气源指标。
页岩气项目:力促华电湖北页岩气公司在恩施成立页岩气公司,力争实现工业化开采;引进中石化江汉油田、湖北能源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在我州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
矿产工业。做好资源勘探,合理开发利用煤矿、石煤、磷矿、石膏、高岭土、大理石、方解石等非金属矿产,全面提升矿产资源管理能力。发展绿色矿业,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建立健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责任机制,加强矿产资源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改变粗放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延伸矿业产业链条,发展高岭土、铁矿、陶土等精深加工业,提高矿产开发附加值。推进优质煤炭、石煤发电综合利用等符合国家开采规模要求的项目建设。
建材工业。推进建材工业调整转型,促进新型建筑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防水、优质、美观等复合功能方向发展,积极发展绿色高分子墙体材料等环保建材。大力推进旋窑等量替换立窑工程,优化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规划布局。支持水泥企业以技术、管理、资源、资本、品牌为纽带,加快联合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改造。推动石材加工技术装备与关键工艺突破,加快石材文化创意设计和定制产品研发能力建设,支持利川、咸丰石材开发与综合利用项目。
医药工业。推动药化企业安全、集聚、绿色发展。重点发展现代生物制药,加快中药、功能保健食品等医药健康产品研发生产;培育和引进一批上规模的医药企业,推进制药企业GMP改造和中药材GAP基地建设。
(二)整合提升工业园区
按照“突出规划引领、空间整合、功能配套、产城融合”的要求,加快推进全州工业园区(开发区)整合提升。
明确准入条件。各县(市)根据自身主体功能区划导向,明确工业投资项目在生态、环境、投资强度、容积率、节能减排等方面入园条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产业发展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高排放企业入驻,原则上不得引进排放含有一类污染物的企业入驻。大力推进园区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工程,推动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全面落实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加强园区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开发区)服务平台和产业平台建设。搭建企业服务平台,提升项目申报、企业认定、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知识产权、外贸服务等综合服务水平。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开发区标准厂房,尤其是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出台政策扶持多层标准厂房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经营,到2020年,建成标准厂房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适时拓展工业园区(开发区)居住、商贸等配套功能。
优化发展空间。加强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合理拓展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空间,促进地域接近、功能类似工业园区整合发展。全面提升配套水平和发展层次。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开发区)集中,严格控制园区外的工业用地,形成产业定位准确、分工合作有序的产业布局。
创新管理机制。鼓励和探索跨国跨省跨州联合开发、委托战略投资者和跨国公司成片开发、共建产业园等多元开发新机制,通过直管、托管和一区多园管理等方式合作建设园区、做强园区,把园区(开发区)与城区特别是新城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工业园区招商机制,制定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园区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进一步理顺工业园区(开发区)管理体制,探索推进开发区经济管理权和必要的社会事务管理权下放,与上级政府、部门做好权责对接。健全完善工业园区(开发区)政策法规体系,切实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投资者信心。
(三)加强品牌质量建设
坚持“质量强州”,从标准体系、质量检测、质量分级、社会共治等方面综合施策,打造一大批具有较强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品牌。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普及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建设和完善一批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公共服务平台。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制。开展质量安全整治提升行动。建立企业、行政和司法三位一体的品牌保护体系。到2020年,名牌产品企业对全州工业总产值贡献率达30%以上,商标注册总量年均增长10%以上,商标总数达到7000件。
(四)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围绕六大支柱产业,着力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推进和提升目前基础较好、优势突出、支撑作用明显的现代烟草、新型建材、生物医药、中药材精深加工、茶叶精深加工、魔芋精深加工、特色蔬菜精深加工、畜禽、风电等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发展硅矿开发、林特产品制造、页岩气产业、天然气产业、粮食精深加工及特色食品开发、设备制造及电子仪器仪表装配、特色饮料(酒)系列等产业集群。
第三节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突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产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和服务体系。到2020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稳定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形成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做强做优烟叶、茶叶、特色蔬菜、林果、药材、畜牧、魔芋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花卉苗木、野生畜养、木本油料、生漆等林业产业,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大力推进现代烟草、富硒茶叶和畜牧产业链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功能农业和循环农业,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型业态。
专栏4-4:恩施州特色优势农业发展重点
烟叶:主动适应烟草产业发展新常态,围绕“稳规模、上质量、促增收”,加大“三个基本”(基本烟区、基本烟田、基本烟农)建设力度,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推进烟草产业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打造全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区和现代烟草加工基地。到2020年,全州烟叶种植规模恢复发展到50万亩左右,其中烤烟43万亩左右,白肋烟6.6万亩左右,雪茄烟0.4万亩左右,烟草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茶叶:以提升茶叶价值链为核心,按照“品牌引领、抱团发展”理念,坚持“母子商标、双牌经营”模式,打造“恩施硒茶”知名品牌。突出产品特色,优化区域布局,拓展茶叶功能,着力建设“八块、六区、四线”。壮大新型主体、做优产业基地、提升加工水平、搞活市场流通、推进融合发展,促进茶叶大州向茶叶强州转变。到2020年,全州茶叶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
特色蔬菜:以发展“生态、特优、高效”蔬菜产业为核心,加强高山蔬菜、地方特种菜、山野菜、城郊设施蔬菜、食用菌等开发,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强化“菜篮子”工程建设落实力度,科学推进设施菜园、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大山鼎”高山蔬菜公共品牌整合和打造。到2020年,全州蔬菜种植规模达到200万亩,蔬菜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林果:加强柑橘、橙类、柚类、黄金梨及小水果(猕猴桃、葡萄、李等)等特色水果基地和核桃、板栗等干果基地建设,推进巴东甜橙带、酉水流域柑橘白柚带、清江流域宽皮柑桔带等建设,重点打造“巴东脐橙”、“贡水白柚”、“咸丰响壳李”、“关口葡萄”等林果品牌,科学推进精品果园、观光果园和家庭农场建设。到2020年,林果规模150万亩(水果基地80万亩,干果基地70万亩),林果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药材:按照“三个带区、四个品类、三个重点”进行布局,加强紫油厚朴、杜仲等木本药材及党参、黄连等草本药材特色基地建设。加强“利川黄连”、“恩施紫油厚朴”、“建始贝母”、“巴东独活”、“巴东玄参”、“咸丰白术”等知名品牌打造。建设一批GAP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着力科学推进恩施市中药材产业园、华中生态观光药业综合示范区中药材基地、武陵山中药材科学观测试验站等项目建设,促进中药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到2020年,道地药材种植规模达到100万亩,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畜牧:以“一县(市)两区”(畜牧强县〈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四级联创”为载体,重点加强恩施黑猪、恩施黄牛、景阳鸡、恩施麻鸭、恩施马头山羊、巴东红三叶等优良地方畜禽和牧草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健全、完善畜禽良种繁育、饲料加工与供应、畜禽屠宰及产品加工、品牌创建与市场营销、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模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与服务、统计监测等畜牧业生产发展基础体系;推广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生态家庭牧场模式,发展富硒、生态、特色、优质、高效畜牧业。以猪禽提质、牛羊增量、龙头做大、特色做强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到2020年,全州畜牧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马铃薯: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求,大力推进主粮化。依托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开展恩施特色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栽培、植保及脱毒种薯产业开发。着力培育马铃薯薯粒、薯泥、面条、馒头等主食加工龙头企业和马铃薯深加工企业,打造“恩施富硒土豆”品牌。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规模发展到200万亩,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努力建设湖北马铃薯制种基地。
魔芋:坚持“扩大面积、突出加工、延伸链条”发展思路,加强新品种引进、改良和标准化种子基地建设,稳步扩大标准化商品魔芋基地,大力发展魔芋精深加工,打造魔芋产业集群。到2020年,全州魔芋种植规模达到50万亩,魔芋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施“主体提升”工程,积极引导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联合、重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村经纪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快建立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基础、农产品直销店和超市连锁店为补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着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继续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到2020年,全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到1.5万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65:1。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物质装备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综合水平在规划期末达到50%以上。推进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建设一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设施农业园区,高效设施蔬菜面积比重达到4%。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系统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和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到202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坚持产管结合,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由监管向治理转变,建立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畜禽水产标准化示范场、农产品出口标准化基地创建,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完善机构,健全队伍,强化装备,提升农业执法能力。产管结合,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由监管向治理转变,全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确保产业安全、产品安全和“舌尖上的安全”。深入实施“一县一标”品牌培育工程。
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服务强农”工程,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乡(镇)(区域性)基层农业综合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农业公益性服务。支持具备服务能力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等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建成覆盖州、县(市)、乡(镇)、村四级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加强农业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继续扩大“茶商通”、“助保贷”、“畜牧贷”、“善融贷”、“邮储农业贷”等服务范围;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第四节培育新兴战略产业
抢抓《中国制造二〇二五》、“互联网+”等发展机遇,大力扶持绿色富硒产业,深度发展信息产业,努力培育旅游商品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力争从新兴产业中培育一批主导产业,促进产业更新,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一)绿色富硒产业
深度开发硒资源,构建硒产业体系,争取把绿色富硒产业打造成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全面提升硒产业的发展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达到700亿元。
夯实硒产业基础。大力推进“金土地”工程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全面深入开展富硒岩石、土壤、水体、聚硒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硒含量普查,弄清硒资源分布,制作硒资源分布图,圈定硒产业基地范围。开展富硒绿色食品认证、富硒有机食品认证、富硒产品原产地认证等,打造一批富硒产业基地示范乡(镇)、示范村。到2020年,建设硒功能农业示范基地200万亩,创建硒畜禽水产养殖示范乡(镇)30个。
培育硒产业主体。大力发展和培育富硒产品营销和加工企业,争取每个县(市)培育2-3家富硒产业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兼并重组和联合入股等方式做大做强。加快富硒产品产业园建设,推进富硒龙头企业向园区聚集;积极扶持富硒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动硒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富硒企业发展;推动富硒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大力扶持富硒产品出口企业发展。争取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一、二线城市设立恩施硒产品营销店。
强化硒科技支撑。围绕硒功能产品精深加工与开发、标准体系建设、硒与人体健康基础性研究,积极开展硒科研,打造科研平台。以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为龙头,整合州内人才与设备资源,建立富硒产品科技服务平台,努力建设省级、国家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加强与国内外硒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与武汉轻工大学合作办好恩施绿色富硒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院,提升富硒食品基础性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以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为依托,引导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加快相关行业、企业标准制定,适时上升为省级、国家级标准,掌握标准话语权。依托州硒与人体健康研究所、州民大医院、州疾控中心等医疗单位,开展人体血(发)硒含量、硒与人体健康、硒与人均寿命等研究,助推硒产业发展。
加强硒品牌建设。提升全州硒产品企业的质量和品牌意识,积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自主品牌,加大“三品一标”的申报和保护力度,到2020年,培育硒产品商标200件。支持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和缺硒地区开设“硒博汇”硒产品专卖店。强化品牌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建立“世界硒都”、“恩施硒谷”、“恩施硒茶”、“恩施硒土豆”等硒公共品牌管理制度,实行品牌使用准入制。争取率先建成“恩施硒资源国际交易中心”。做大做强中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等产业发展平台,争取把中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上升为省级层面主办展会。
推进“硒+X”发展。按照“硒+X”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富硒资源与现代农业、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养生养老、电子商务、商贸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富硒农业精品园、富硒农业基地、绿色富硒产品、富硒养生旅游产品(度假村)等。充分利用“互联网+”,鼓励农民、企业家开发富硒产品网络零售业务,推进区域性富硒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贸易模式创新,将O2O、移动社交等网络商业模式融入中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等硒产业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硒博会”。
(二)信息产业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链,把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大力推进恩施—龙凤信息产业园建设,打造成为恩施信息产业发展龙头。在县(市)工业园区预留信息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一核心、七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引进有上级政策鼓励、产业项目资金支持的国内外信息企业入园发展,到2020年,龙凤信息产业园入园企业达10家以上,其他县(市)信息企业达到15家。
突破核心重点领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积极培育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产业,探索发展数字加工处理产业,到2020年,信息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拓展太阳能电池、LED为主要产品的新型电子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和消费电子等方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数据服务、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系统运维等领域。加大对云服务、大数据企业的培育支持,打造全州基础数据中心、政府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社会服务应用支撑平台。探索发展数字动漫、游戏、数字影音等数字加工处理行业,推进恩施数字旅游体验馆等信息化景区建设。
培育“互联网+”经济。充分发挥信息化和“互联网+”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分享经济,以“互联网+”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推动畜牧、烟草、茶叶、清洁能源、旅游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获得新的核心竞争力,加速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互联网+”时代新经济、新业态与新动力。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保障网络产品、网络运行、网络数据、网络信息安全。加强无线电管理,优化频率资源配置,提升无线电安全保障水平。
推进“智慧恩施”14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推进“智慧恩施”建设。以龙凤新区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995”十户联防15、农业农村信息项目等建设,并逐步在全州范围内推广应用。全面提高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建设应用水平,大力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产业和智慧民生”四大智慧行动。
专栏4-5:恩施州四大智慧行动
“智慧政务”行动:建成覆盖州、市县、乡(镇)三级、连接各政务单位的电子政务内外网,基本形成基于统一电子政务外网、政务数据中心、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公共平台的政务信息化应用体系。建成全州统一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息及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覆盖社区和乡村的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党政内部信息共享门户。市县级以上政务部门主要业务基本实现电子政务覆盖。
“智慧商务”行动:引进国内电商龙头企业建设涵盖在线商机、在线交易、政府服务的综合商务应用平台,建立覆盖全州、内容齐全的企业和商品信息库。积极搭建面对农村的商品购销渠道。培育1-2个全国领先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区域化特色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基本建成。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业等新型信息化领域产业发展壮大。
“智慧产业”行动:以建设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示范企业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工业、农业、旅游、物流、餐饮、服务业等各产业领域的信息技术推广和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提升生产工艺、优化企业管理、掌握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产业的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智慧民生”行动:电子健康档案覆盖所有城镇居民,公共卫生医疗信息化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全州90%医院应用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一卡通用户普及率达90%以上。形成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社会保险和劳动保障达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普及到行政村,建成统一的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与政府主要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三)节能环保产业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加强对节能环保产业政策扶持和标准驱动,鼓励节能环保核心技术的引进,支持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改造。重点培育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新装备和产品制造。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提高资源产出率。创新发展模式,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业。发挥政府带动作用,引领社会资金投入节能技术改造、污染治理重大工程、园区循环化改造、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建筑行动等节能环保工程建设。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扩大节能产品、环保产品及再生产品、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等市场消费需求。
(四)旅游商品制造
促进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着力开发一批具有恩施特色与个性的旅游商品。重点扶持开发土家西兰卡普、宝石花漆筷、富硒茶叶等特色旅游商品。加大对旅游商品的研发力度,加强本土传统工艺品的保护开发,鼓励本土手工艺者、传统艺术家参与旅游创业。推进旅游商品市场、特色旅游商品街区、旅游商品创意园区等建设。培育形成生产基地—生产企业—民间作坊分层互补的旅游商品生产体系。
(五)新材料产业
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需求,以加快材料工业升级换代为主攻方向,以提高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推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作用强的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重点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能源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新材料制造领域,延伸传统工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六)通用航空产业
抢抓湖北低空开放试点省份先行先试机遇,科学规划,加快发展通用航空,重点培育通用航空在航空旅游、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私人飞行等领域的应用,发展临空经济,推进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1-3家通用机场。
第五章完善基础设施立体化网络
按照优化空间格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服务群众生活的要求,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立体网络完善和提升,优化恩施区域发展“硬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打造智能信息网
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快信息技术设施升级,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安全可靠、功能完善、高速便捷的城乡信息网络。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目标,加快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建设。大力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工程。推进宽带网络建设,实施光纤入户改造工程,到2020年,全州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500G,8个县(市)城镇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以上,企业用户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以上。光纤到户覆盖率达到100%。解决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难题,重点扩大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8个县(市)主城区、集镇、人口聚集区、重要交通道路、州内各星级景区的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的全覆盖。实施无线城市建设工程,扩大WLAN无线热点覆盖范围,每个县(市)主城区公益无线上网点达到8个以上。构建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村村响”、“户户通”、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电视+”等工程。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宽带乡村”示范工程,提高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覆盖水平和接入能力,加快农村地区宽带应用推广普及。实现行政村光纤全覆盖、40%农户通宽带,力争“农民办事不出村”、“网格化管理”网点和重点景区实现WLAN无线热点全覆盖;到2020年,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M以上。建成“全州统筹、四务合一、三屏互动16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完善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和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走在武陵山区前列。
第二节完善综合交通网
充分发挥交通先导作用,全面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建设,把恩施建成武陵山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到2020年,形成恩施连接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经济区、关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4小时交通圈”,州城至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交通圈”,州城至县市城区及县城至乡镇“2小时交通圈”,乡镇至行政村“1小时交通圈”和连接核心景区“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圈”。
铁路。构筑高效铁路大通道,完善铁路网布局,到规划期末,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80公里,“七干两支”17铁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大力推进黔张常铁路、郑万铁路、腾龙洞至大峡谷旅游观光铁路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郑万铁路宜巴联络线建设;加快推进安恩张铁路、昭黔恩铁路前期工作;适时开展恩施市城市旅游观光轻轨、宜万铁路恩施段扩容升级的前期论证。谋划一条穿越恩施主城区的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完善高速公路大通道,以“两纵三横两联”18高速公路骨架为重点,续建利万、建恩、宣鹤高速,开工来咸、建始陇里至鄂渝界、鹤峰至五峰高速,实现“县县通高速”。积极争取将利咸高速纳入省“十三五”中期调整计划并开工,争取将巴东至张家界高速纳入省级以上规划。
国省道。完善国省干线骨架网,加快“十一纵、十一横、十一联”19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重点对G242、G351、G348等800公里以上新增国省道实施提档升级,实现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占比达85%以上,高等级路面铺装率达到90%,实现所有县市通国道、全部乡镇通国省道二级公路。
农村公路。完善农村公路循环网,以精准扶贫路建设为重点,力争实现撤并行政村100%通沥青水泥路、规模以上自然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0%通沥青水泥路、农村窄路面公路100%拓宽改造、村级以上农村公路100%配套安保设施、四类以上危桥100%改造。
航空港。拓展快捷航空大通道,开展许家坪机场迁建工程前期研究论证和对外航线扩增研究,积极争取国际旅游包机。完善通用航空规划布局,建成1-3个通用机场,结合各县(市)发展需求,科学布局、建设直升机停机坪。进一步扩大民航运输服务半径和覆盖范围。
港口及水运设施。完善内河航道畅通网,以长江、清江为骨架,以巴东港、恩施港为节点,提升航道等级,完善港口设施,拓展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干支结合、水陆联运、功能完善的内河航运体系。
综合运输枢纽。实施“枢纽中心”建设工程,以恩施综合运输枢纽为中心,利川、巴东和来凤运输枢纽为副中心,建始、宣恩、咸丰和鹤峰运输枢纽为支点,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为节点,完善“一主三副多点”布局,统筹城乡、区域交通发展,推动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努力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对接”。
专栏5-1:恩施州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
铁路。建成黔张常铁路,腾龙洞至大峡谷旅游观光铁路,开工建设郑万铁路,继续推进安张衡铁路、昭黔恩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郑万铁路宜巴联络线建设,推动郑贵高铁(郑州—巴东—恩施—贵阳)、恩施市城市旅游观光轻轨、宜万铁路恩施段扩容升级的前期论证。
高速公路。续建利万、建恩、宣鹤3条170公里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来凤至咸丰、建始陇里至鄂渝界、鹤峰至五峰3条94公里高速公路,利川至咸丰高速公路80公里争取开工建设。
国省道。实施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800公里,重点对G242、G351、G348等国省道断头路、出口路、通乡省道以及路网结构改善等重点项目实施提档升级。
农村公路。建设精准扶贫公路,重点实施撤并村通畅工程、自然村通畅工程、资源旅游路、县乡产业路、精准扶贫产业路、窄路面加宽、安保工程、农村公路桥梁以及危桥改造等项目。
航空。谋划许家坪机场异地搬迁和通用机场建设。
水运。新建长江三峡库区湖北省支流(沿渡河、小溪河)航道工程,实施恩施港汾水港区、景阳港区、龙王河港区等9个码头建设工程;启动清江航电枢纽、清江水布垭升船机工程前期论证。
交通枢纽。续建恩施客运中心站、恩施货运中心站、利川客运中心站、利川市交通物流园、建始红岩高速客运站、鹤峰县客运中心站、巴东汽车客运站、来凤县客运中心站等11个项目;新开工恩施东升客运站、建始县火车站客运站、利川谋道客运站、咸丰汽车客运枢纽站、巴东县北站、宣恩椒园物流园、恩施好又多华硒物流园、建始县交通物流中心等17个项目。
第三节强化水利保障网
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源和水网连通设施。大力推进水源工程建设,提高供水能力,实施27座小型水库骨干水源工程,新建、改造400口左右塘堰。构建一批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水网连通工程。推进恩施车坝河水库、喻家河水库、来凤县新峡水库等引水工程。改善提升县(市)供水能力,实施建始县高坪—红岩寺—恩施市崔坝片区跨县水网连通等工程,推进乡与乡、村与村水网连通工程。
防洪减灾设施。积极推进重点防洪减灾工程,提高区域防洪减灾能力。实施清江干流、酉水、溇水防洪治理工程;加速推进姚家平水库、腾龙洞泄洪隧洞等项目,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实施其他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工程;疏通咸丰县丁寨、宣恩县麻阳寨等山区小盆地排涝隧洞。建成州、县(市)防汛抗旱调度决策指挥系统,完善防洪应急预案、防汛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大中型水库(水电站)水雨情测报预报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水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制定水价,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20刚性约束。落实节水优先,加强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市节水。落实“河长制”和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制度,编制水域岸线利用与保护规划,严格执行河道岸线界限划定标准。落实重要江河水功能区划,建立联合防污控污治污机制,加快城镇及集中供水水源地保护,强化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过程监管,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开展恩施市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
农村水利设施。开展“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水质合格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明显提升。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实施恩施市、利川市等县(市)国家小农水重大工程。推进应急抗旱水源建设,提高抗旱能力。科学规划、有序推进、严格监管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专栏5-2:恩施州水利基础设施重大工程
水源工程:逐步分批实施纳入《全国小型水库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27座小型水库建设,推动姚家平水库电站、车坝河水库、喻家河水库、来凤县新峡水库等引水工程。新建、改造400个塘堰。
江河水库连通工程:实施建始县蛇皮洞、渡浪沟与恩施市刘家河水库管网连通工程。新建龙洞河—清江和腾龙洞隧洞等水系连通工程,提高重点地区重点河段防洪能力。
山区盆地排涝工程:疏通咸丰县丁寨、宣恩县麻阳寨等山区小盆地排涝通道。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建水厂并对已建水厂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和现代农业工程,新增、改造灌溉面积40万亩。
水土保持工程:实施革命老区、三峡库区、清江流域、酉水流域等重点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
第四节构筑新型能源网
深入挖掘能源资源优势,加快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建设美丽恩施奠定基础。
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促进传统能源清洁生产消费,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煤炭加工利用方式,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促进能源消费观念变革,倡导能源清洁消费,降低对煤炭和薪柴林的依赖,到2020年,州能源消费中煤炭能源占比下降到42%以下;加快天然气、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水电。
强化能源通道建设。加强油气大通道建设,积极做好风电、光伏发电通道建设,改善电网结构,保障清洁能源优先上网。鼓励分布式能源和微网建设,促进能源就地消纳。推进输配电气设施升级,加快推进荆门经宜昌至巴东成品油管道、恩施—宣恩—来凤高压长输管线、渝鄂电网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恩施东500千伏输变电、江坪河水电站上网线路等重点能源通道工程。推进智能电网建设,逐步扩大智能电网技术应用范围,建设改造城区、经济开发区与产业园电网,实施铁路配套供电工程。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农村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继续推进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在稳步发展户用沼气的同时,以县(市)为单位,大力推进大、中型沼气池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示范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努力推进大型和特大型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到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加快太阳能等新能源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到2020年,基本消除农村存量配电网供电“卡口”和“低电压”现象,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以上,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3%。
第五节完善城镇地下综合管网
实施城镇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将管网漏失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着力推进新建地下管网的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集成建设。推进以清江流域为重点的污水管网工程,推动新建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加强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增强城市供水和排涝能力。做好配套燃气管网建设,逐步提高燃气管网覆盖率。结合路网及通信设施建设,加快地下通信线缆敷设。大力支持各县(市)参与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和海绵城市等试点申报。
第六章构建协调发展的城乡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绿色生态、民族文化彰显、宜业宜居宜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持续深入开展“六城同创”21,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镇形态和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优化总体空间格局
强化区域协作,推动重点开发区域与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协调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具有恩施特色的空间发展新格局。
(一)强化主体功能引导
以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制定相应开发政策,强化土地分区管理,加强空间建设引导,提高节约集约用地、用水、用能水平。统筹推进主体功能引导下的“多规合一”。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开展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
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集中在恩施市市域范围。适度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充分保障重大建设项目和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坚持“产城融合”,分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城镇新区建设和特色生态经济发展。不断扩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把恩施市建成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7县(市)。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新增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生态型工业等特色产业。积极引导与生态功能区定位相悖的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或向重点开发区域有序转移。注重低丘缓坡资源的合理开发,强化各生态用地之间的功能组织联系。
禁止开发区域。包括星斗山、七姊妹山、木林子、咸丰忠建河大鲵、巴东金丝猴、咸丰二仙岩6个自然保护区;腾龙洞、唐崖土司墓址、神农溪3个风景名胜区;坪坝营、凤凰山、巴山、铜盆水、八峰5个森林公园和长江三峡(巴东片)、湖北清江(长阳)2个地质公园。引导禁止开发区域超载人口有序向区外转移,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开发建设活动。除必要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禁止其他任何生产建设活动,形成集生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重点生态主体功能区。
(二)优化城镇总体格局
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拓展和提升城镇功能,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中心县城、乡镇集镇、中心村(社区)“四位一体”全域新型城镇体系。
做优主中心。以恩施市为州域主中心,联动实施老城保护与开发,加快州经济开发区、恩施经济开发区建设和龙凤新区建设,发挥州城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世界硒都”,构建以物流、金融、商务、创新等现代服务功能为支撑,集聚经济、信息和人口要素的州域中心城市。
做强副中心。做强利川、来凤副中心城市,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向副中心集中布局,扩大副中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模,重点提升商业服务类设施和生活服务类设施配置水平。把利川建成州域经济重要支撑城市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把来凤建成州域经济重要支撑城市和武陵山区省际经济协作示范区。
做好县域城区。着力推进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五个中心县城建设,注重民族、地域特色的传承保护,打造成各具特色、各显优势、具有较强承载能力和产业支撑力的县域中心城市。
做特中心乡镇。按照人口集聚、基础设施集聚、公共服务集聚的要求,在管理和服务半径有效前提下,在77个乡镇集镇中努力培育24个左右作为节点的区域性中心镇。在重点强化产业培育、完善生活和生产服务职能的同时,加强面向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商贸流通和支农服务等职能。
做美农村社区。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和优质资源向农村社区延伸。抓好100个示范村建设,通过示范村的带动作用提升村庄建设管理水平。
(三)推动城镇组群化发展
以县、市城区(县城)和中心镇为核心,辐射带动恩建宣城镇组群、利川城镇组群、来凤-咸丰-鹤峰城镇组群建设发展。
恩建宣城镇组群。充分发挥恩建宣城镇组群较强的综合发展功能,把握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强化在州域内产业和人口集聚的核心区域地位,促进主要城镇和产业规模化发展。
利川城镇组群。依托丰富的农特、旅游和能源资源,积极推动富民型产业拉动地区城镇化。侧重农特产品深加工及相关生产服务、旅游集散服务,强化面向州域西部和鄂渝交界地区的辐射能力;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强化支撑设施,提升旅游发展质量。注重与州城和渝东北地区的充分衔接。
来凤—咸丰—鹤峰城镇组群。强化该城镇组群位于鄂湘渝交界地区的区位优势,建设成为区域贸易、旅游集散的重要节点,全州对渝东南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积极推动来凤、咸丰与鹤峰的错位互补,注重与龙山的经济协作,促进区域人口和经济要素组群内集聚。
第二节提升城镇发展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建设,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累计提高7.5个百分点。
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原则,坚持本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并重,有序推进州域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逐步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并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强化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专项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
深入推进“六城”同创。深入推进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六城”同创及精细化建设管理与人性化服务活动,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治堵保畅、治污保洁、治乱保安”行动,提高城区交通、工业、建筑工地等噪声污染防治水平;着力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推进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高城镇环境品质,到2020年,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乡(镇)集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骨干交通绿化率达到90%以上;保护城镇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特色街区;加大老旧小区、棚户区连片改造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产城融合理念,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推动产业和城镇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恩施市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产城一体化的龙凤新区建设;以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国家级龙凤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探索推进县(市)开发区和城市新区向兼具产业、居住、商贸、休闲、旅游等复合功能的产城一体化新区转型;抢抓国家、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促进巴东县“港、产、城”联动发展。县(市)城区按照规划定位,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做优城镇服务配套,推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农民向城镇集聚,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
专栏6-2:城镇建设重大工程
“六城”同创七大工程:统筹推进“环境洁净工程,交通畅通工程,绿化亮化工程,城市宁静工程,空气净化工程,河道美化工程,全面素质提升工程”七大工程。
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推动公共交通、电力、供水、供气、通信、商业网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客、货运站,乡镇绕镇线,集贸市场,公厕,广场等建设。大力提升垃圾、污水处理等环境设施建设,推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加强餐厨废弃物回收利用管理,推进污水设施配套。到2020年,全州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促进教育、文化、体育、养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发展。
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工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22的城市管理体制。组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增强城管统筹协调能力,推进城市管理向街道、社区“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推进城市治理社会化工程。增进公众在城市治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推进“数字城管”建设。
第三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把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镇)建设等有机结合,坚持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以示范村建设为带动,以农村居民点、中心村和新型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到2020年,建成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形成8条美丽乡村示范带(片),争创一批国家、省级示范村。
增强农村自主发展能力。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扶持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引导建立一批特色农业示范园、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力争形成规模较大、特色较强的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生态型、特色型乡(镇)发展。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支撑农村经济发展。以贫困乡村为帮扶重点,推进“616”工程,加大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扶持、社会救助、结对帮扶等力度,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推进乡村居民点建设。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要求,在保持地方特色与乡风民俗基础上,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建立完善“大型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行政村集中居住点和其他居民点”三级乡村居住体系,加大旧村改造、空心村整治、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等各项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
深化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清洁家园”工程,改善村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两清、两减、两治、两创”工程、清淤疏浚工程、农村塘坝环境整治工程等。统筹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推进义务植树和“绿色示范乡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入户工程、乡村清洁工程和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到2020年,农村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85%。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加强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的传承延续,重视对传统乡村聚落整体风貌、环境的保护管理。大力推进国家传统村落项目申报与建设,力争50个以上传统村落纳入国家计划。加大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第四节提升城乡规划水平
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做好多层级、多领域规划衔接工作,实现“多规协调”,探索实践“多规合一”。
创新城乡规划理念。坚持生态为先、民生为重、法治为本的规划理念,实行“政府牵头、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工作模式,坚持依法依规编制、审批、实施、监督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延续性。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编制州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适时修编县市城市总体规划,有条件的县市鼓励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完善城镇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鼓励编制乡镇全域规划,积极编制村庄规划。加快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重点完善涉及生态、民生、综合防灾等方面的专项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州、县(市)、乡(镇)、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乡规划体系。
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实施规划精细化管理,严格依法对各类建设项目进行审查审批,坚持阳光操作。强化城乡规划监管,建立督察员和总规划师制度,加强巡查检查,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和农村建房合理有序。
第五节着力发展县域经济
坚持县域经济在州域经济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坚持突出特色,发展民营经济,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特色发展。按照“立足特色抓开发、产业发展壮实力、城乡统筹惠民生、改革开放增活力”的要求,加快做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坚持以产业链延伸为重点、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产业,进一步壮大县域主导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加速产业集聚,形成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向县域流动的洼地效应,增强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力争到“十三五”期末,每个县(市)形成一至两个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着力建设一批风格各异的山区小城镇。
发展民营经济。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不断优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鼓励组建中小企业技术联盟,打造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提高民营企业综合实力。建设融资担保体系,发展风险投资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开展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放大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撬动社会资金共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完善发展机制。坚持“依托资源、放大特色、错位发展、竞进赶超”的原则,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构建“特色突出、功能明确、协调带动、统筹推进”的县(市)发展格局。鼓励自然区位相邻、发展基础相似、发展门类趋同的县(市)与县(市)、县(市)与周边地区开展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健全合作共赢发展机制。继续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考核激励和政策投入机制,坚持权限向县(市)和乡镇下放,加大县(市)用地、融资、财政投入、项目扶持等支持力度。
第七章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恩施
坚持“生态立州”不动摇,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优先,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美丽恩施建设,努力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一节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坚持保护优先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狠抓生态修复与建设,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把恩施建成湖北省重要的生态屏障。
全面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扎实推进各项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加快构建保护、利用、治理、监管于一体的生态综合治理体系,着力解决“乱砍树、乱挖山、乱改河、乱排放”等突出环境问题。
加强山体保护。以城镇规划区、乡集镇规划区、旅游景区、地质公园、公路沿线的山体为重点,依法保护,综合治理,合理利用,切实做到“山不乱挖、树不乱砍”。从严保护丹霞地貌,严禁随意破坏山体形态,对已破坏的山体开展植被复绿和生态修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实施水体净化。制定并实施《恩施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建设功能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以州内主要流域为重点,统筹推进水环境、水安全、水景观等水生态系统建设。加快实施清江流域、三峡库区等重点区域水污染治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严格河道管理,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防治大气污染。深化以PM10、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加大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力度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城区燃煤管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倡导并支持全社会使用清洁能源,提升农村适宜区沼气池普及率和利用率。重点整顿建筑工地、拆迁区域粉尘及道路扬尘污染,加大对露天焚烧和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力度,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鼓励车辆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
治理土壤污染。加强对涉重金属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加大地膜白色污染、土壤酸化治理力度,改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加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专栏7-1:环境污染治理行动计划
山体保护工程:实施城镇规划区、乡集镇规划区、旅游景区、地质公园、公路沿线山体保护工程。
水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清江、酉水、唐崖河、忠建河、溇水、郁江等主要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城镇污水治理及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实施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煤改气煤改电工程、餐厨油烟污染治理工程、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工程。
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实施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治理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土壤酸化治理工程。
全面推进生态修复与建设。按照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加强森林、河流、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保护。严格执行省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红线管控。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将农村废弃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矿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加强对长江巴东岸线、清江流域岸线的保护利用,合理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以保护优先区域、开展优先行动、实施重点项目为着力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优先保护利川市、建始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创建利川齐岳山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推动生态县(市)和生态乡镇创建,力争到2020年,全州80%的县(市)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市),80%的乡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努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专栏7-2:环境污染治理重大工程
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森林、河流、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农村废弃地、工矿用地、其他污染土地修复工程,长江巴东岸线、清江流域岸线的保护工程。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实施利川市、建始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等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监测及抢救性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普查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程。
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绿满荆楚”、长江防护林等保护性工程,宜林荒山造林、坡耕地退耕还林等修复性工程,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等建设性工程。
全面推进环境风险防控。按照“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原则,以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有毒有害化学品为防控重点,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应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周边企业、园区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大力推进污染治理与风险防控的区域、部门联动,全面提升环境风险防范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
第二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坚持节约优先,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土地、矿产、森林、水等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严把环保准入关,制定“负面清单”,坚决禁止建设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强节能评估审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行行业定额标准和投资强度控制标准,加强对闲置土地清理和处置力度,重点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产出效能,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节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发展低碳循环型产业。实施有利于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土地和资源配置政策,在项目审批和市场准入方面向低碳经济倾斜。加大循环经济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和推广应用。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间循环链接、共生耦合,实现资源跨企业、跨行业、跨产业、跨区域循环利用。依托工业领域重点企业,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大力推行低碳、循环型生产方式,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工业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低碳循环型工业体系。
坚持农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深入推进国家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农业领域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完善并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加快构建低碳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落实碳排放强度下降和总量控制“双控”目标。积极主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加快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平台建设,建成恩施州再生资源产业园。
建设低碳循环型社会。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充分利用现有回收网点,合理增加收购网点,整合、改造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回收利用网络,推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实施垃圾发电等绿色项目,加强餐厨废弃物回收利用管理,开发利用“城市矿产”。推进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炉渣、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生产与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推动生产系统的余能、余热等在社会生活系统中的循环利用,推动中水在社会生活系统中的应用,构建循环共享的生产生活体系。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形成全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合理消费、理性消费和清洁消费,扎实推进“限塑”工作。
第四节推动群众分享生态红利
鼓励、引导和支持全体人民特别是贫困群众树立生态理念,发展生态产业,分享生态红利。加大国家和省生态补偿项目的争取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变贫困群众的生态资产为生产资本;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乡村”建设,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休闲农业示范区,增加农家乐项目,让贫困群众收获更多“绿色财富”;支持贫困群众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现代旅游观光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转变,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第五节健全生态长效机制
深化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实践,针对薄弱环节,重点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完善生态环保地方法规。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地方自治法规,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能力。鼓励出台跨区域生态保护法规。提请州人大修订完善《清江保护条例》,制定出台《酉水流域保护条例》、《城市规划区山体保护条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和《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
推进生态环保体制改革。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贯彻落实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场、荒地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产权关系,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创新。
探索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市场化机制。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管理等机制。推进节能发电调度。推进合同节水管理。加快水权交易试点,培育和规范水权交易市场。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绿色发展领域的市场化机制。
强化生态文明考核。强化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考核,并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考核。建立领导干部任期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责任制和问责制,建立生态资源资产负债表考核机制,建立县(市)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第八章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抢抓国家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政策机遇,落实精准扶贫各项举措,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乡(镇)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销号,实现“户户安居、家家有业、人人健康、个个文明、处处整洁、村村提升”,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紧紧围绕“六个精准23”,全面实施“五个一批”脱贫行动,精准解决贫困群众突出问题,实现全州梯次精准脱贫目标。
梯次推进精准脱贫。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原则,有序推进全州65.7万建档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17年,来凤、鹤峰实现整县脱贫;到2018年,巴东、宣恩实现整县脱贫;到2019年,恩施、利川、建始、咸丰实现整县脱贫。对所有贫困户实行“销号式”管理,倒排工期、限期脱贫、到村到户。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所在县(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70%以上。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完善预防返贫机制。
扎实推进“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对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经费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向贫困人口倾斜。
专栏8-1:“五个一批”脱贫工程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针对有劳动力、有劳动意愿、能够通过生产和就业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因户制宜实施产业扶贫。实施“特色产业覆盖、市场主体带动、乡村旅游承载、电子商务对接、能力建设到户”五大行动。到2019年,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脱贫。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对居民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居民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以配套的贫困户,因户制宜实施移民搬迁安置。以县(市)为单位科学制定扶贫搬迁专项实施规划及落户、就业、公共服务等配套政策措施,启动一批安置区建设;以县(市)为单位设立扶贫搬迁专项基金,协调规划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生态移民、专项扶贫搬迁等政策,全面推进搬迁安置工作。到2020年实现有搬迁意愿的贫困户应搬尽搬、应补尽补、应贴尽贴。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针对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重点采取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县(市)为单位设立生态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支持贫困群众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教育经费和教师职称评审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贫困户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对贫困户子女实施高中免费教育,并给予基本生活费补助,对贫困户大学生首年学费给予适当补贴。大力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行动、乡村教师轮训专项计划、“雨露计划”等。到2019年,通过教育扶持,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8年前全部完成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作;2020年前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内容。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到2019年,全州低保户和五保户补助收入全部达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当年可比价以上。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大力实施医院结对帮扶行动、贫困村村医专项培训计划等。到2018年,对贫困村村医培训实现全覆盖;到2019年,基本实现贫困人口就医便利,看得起病,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精准解决突出问题。推进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到2017年,全面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加快贫困地区水利设施建设,到2018年,全面解决贫困村、贫困群众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到2019年,全面解决贫困户居住安全问题。加快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户宽带家庭普及率,以恩施市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为载体,建设“互联网小镇”和“众筹小镇”。提升贫困地区科技服务水平,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精准推进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地区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等突出问题。积极发展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对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金进行全面清理、造册登记、确权颁证,采取自营、联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盘活集体经济,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模式,千方百计提高贫困村民收入水平。
第二节创新扶贫体制机制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把精准扶贫理念贯穿于投入管理、项目安排、资金监管等扶贫工作全过程,积极探索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机制,切实提高扶贫实效。
优化扶贫投入机制。建立扶贫投入县级整合机制,实行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责任“五到县”,建立县(市)审批、州备案、省备查的项目管理制度。夯实扶贫投入县级整合平台,对涉农项目及非农项目、上级安排及本级安排、当年安排及结转资金、存量资金及增量资金,应统尽统。完善财政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州县两级按当年财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当年清理回收可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中5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完善贫困片区集中投入机制。
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完善支持县(市)主导产业、贫困村、贫困户的金融链条及信贷产品,切实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发展普惠金融和扶贫金融。大力实施“金融扶贫细胞工程”,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健全扶贫贷款风险分担体系,对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的贫困户实行“10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贷款全覆盖,力争到2020年全州扶贫小额信贷达到30亿元。对有贷款需求的涉农龙头企业、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在签订贫困户帮带合同的前提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面开展“金融扶贫示范县”、“金融扶贫示范村”创建,出台具体奖补措施。稳步推进贫困村互助金试点,探索小额扶贫贴息与互助金统筹使用办法,健全利用扶贫资金建立担保金机制,降低贫困户贷款门槛。探索利用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为贫困户贷款提供担保、贴息及风险补偿。推动扶贫小额保险对贫困户全覆盖,为贫困户提供人身、生产、财产扶贫小额保险。
探索资产扶贫机制。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加快实施不动产登记整合工作,稳步推进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探索步伐。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采取优先股方式量化到贫困户,实行贫困户收益保底、按股分红。城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政策优先保证对贫困村全覆盖,新增用地指标收益主要用于补助专项扶贫。加大土地整治项目向贫困村的倾斜力度。
健全扶贫资金绩效监管机制。切实按照精准扶贫、精准管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和规定。认真查找资金运行中的风险点,制定、完善扶贫资金和项目在分配、使用、立项、审批、实施、绩效评估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规范资金运行、严格项目管理、强化绩效评价,健全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督查等公开透明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
创新片区扶贫机制。深入推进片区扶贫改革试点,巩固拓展恩施市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利川市西南片区省级扶贫开发创新试点建设成果;创新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扶贫整体推进试点、高山乡镇连片扶贫开发创新试点、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创新试点、恩施大峡谷生态旅游扶贫整体推进试点、大清江生态旅游扶贫整体推进试点等片区扶贫模式,探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片区连片开发、生态文化旅游示范片区连片开发等片区综合扶贫模式。
第三节形成扶贫攻坚合力
围绕“精准扶贫、竞进小康”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扶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脱贫工作考核,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
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坚持规划引领,建立“州主导,县主体,乡村落实”的精准扶贫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精准扶贫三个考评办法24,全面落实各级行业部门精准扶贫责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门。明确扶贫管理职责,坚持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责任制。
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其转变思想观念,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正确引导群众预期。根据贫困群众需求制定扶贫措施,认真落实一事一议、村民自建、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群众对精准扶贫的监督评价。
鼓励社会力量扶贫。充分对接定点扶贫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省直部门“616”对口帮扶单位、省内部分市对口支援力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大专院校、军分区和武警部队等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引导、鼓励、支持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资源采取定向、包干等方式参与扶贫。支持组建扶贫志愿组织,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信息平台和捐赠平台,引导社会力量自发参与扶贫。全力打造“10·17”扶贫日等公益品牌,落实扶贫公益捐赠企业税收抵扣政策,促进社会资源向贫困群众聚集。
第九章创造和谐幸福的人民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循序渐进,和谐共享,着力完善民生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使小康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一节推进教育现代化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均衡配置教师、设备、校舍等各项资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达到省定标准。加快推进来凤科教示范园等一批重点教育园区建设。推动农村中小学教学点、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就近上学需要。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计划,加大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力度,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机制。支持发展特殊教育。到2020年,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县(市)改扩建、新建一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满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求,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合理确定普通高中的规模,使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相协调,逐步减少普通高中超大班额现象。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的普通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衔接沟通。
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扩资源与提质量并重,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实施好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和改扩建50所标准化幼儿园,实现5万人口以上的乡(镇)建成2所标准化幼儿园,5万人口以下乡(镇)建成1所标准化幼儿园。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
提升发展高等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到2020年,全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建设。落实高等教育助学贷款政策。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支持湖北民族学院建设成为全国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族大学,充分发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西部和武陵山区高职教育中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示范校及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评价体系领域改革,推动校企结合,构建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职业技术教育集团。
推进教育信息化。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的数字鸿沟。加快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成恩施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到2020年,全州幼儿园、小学、初高中、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积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加快城乡社区教育,创造条件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学习、提高素养。
第二节强化民生保障
以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健立“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建立城乡统筹、水平适当的社会保险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保提质扩面,到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鼓励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等。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稳步推进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乡(镇)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人才和社会保障服务进一步向乡(镇)、村(社区)延伸,提高社会保障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覆盖城乡、覆盖全员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规范化管理、实时调整机制、信息核对机制等。规范城乡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完善以住院救助为主,突出重特大疾病救助,兼顾门诊和临时救助的医疗救助模式。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出台《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指导意见》,加强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加强综合救助能力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逐步消除社会救助的城乡差距。
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加快推进农村福利院、农村幸福院、老年公寓等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设施。探索多元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供给模式,培育一批“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福利机构。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福彩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住房保障。大力实施群众安居工程,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加大城乡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力度,构筑多层次城乡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扩大公积金覆盖面,不断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健全与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和租赁补贴发放需求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解决城镇低收入及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到2020年,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5.7万套。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充分利用市场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拓宽保障性住房筹资渠道。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全面推行安置住房质量责任终身制。加大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第三节促进就业创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统筹规划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就业援助。提高就业管理服务全程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进一步规范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落实对失业登记城镇常住人员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完善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调控失业风险。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万人,援助失业人员与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5万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
第四节缩小收入差距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认真执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
第五节打造健康恩施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提升医疗卫生、公共卫生、生育健康、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恩施州中医院等为核心,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枢纽,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加快推进武陵山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确保全州广大基层群众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确保以街道为单位的全州城镇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健全中医医疗保障体系,组织实施好中医药、民族医药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好国家中医临床基地和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大力发展民营中医机构,建立专业齐全、分布合理和中医特色优势明显的中医药重点专科群。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州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县级妇幼、综合监督、疾病控制机构等建设,强化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有效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切实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深化疾病控制强基工程先进县(市)创建活动。贯彻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合理布局,适度新增预防接种点,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任务。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
创新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分级诊疗,深化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领域的综合改革。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性。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发展远程医疗,完善预约挂号、检查结果互认,诊疗信息共享,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序推进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按比例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理顺药品价格。完善保障公立医院正常运转的投入和补偿机制,严格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例关系;创新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开展基层首诊试点,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统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发展体育事业。建立健全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体育服务网络。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恩施州民族体育运动中心。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低价或免费开放。实施全民健身战略,积极组织群众性体育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到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达50%以上,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以上。推行“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办好州运会、青运会、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赛事,落实人才选拔、训练和输送方案。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鼓励实行工间健身制度。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重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传播推广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方案》,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普及发展社会足球。培育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户外运动业、竞赛表演业、场馆服务业等体育产业,多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开拓体育消费市场,壮大体育经济。加快发展体育彩票事业。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公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第六节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提高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提升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生育服务水平。建立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正常,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规划为先导,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
第七节增强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力推进文化大发展,积极培育恩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深化中国梦恩施内涵。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继续办好“道德讲堂”。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挥传统媒体权威信息资源优势和新兴媒体传播优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恩施国际国内形象。创新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加强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处置,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二)构建公共文化惠民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原则,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到2020年,实现农村文化广场和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全覆盖,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大力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到2020年,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达到1册/人。
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基层延伸,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新建成州图书馆(新馆),有序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充分发挥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文化管理和服务。
加强文艺精品建设。充分发挥省民族歌舞团、县(市)文工团、非遗展演中心、艺校、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和业余团队的作用,创作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文艺精品。加强文艺理论建设,办好《清江》等文艺刊物。办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基地,组织好各种采风活动。积极抓好影视剧等现代文化艺术门类的生产,开发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动漫作品和文化创意作品。到2020年,传统戏曲剧节目产量达到15个以上,争取1个剧目进入中国艺术节,国家“群星奖”累计获奖数超过5项。
(三)全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扶持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开拓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文学艺术、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文化会展、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文化融合发展。提升传统轻工业创意设计水平,加快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强力打造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园和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文化产业规范发展。
积极培育产业主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扶持和引进文化企业、集团,加快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培育演艺娱乐市场和文化经营市场。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推动广播电视内容生产深度融合,推进多功能一体化采编播控平台建设。推进恩施州广播影视集团、恩施日报传媒集团、武陵民族出版社建设,加大品牌化、数字化建设力度和资本经营力度。做大做强恩施新闻网等媒体平台。
(四)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加强文物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加大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研究、保护和维修力度。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工程,继续推进陈列展示精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行动,加强文物保护维修、大遗址保护、考古发掘、安全防范工程、可移动文物保护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强化对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容美土司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施州城墙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开发力度,加快建设建始直立人遗址公园,并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促进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互促互进。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保护名录;加强申报、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建设;大力开展展示和传承活动,建立健全抢救、保护、开发、利用体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向产品转化。全面落实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强化民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专栏9-1:文化建设重大工程
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实施公民道德诚信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新时代恩施精神塑造工程:提炼总结新时代恩施精神和恩施人精神,全面增强恩施人创业创新、合作共赢观念,赋予“恩施精神”新内涵,进一步凝聚全体恩施人、在外恩施人思想意志,形成精诚团结、合作开放、诚信进取、包容和谐的良好人文环境。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工程:以州、县(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史志馆设施建设为主体,以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村(社区)文化广场建设为重点,健全州、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网络。推进数字文化服务网站工程。
群众文化活动工程:深入实施“年月周日”工程25,推进全民阅读、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
文艺精品建设工程:实施“恩施州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抓好“群星奖”、“文华奖”等高水平文艺奖项参展作品的创作,继续深化文艺“一县一品”工程。恩施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工程。推进精品博物馆工程。
文化产业培育工程:实施“互联网+文化”行动计划,推动“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电商”等各行业各领域的跨界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主体培育工程。
第八节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大力促进军地军民协同发展,在经济建设中体现国防需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军地合作、军民共建,推进地方经济社会与国防建设共同发展,密切军政军民团结。全力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发挥民兵预备役作用,鼓励军队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在精准扶贫、应急处突、抢险救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军地融合,共赢发展。
第十章推进多元高效的开放合作
立足恩施州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面加强内外合作开放,以强化招商引资、加强对外贸易、促进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努力打造武陵山片区开放开发新高地、武陵山片区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和湖北省对外贸易新增长极。
第一节加强合作开放
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促进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构建更高水平的产业全开放、地域全开放和领域全开放新格局。
推进产业全开放。以七大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加大特色资源开发力度,推进医药、机电、高新技术以及精深加工产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全开放。立足生态,积极承接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电子制造、生物科技、现代物流等产业转移,努力扩大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地域全开放。主动对接国家、省级开放战略,支持本地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切实加强与武陵山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投资密集区的交流对接,吸引重点企业投资,加强与国际区域间合作与交流。加强与武陵山区域内其他市州的开放合作,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政策优势、战略机遇与发展资源共享。推进鄂渝经济协作区建设。以清江流域绿色生态经济带为轴线,推进沿江两岸和上下游的共同开发、联动发展。与宜昌、神农架、万州等地携手推进三峡城市群建设,加强境外投资考察,加强城市友好交往交流,推进开放型城市建设,充分利用鄂港粤经贸洽谈会、湖北台湾周等重大合作平台,加强对外经贸交流合作。加快推进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利川与万州,建始与奉节、巫山,咸丰与黔江,鹤峰与桑植经济协作区建设,创新试点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推进领域全开放。着力推进由经济领域开放向经济社会领域全面开放转变。大力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发展领域对外开放。加快对外交流合作,以各个领域的全面开放,带动经济社会各个层面提速发展。
第二节强化招商引资
积极对接上层发展战略,主动衔接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强化项目签约落地。到2020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直接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年均维持二位数增长,争取“十三五”期末在“十二五”的基础上“翻一番”。
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完善项目生成机制、负面清单管理机制、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无绩效退出机制等,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加强招商引资协调合作,强化招商引资部门联动,建立、完善招商引资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健全州域重大项目统筹流转机制。提升企业招商服务水平,探索推进“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招商服务专员”、“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工作机制。统筹招商推介宣传,鼓励、支持异地省级恩施商会发展,建立商(协)会对接联络机制,建立招商信息发布平台;加强招商引资空间科学布局,在巩固长三角、珠三角、香港等传统区域同时,切实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拓展环渤海、成渝经济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招商与合作交流。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县(市)招商组织机构和专业招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推进招商项目落地增效。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报告制度、重大项目协调会议制度、政企银企联席会议制度。
优化招商引资结构。坚持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规划相统一,明确产业招商方向,由集中招商向精准招商转变,由政府招商向市场招商转变,由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转变。围绕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强力推进产业链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七大产业链为招商引资重点,围绕产业链条中的缺失环节建链、补链、强链。提高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绿色农业以及生物科技等高科技领域的引资比重。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围绕全州城镇化发展布局,全力推进交通、园区、城区改造、城市拓展等基础设施招商,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加强现代服务业招商。
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切实深化与港澳台等传统地区的合作,同时加强跨境经济交流与合作,力争引进一批外资密集、内外资结合、带动力强的项目,将利用外资与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相结合,增强利用外资的带动效应。鼓励外商进入高新技术行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领域。在积极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支持和引导外商采用并购、股权转让等多种方式参与投资。
第三节加强对外贸易
突出基地建设、主体培育、创新方式、优化服务,全面提升对外贸易发展质量和水平。到2020年,外贸出口争取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1%。
加强出口基地建设。以打造全国富硒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和国家级茶叶出口基地为重点,着力加快省级茶叶或硒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加大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示范区创建。到2020年,力争县县有省级出口基地或国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州整体创建100万亩国家级茶叶出口基地,茶叶出口总额达到5000万美元。
壮大外贸企业主体。积极培育外贸主体,推进“骨干企业龙头工程”、“成长企业壮大工程”和“开口企业实绩工程”,积极引进一批竞争力强的“双外”企业或企业集群,推动外贸主体多元化。到2020年,全州出口备案企业达到500家;有出口业绩企业突破200家;出口5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50家;出口千万美元企业达到40家。
创新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外贸结构,拓展对外贸易空间。推动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进口贸易发展,培育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支持企业技术更新改造、出口产品研发、出口品牌创建,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各类经贸展销活动;在海外注册商标、产品认证和投资建厂、设立办事处或营销网点。积极探索营销新模式,开展跨境电子贸易。
优化外贸服务水平。加强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开展进出口信贷业务,加快跨境金融发展,加大对有订单、有效益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强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与外贸企业对接;加大信用担保,支持外贸企业建立信用担保联盟。完善小微企业出口信用投保平台。提高外贸便利化服务水平,营造支持外贸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四节推动平台建设
提升产业承载平台。把工业园区(开发区)作为扩大开放、聚集项目、发展产业的重要载体。发挥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主阵地作用,大力引导国内外重大产业项目向园区聚集,集群式承接项目落地,真正把园区打造成招商引资的“洼地”、城市发展的“高地”、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福地”。支持建设一批功能全、规模大、应用技术先进、辐射力强的外贸综合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构建畅通便捷的外贸现代物流运输体系。
做强经贸会展平台。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优势,打造特色经贸会展平台。巩固和扩大“中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的成果,推动富硒产品的全供应链、全流通体系和会展平台的配套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武陵山区域电子商务中心。围绕药材、茶叶、旅游等优势资源,扩大药交会、茶交会、旅交会等产品交易会的区域性全国性影响力。持续办好生态文化旅游节、女儿会、热气球节,力争建成武陵山片区会展经济龙头。
加快完善通关平台。加快推进国际航站楼、边防检查站等开放一类航空口岸的硬软件建设,加大开放航空口岸争取工作。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推行“联网审批、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主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三峡城市群建设,加强与宜昌、万州、黔江等地机场、铁路、公路等通关服务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完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建设与服务,加快推进航空口岸、海关、边检站及铁路、公路货物监管区建设,提升通关服务水平。
第五节推进开放扶贫
坚持用开放的理念指导扶贫、用市场的办法推动扶贫、用社会的资源助力扶贫、用群众的力量主导扶贫,将对外开放的理念根植于精准扶贫之中,以开放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开放合作的意识推动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贫困地区和扶贫项目的信贷投放,激发内在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格局。
第十一章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第一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精准脱贫、全面小康和“六城同创”深度融合,全面推进“1+6”工作机制,建成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让全州各族群众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提升幸福感,让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加强散居少数民族工作,加大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统筹部署、优先安排民族乡镇、民族村建设。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强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工作社会化水平。
第二节落实民族优惠政策
以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充分利用好少数民族政策优势,加大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衔接争取力度,助力我州“十三五”期末主要经济指标迈入全国民族自治州第一方阵,基本实现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目标。认真贯彻、实施《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民族工作的意见》,争取已有优惠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持续推进“616”对口支援工程和省内部分市对口支援民族县(市)工作机制的落实,帮扶一批重点贫困村,实施一批帮扶项目,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攻坚。贯彻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促进民族企业自身实力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第三节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
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力度,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民族文化与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旅游景区、进村组、进社区。建立民间艺人人才库,启动命名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验区;加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对濒危少数民族重要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建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加快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工作。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第四节推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大力推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着力打造特色村寨(镇)千户走廊,形成新的特色村寨(镇)景观集群。按照特色化、民族化、生态化、产业化的原则,坚持“宜居适用、特色浓郁、生态文明、环境优美、产业发展、民风良好、功能完备”的标准,进一步扩大特色村寨(镇)建设范围,全面提升建设质量和水平,推进城镇化、产业化“双轮驱动”战略,将特色村寨(镇)建设成为小康示范村。
第五节促进宗教和谐稳定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工作要求,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布局宗教场所,满足信教群众的需求;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的积极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十二章建设民主公正的法治恩施
加快法治恩施建设进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引导干部群众依法依规办事,努力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一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和社会协商。发展基层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完善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互联网民意表达,积极推行网络问政。
第二节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强化法治教育与普及。以宪法为核心,常用法律法规、本自治州单行条例为重点,深入开展“七五”普法。突出主题普法、板块普法、文化普法、公益普法,进一步创新普法宣传载体,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宣传资源,建立法治文化中心、法治公园、法治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开展法律顾问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行动,打通法治宣传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引导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基层,建立法官、检察官、仲裁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普法志愿者以案释法制度,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加强民族立法和地方立法。加强党委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协同、各方配合、公众参与“五位一体”地方立法工作机制。拓展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加强立法工作与改革决策的衔接协调。充分行使民族立法权,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立足区域自治、民族发展,紧紧围绕事关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修订和完善自治条例,制定和修订单行条例。充分行使地方立法权,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事项,启动并科学制定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
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推行综合执法和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行政许可权,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综合执法体系,完善行政执法管理,严管行政执法人员,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严格公正执法。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第三方评估论证制度、公开听证制度、征询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情况跟踪反馈和事后评估制度,降低决策风险和实施阻力,增大落实力度和问责效力。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严惩失职渎职行为,消除权力寻租空间。强化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推动司法公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积极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所)务公开,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畅通司法公开反馈机制,提高群众司法满意度。严惩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保护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确保审判权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充分保护人权,严格司法程序,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的惩治力度。
第三节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大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现代化,建立健全党建引领、改革推动、法治融入、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强化法治和服务意识,加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和标本兼治。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改进社会治理手段。加强人口管理、实名登记、信用体系、危机预警干预等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把各项社会治理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强化政府社会治理考核问责。
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统筹推进县(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和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点建设,推进“1小时法律服务圈”建设。推进法律顾问制度扩面、提质、全覆盖;强化法律援助事业,优化法律服务业务结构。加快形成面广效实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强化城乡基层社区建设。完善城市社区治理,提升群众服务效能,完善社区“一站式”服务,确保社会福利保障、社会救助、劳动就业、文教娱乐、治安调解、卫生保健、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功能惠及社区全体居民。注重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社会形态改造,加快村民市民化、管理社区化转变。继续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探索“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村庄合并社区”和“企业社区”等农村社区模式,加快农村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的集聚发展,深化“村医村教进班子、法律顾问进乡村、农民办事不出村”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模式。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支持发展社工专业机构,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培养,建设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
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加快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常态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第四节强化公共安全保障
深入推进平安恩施建设,加强生产安全管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现代化的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构筑平安和谐社会。
推进平安恩施建设。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全面、全程、全员”的大安全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平安恩施。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公共安全,严密防范、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渗透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极端宗教活动。推进城乡网络化服务管理,深入推广农村“一站三联”平安建设工作模式,完善诉求表达机制。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加快建立食品药品安全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的监管机制,实施食品从源头到餐桌、药品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监管。持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社会安全、反恐冲突、突发事件监测和应急体系建设,依法强化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网络安全、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劳动保障等重点问题治理。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快公共安全应急平台建设,提升应急管理基础能力。
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加强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化品及烟花爆竹、油气管线、建筑及建设施工、特种设备、消防、水上交通、旅游、学校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加强城乡消防设施及消防组织建设,推进消防站和综合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提升安全生产基础能力,防范和遏制减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
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寒抗冻、防风防雹、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在恩施市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网络示范区,加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勘察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建立健全应急救助联动机制;加强全州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制度,准确、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建立健全应对灾害风险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制定灾害高风险区域的灾害应对方案,开展应对灾害的演练。加强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防灾救灾应急响应能力。
第十三章规划纲要的实施保障
第一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党组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形成发展合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选优配强各级党组织书记,科学配备各级党组织班子,增强领导和推动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抓。全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激发全州各族人民建设美丽恩施的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汇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中来,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二节推进反腐倡廉
坚持“力度统一论”26,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党治党责任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修订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实“三严三实”27要求,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巩固反腐败成果,加大治本力度,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弛而不息纠正“四风”28,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不断好转。
第三节强化项目支撑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式发展”的意识,全面实施百个重点项目落地行动、千亿重点项目推进行动、五千亿重点项目储备行动和万亿重点项目谋划行动“四项行动”,“十三五”共安排四大类100个重大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约9082亿元,以重点建设项目支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6000亿元以上。
表13-1全州“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
第四节破解要素制约
(一)土地供给保障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下达恩施州2010-2020年期间建设用地净增总规模7752公顷,“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建设用地报批6417公顷,目前结余建设用地规模指标1735公顷,加上“十二五”期间批而未用面积2600公顷,“十三五”期间可用规模4335公顷。传统粗放型用地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盘活存量。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节约集约用地鼓励政策制度,鼓励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挥土地资源市场化、建设用地使用标准控制、土地利用计划调节和土地利用评价考核等机制作用,全力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加强土地批后监管。转变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提高城镇新区土地利用率,推进工业园区多层标准厂房建设,鼓励采取协商收回、协议置换、自行开发等多种形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用好增量。做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鼓励利用地下空间,整合开发未利用土地。积极争取国家、省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用地指标倾斜,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二)人才智力支撑
坚持“人才强州”不动摇,强化人力资源作为创新的基础和关键。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工作、生活环境,着力提升纳才、容才、留才能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工作人才和党政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到2020年,人才总量达到32.9万人。坚持多元化人才培养引进路子,重点加大创业创新型人才及团队、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行业紧缺人才(企业家人才、“金蓝领”、文化旅游人才、外向型人才、农村电商人才等)、重点社会领域(教育、医疗、法律、社区服务等)人才和恩施回归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创新人才引进思路,借智借力,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技人员通过到企业和政府机构兼职或挂职的方式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住房、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激励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合理流动。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全面建立“人才+项目+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开发体系,推广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共用、产学研合作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模式;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党政人才主要以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主要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主要以社会和业内认可的科学的、社会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优秀人才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州、县(市)两级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推进人才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建设新型智库平台。整合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等各类决策咨询机构的资源力量,构建新型智库体系,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专栏13-1:人才培育重大工程
“金蓝领”开发工程:2010-2020年间湖北省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案。
“千人双培”行动:对恩施州千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学历培训和技能培训。
“511计划”:到2020年,培养造就5名以上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专家,10名以上具有省内一流水平、在相关学术技术领域有重大突破或重要科技成果创新并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领军人才,100名左右在州内具有重要影响、取得显著成果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型企业家。
“151计划”:10年内培养10名带领企业实现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家,50名带领企业实现产值过1亿元的企业家,100名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企业家。
(三)资金投入支持
“十三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约6000亿元,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上级补助资金、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全面提高投资效率和对经济增长的支撑性作用。
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补助。支持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州农发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州城投公司等融投资平台做大做强。加快建设“州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州硒资源交易平台、州级城镇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平台”等新的融投资平台,完善州级融投资平台体系,放大财政投资杠杆效应。
积极主动与国家开发行、农发行等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争取在搬迁扶贫、棚户区改造上的支持。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和支持银行机构向乡(镇)延伸,创造条件引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等融资工具融资;加大民间融资管理力度,探索在州开发区设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在各县(市)设立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等具体方式,大力服务小微企业,规范民间资本和民间借贷行为。加强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贵阳众筹金融交易所等的沟通衔接,推动恩施在新一轮以互联网金融、众筹等新业态的经济、金融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走在前列。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PPP(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项目融资模式,推进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债券融资,引进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为产业升级项目提供充足资金来源。
第五节健全实施机制
加强规划衔接。加强各专项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协调,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要与本规划相衔接。
强化组织协调。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解放思想,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担当,坚持科学发展、依法行政,全力保障《纲要》实施。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各部门和县(市)政府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分年度计划与《纲要》的衔接,将重点指标和任务要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在《纲要》的实施过程中,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要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完善评估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按照预期性、约束性指标的不同要求,对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建设项目等实行分类评价考核。2018年,由州发展改革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分析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适时调整规划方案。
加强公众参与。《纲要》及其他“十三五”专项规划一经批准,要面向社会正式公布。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增强规划执行、评估透明度,在全社会形成主动了解规划、切实监督实施、自觉参与建设的氛围。
注释:
1.“三州”战略:“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三大战略。
2.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4.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5.1.5系数: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的理解新常态的湖北思维,“1.5系数”不是说一定要保持全国1.5倍的发展增速,而是强调要把握好新常态的必然性、决定性和过程性,体现竞进作为的动力和精神。
6“.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湖北发展战略的综合表述,以“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为一元,统领“两圈两带”、“四基地一枢纽”、“一主两副”等战略;统领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鄂州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荆州振兴崛起、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等工作。
7“.六民要旨”: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
8.五大重点人群: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中提出五大重点人群,包括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社区居民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9.PPP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10“.四千工程”:推进千亿元旅游投资、打造千公里旅游画廊、培育千余名旅游精英、形成千亿元旅游产业规模。
11“.旅游+”: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融合、催化和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注入旅游元素和功能,并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12.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13.三个不低于: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企业审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14“.智慧恩施”:通过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优化配置资源要素,促进恩施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
15“.995”十户联防:将相邻居住的十户村民组成一组。任一村民需要帮助时,只要用手机拨打995,系统即可马上连通群组内所有成员的电话,实现“一家求助,十户联防”。
16“.三屏”指电脑、电视、手机,“四务”指村务、党务、政务、商务。
17.七干两支:“七干”由郑贵高铁(郑州—巴东—恩施—贵阳)、宜万铁路、渝利铁路、郑万铁路、黔张常铁路、安恩张铁路、昭黔恩铁路等组成;“两支”分别是腾龙洞至大峡谷旅游观光铁路和恩施物资铁路专用线。
18“.两纵”由建始至恩施、恩施至来凤、利川至万州、利川至咸丰等高速组成;“三横”由沪渝高速、沪蓉高速、宜都至来凤、来凤至咸丰以及咸丰至黔江等高速组成;“两联”由宣恩至咸丰和巴东溪丘湾经巴东港至野三关高速组成。
19“.十一纵”:G209、G242、S231、S232、S233、S245、S248、S249、S282、S285、S286;“十一横”:G318、G348、G350、G351、G353、S339、S341、S364、S365、S366、S367;“十一联”:S324、S460、S461、S462、S463、S464、S465、S466、S476、S478、S479。
20.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21.六城同创:指“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六项创建工作。
22“.两级政府”指州、市(县)“;三级管理”指州、市(县)和街道或乡(镇);“四级网络”指州、市(县)、街道或乡(镇)、居或村委会。
23.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4.三个考评办法:《恩施州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准扶贫目标责任考评办法》、《恩施州州直单位精准扶贫目标责任考评办法》和《恩施州乡镇(街道办事处)精准扶贫暨经济社会发展绩效综合考评办法》。
25“.年月周日”工程:重大文化活动(如女儿会、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年年办,社区、乡(镇)大中型特色文化活动月月有,广场文化活动周周乐,基层文化服务(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天天有的格局。
26“.力度统一论”:做到改革发展的力度有多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就要有多大;改革发展延伸到哪里,反腐倡廉就跟进到哪里。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27“.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8“.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网络编辑: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