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资讯

湖北宜昌市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具体内容如下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2-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近日,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从湖北省宜昌市政府获悉,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公布。根据规划纲要,宜昌市将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全面进行环境治理,大力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开展一批生态建设重大工程,涉及节能减排、污水处理等节能环保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宜昌市生态建设重大工程

  ★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全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及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二期建设项目、百溪河湿地保护工程、清江流域生态保护工程、宜都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湖北西塞国国家森林公园和圈椅淌湿地公园等。

  ★农村生态建设工程:全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畜禽粪便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利用、东风渠生态灌区建设、三峡库区及武陵山区规模化高效节水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村河道综合治理等。

  ★城市生态建设工程:清江湿地公园、枝江金湖湿地公园、远安沮河湿地公园、渔洋河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卷桥河湿地公园、求雨台公园、石板森林公园以及宜昌城区水网体系建设、城区山体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等,柏临河湿地公园、城东公园、伍家岗组团城区山体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建设工程:宜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镇污泥资源化处理、宜昌市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宜都华新水泥窑垃圾焚烧、宜都沿江城镇带污水处理工程、葛洲坝当阳水泥焚烧处理工程、长阳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五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点军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枝江城区污水处理厂扩规及管网延伸、临江溪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等。

  ★工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工程:宜都兴发200万吨低品磷矿综合利用、宜都兴发年8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宜都楚星年6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宜都鄂中年6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枝江三宏建材年综合利用磷石膏50万吨二期扩建项目、当阳市陶瓷工业园集中产供气系统、葛洲坝当阳水泥有限公司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脱硝配套工程等。

  ★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水库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宜昌市重点流域国土江河综合整治工程等。

  ★新能源建设工程:电网建设、小水电优化升级、光伏发电示范、抽水蓄能、页岩气开发、新能源建筑一体化、生物质能多元化应用示范、风能利用、其他新能源开发及利用、新能源汽车应用等。

  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宜昌市人民政府

  2016年6月

  序言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关键时期、推进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对于引领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现根据《中共宜昌市委关于制定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抢抓新机遇谋求新跨越,奋力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篇章

  (一)“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宜昌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艰难复杂的宏观环境、宜昌自身的特殊困难和转型发展的阵痛,审时度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逆势竞进的新成就,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1、大城宜昌实力更强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在长江沿线和省内同等城市中保持第4、第2位,在中部同等城市中由第3位上升到第2位,全国城市排名由“十一五”末的第73位上升到2014年的第57位,与先进城市差距进一步缩小。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384.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1.8%,占全省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9.8%提高到1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9.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4.8倍,年均增长32.5%;固定资产投资3085亿元,年均增长28.3%,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047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年均增长15.2%。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9:58.7:30.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高。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产业成功达到千亿目标,新材料和文化旅游业产值分别突破700亿元和8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5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1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7.9个和4.1个百分点。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3%,比“十一五”末提高4.5个百分点。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18家,居全省市州首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3家,五年增加218家。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1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模式初步形成。

  城市地位明显提高。五年来,宜昌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长安杯”、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承担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电子商务、新能源、生态文明等20多项国家级试点示范建设任务。宜都市成功晋级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宜都、夷陵、枝江、当阳、远安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分类考核前列。

  2、大美宜昌城乡更靓

  现代化特大城市初具规模。按照后现代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城市骨架迅速拓展,功能不断完善,形象持续提升,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十一五”末的100平方公里拓展到1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00万人增加到175万人。至喜长江大桥、东山大道BRT、市规划展览馆等大型公建项目相继建成,市博物馆新馆、市奥体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运河整治、磨基山公园一期等项目相继完工,“六大水系、八大公园”园林景观工程全面启动,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9平方米,比“十一五”末增加3.4平方米。以外立面整治、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城市整理卓有成效,老城焕发新光彩。城市绿色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连续六届蝉联全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

  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十一五”末的48%提高到57.2%,14个镇跻身全国、全省重点镇行列。城乡交通更加便捷。宜巴、保宜高速公路和汉宜铁路、紫云地方铁路建成通车,宜张高速公路当枝段和宜五段、宜岳高速公路基本建成,五年新增高速公路334公里、一级公路408公里、铁路36公里。市区“内中外三级”快速环网实现内环闭合,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及快速公交总里程达到370公里,五年增加220公里。所有县市通达高速或一级公路,全面进入宜昌“一小时经济圈”。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90%以上的村庄完成环境整治任务,65%以上的农村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70%的自然村通硬化公路,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客车、通光纤、通固定电话、通政务专网,农村居住、交通、安全饮水、教育、医疗、文化等条件明显改善。

  3、大爱宜昌民生幸福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全民创业、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精准扶贫等“六大民生工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275元、12990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9倍、2.2倍,年均分别增长11.9%和13.6%,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一五”末的2.39缩小为2.1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2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市场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6.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6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1%以内。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2万人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分别达到99%、98%和99.8%。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五年上调,城乡低保标准先后五次上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新增各类城市养老机构56家,新增床位7193张;建成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739个,覆盖率超过55%。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23.7万套,改造农村危房7万余户。新解决115.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45.37平方米、54.24平方米,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12.48平方米、8.54平方米。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

  社会公共事业全面发展。“一本三化”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全国推广,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宜昌市获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5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节庆活动。宜昌被命名为“中国诗歌之城”、“中国钢琴之城”。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城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龙舟赛和漂流赛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宜学之城”建设有序推进。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由“十一五”末的64%提高到8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稳定在98%以上,高中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快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均卫生资源拥有量居全省前列,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成为全省首批健康城市。计划生育国策全面落实。民政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事业卓有成效,弱势群体得到重视和关爱。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蝉联六届“全国双拥模范城”。

  4、大智宜昌创新开放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在全省率先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市场准入“三证合一”等在全国推广。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管理,市级投资审批提速80%。综合执法体制日趋成熟,成为全国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宜昌新区、三峡旅游新区、三峡枢纽港区、宜昌高新区“四大平台”高效运行。调整完善城区财政体制,顺利完成城区建设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革重组市级国有投融资公司,成功组建四大控股集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建设,香溪长江大桥等一批社会项目成功引入PPP模式。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各项改革成效明显。

  对外交流合作成效明显。宜昌市被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建设范围。我市首倡的“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建设得到鄂渝湘周边城市的热切回应并被上升为省级战略。与长江三峡集团、中建三局、葛洲坝集团、武钢集团、省交投集团等中省企业战略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与西部口岸霍尔果斯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公路最短、水路最长、成本最低的“宜新欧”水公铁联运国际新通道。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明显,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顺利,一批项目获得对口支援资金和三峡后续项目国家投资。

  开放型经济充满活力。三峡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国家批复建设,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加快申报,宜昌对外贸易平台建设实现历史性提升。2015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26.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1倍和1.7倍。五年实际到位招商引资资金4663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6.1倍。南玻光电玻璃、惠科电子、兰台科技、贝因美婴童产业园、枝江奥美、宜都山城水都、当阳东田光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宜昌。

  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宜昌市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最佳管理实践智慧城市”、“十二五中国智慧社会治理领军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宜昌智慧城市建设经验被收录为全国智慧城市创建经典案例。

  (二)“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分析,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发展环境看:世界经济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将在曲折分化中缓慢复苏,对外需求逐渐增加,有利于我市优势出口产业复兴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将催生新业态、新产品、新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给我市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我国实施更加开放的发展战略,组建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深度融入国际经济发展,给我市装备制造、建材等产品输出及优强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提供了机遇。

  从国内发展条件看: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气候和经济条件更加成熟,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发展模式不断涌现,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依然存在。尤其重要的是,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江中游城市群、精准扶贫、三峡后扶持及对口支援等重大战略,省委、省政府推进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有利于宜昌发挥沿江优势和节点优势,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从宜昌发展基础看:“十二五”期间,我市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骨架、规模、品位得到历史性突破和提升,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将在“十三五”期间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兑现城市价值;精心培育“千亿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市场主体等成效明显,为“十三五”产业发展积蓄了后劲;对接上海自贸区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十三五”时期宏观发展环境不确定、不可预期因素仍然较多,区域竞争压力仍然较大,发展不够依然是我市面临的最大实际。一是综合实力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相比还不够,特别是产业发展提质增量的任务艰巨;二是创新能力与转型发展的要求相比还不够,特别是企业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提高;三是发展格局与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要求相比还不够,特别是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四是民生福祉与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要求相比还不够,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水平不高、配置不均,贫困人口数量较多;五是作风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相比还不够,特别是少数党员干部执行力、创新力不够,不敢作为、不善作为、不勤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坚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扬长补短,厚植质量优势、绿色优势、平台优势、创新优势和精神优势,奋力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新篇章。

  (三)“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宜昌实施,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把握“三维纲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绿色繁荣、开放先导、依法治市、共建共享战略,秉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加快建设实力宜昌、生态宜昌、智慧宜昌、活力宜昌、法治宜昌、幸福宜昌,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确保2018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精准脱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力进入中西部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前列、进入全国城市50强,为建成“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现代化特大城市打下决定性基础。

  2、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速度、效益继续高于、快于、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方位形成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经济实力、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全面实现“两个率先、两个进位”目标,确保到“十三五”末,“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更加巩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城市、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长江流域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特色优势更加突出。具体目标是:

  综合实力进入中西部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前列、进入全国城市50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5万元,经济总量在中西部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中进位升级,实现“走在前列”目标,继续保持全省第2位,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3%以上,在全省“三个三分之一”格局中的份额进一步提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0亿元,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28万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超过7400亿元,年均增长1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5:3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10%、1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新增12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各县市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力争进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3%。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0元,年均增长11.3%。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以下。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0万人以上。到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各项社保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累计改造城镇棚户区住房7.9万套。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1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到2018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在全省率先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在全省领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精神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宜昌文化品牌更加响亮,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迈入文化强市行列。全国文明城市位次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国文明城市群”。

  美丽宜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7%,耕地保有量522.9万亩。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量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0%以上,城市PM2.5浓度控制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宜昌市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宜昌高新区建成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猇亭工业园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

  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法治宜昌、智慧宜昌建设深入推进,政府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治理的智慧化、智能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推进产业中高端发展,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

  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到202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0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业10大产业产值分别突破千亿元,其中精细化工、食品饮料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物流产值突破2000亿元。

  (一)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战略,瞄准未来制造业竞争制高点,实施“宜昌智能制造2025”行动计划,突破性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产业集群。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9%,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新材料产业

  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国家试点,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高端石墨产业联盟、国内一流的磁电子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国内重要的功能型玻璃基材及器件基地,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主营收入超过20亿元的龙头企业15家以上。

  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发展用于信息获取、传输、转换、存储、显示或控制用的石墨材料、硅基新材料、磁基材料、新型氟基材料。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材料。重点推进新型锰类电源材料、电子级多晶硅、碳及石墨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隔膜材料、功能陶瓷、GMR材料、纳米储能材料、磁性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

  高端装备用先进结构材料。重点发展高品质铝镁合金结构材料、高性能焊接材料、增强型超低硫柔性石墨-金属复合材料、中高压化成箔及高纯铝板、高气密性高强度石墨复合板材等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陶瓷基及金属基复合材料。

  生物材料。重点发展聚乳酸、医用纺织品、生物质高分子材料。

  前沿基础材料。紧跟前沿材料技术,重点推进纳米、超导、石墨烯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

  2、生物医药产业

  推动发展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巩固和提升化学原料药产业,创新发展医药制剂业,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引进发展生物技术药和生物医学产业。到2020年,建成国内具有局部强势和领先水平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全省生物产业发展的优势平台,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产值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4家。

  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业。积极开发在食品调味、动物营养、微生物营养、人类营养保健等酵母应用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支持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供热和生物质燃气。大力开发环保生物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加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积极发展有机肥类和生物复合肥。

  化学原料药、制剂和生物技术药。巩固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红霉素、硫酸新霉素、氨基酸等原料药;规模化发展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物、乙肝和流感治疗用抗病毒药物、麻醉药物、心脑血管药物等重点产品;支持引进仿制市场潜力大的国外非专利药;积极跟踪引进国内外生物技术药物先进技术和产品。

  生物医学工程。推进生物医学与信息、材料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仪器等高性能医疗器械的产品和技术升级,积极培育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基于医疗信息大数据的辅助诊断和健康评估等新业态,促进医疗康养服务产业发展。

  现代中药。支持中药材人工种植和野生抚育,鼓励企业建立规模化中药材原料基地。积极开发中药饮片及植物提取物,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中成药系列产品。支持研发中药功能性食品、中药保健品和中药日化品。

  3、先进装备制造业

  利用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局部优势明显、细分行业居主导地位的优势,重点发展智能测控装置、关键智能基础零部件产业;大力促进海洋工程关键配套设备、海洋环境监测与探测装备、北斗导航应用配套设备产业化;积极推进矿山、化工、纺织等重大智能专用设备研发。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200亿元。

  江海工程装备。全面提升高技术船舶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水平,大力开发船用动力设备及备件,重点建造适宜长江中上游航行的内河标准船舶和环保低碳特种船舶。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配套专用设备,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设计、专业化制造及设备配套能力。

  智能制造装备与应用。加快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加快机械、化工、船舶、轻工、纺织、食品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积极开发矿山、化工、纺织等重大智能专用设备。

  民用航空装备及应用。利用现有的航空维修制造能力,积极开展通用飞机维修、维护、改装业务。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专业通航维修公司,开展中小型固定翼及旋翼通用飞机、公务机的维护保养、部件维修、机体维修和发动机维修等业务,拓展客户定制式通用飞机内饰与改装业务。大力扶持航空零部件、机载设备、航空非标设备等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发展。

  卫星应用。加快北斗终端研发与制造中心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基于北斗卫星的导航应用配套设备,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通讯、高精度测绘、车辆监控等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支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力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装备制造业中强势崛起。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集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加工配套于一体的产业链。

  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以电子商务、信息惠民、宽带中国国家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完善产业链,推进网络、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信息消费。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宜昌“磁谷”产业。建立国家级磁电子研发及中试产业基地,大力推进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联合国内前沿研究力量,推进磁电子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磁传感器、耦合器产业化,在国际上同行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电子材料及基础元器件。以国家电子材料产业园为载体,加快推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配套的高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提升关键元器件及材料的质量和档次。

  新型显示器件及材料。依托现有企业,积极引进新型显示及其配套企业,加快发展新型平板显示、传感器等关键元器件,提高专用电子设备、仪器及材料的配套支撑能力。

  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加快北斗系列智能产品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智能IC卡、RFID电子标签、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智能终端产品开发及规模化应用;加快推进无线蓝牙耳机、数字加密对讲机等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设“三峡数据中心”等大规模集群数据中心,形成150万台服务器规模;积极发展定制化、高端化、分布式、中小规模的第三方数据中心,形成数据开发应用企业50家以上、呼叫中心坐席10万席以上的产业规模。启动建设中国CFO(首席财务官)论坛永久会址,带动云财务、云财政、财务软件开发等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研发与电子商务、云计算和物联网产业,支持开发以网络化操作系统、海量数据处理软件等为代表的云计算软件、工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4G领域应用软件等关键软件。

  数字内容服务。加强数字文化教育产品开发和公共信息资源深化利用,构建便捷、安全、低成本的数字内容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媒体中心、数字产品体验交易中心,拓展数字影音、数字动漫、健康游戏等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应用大数据技术深度开发利用政务信息和社会信息资源。

  电子商务工程。完善电子商务政策环境,健全电子商务目的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电子支付的创新应用,促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共享,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等产业协同发展。“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电商10000户。

  5、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全面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和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到2020年,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达到500亿元。

  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大力推进低温余热回收(HRS)技术、余压余热能量综合利用、锅炉节能改造、电机节能改造、纳米保温隔热等新技术开发。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电机及高效节能环保材料。

  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构建“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及产业化”生态循环产业链。

  节能环保服务。以市场准入管理为抓手,积极培育合同能源管理等新业务模式,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投融资、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节能环保产品认证、节能评估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

  可再生能源。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化为重点,积极推进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应用,推广使用多功能热管式平板集热器等平板太阳能产品。因地制宜发展风力发电。

  非常规油气。有序推进煤制天然气、轻烃燃气、页岩气发展,建立非常规油气资源综合评估机制,加快推进非常规油气规模化生产。

  新能源电池。大力开发储能系统、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动附件等产品,突破高性能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推进动力电池产业化。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计划,鼓励传统产业设施装备智能化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转变,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1、精细化工产业

  突破性发展硅化工,稳步发展磷复肥,支持发展氟化工,调整巩固煤化工,适度发展盐化工,鼓励发展日用化工,限制新上粗放型化工项目,实施传统工艺技术改造,建设国家磷产品中心,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的精细磷化工生产基地和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到2020年,精细化工产业产值达到3700亿元。

  硅化工。提高有机硅中间体产量和质量,重点发展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等四大下游产品,构建有机硅材料产业链,建设国内一流的有机硅单体基地。

  磷化工。加快发展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和功能型磷酸、磷酸盐,控制高浓度磷复肥产能,鼓励发展有机肥、掺混肥、专用肥、缓释肥。鼓励骨干磷化工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氟化工。实现磷矿伴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整合完成工业园区周边企业资源,扩大无水氟化氢产能,开发研究无水氟化氢副产白炭黑、尾矿综合回收氧化镁技术,适时建设硅、镁资源综合利用装置。

  煤化工。推进合成氨生产企业采用洁净煤气化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对原料和动力结构进行调整改造,鼓励发展缓释尿素,重点发展煤、油结合的基础化工原料、化工中间体、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化学产品。

  盐化工。以氯碱工业为主要方向,大力开发高分子化合物及氯化聚合物、环氧化合物、甲烷氯化物、含氯中间体等有机氯精细化工品。

  2、食品饮料产业

  以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产业升级为目标,按照“增加品种、提高品质、培育品牌”的发展思路调整改造食品饮料产业,提升食品饮料产业市场竞争力。到2020年,食品饮料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酿酒加工业。全面提升白酒工业整体实力,稳步发展啤酒加工业,积极开发保健型露酒和黄酒产品。

  果蔬加工业。大力发展柑橘精深加工,巩固发展豆类罐头、水果罐头和蔬菜罐头加工,改造提升宜昌地方特色菜加工技术,支持发展脱水蔬菜产品。

  茶叶加工业。提升绿茶品牌,培育壮大红茶,积极发展乌龙茶、黑茶、黄茶、白茶等特色茶,大力开发茶食品、茶饮料、茶提取物、茶生活用品等茶叶深加工产品。

  粮油加工业。支持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薯类淀粉和副产品的加工,鼓励传统菜籽油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支持发展木本植物油加工,稳步发展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

  乳制品加工业。鼓励乳制品企业加大投入,加强自有奶源基地建设,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乳制品和功能性产品。

  畜牧和水产加工业。稳步发展猪肉产品,大力开发牛、羊、禽肉类制品,推进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支持发展冷冻、切片、腌制、熏制等水产制品和即食休闲制品。

  3、建材产业

  以绿色建材、新型建材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传统建材产业节能环保改造和产业技术升级。到2020年,建材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

  新型建材。大力发展防火保温阻燃等功能性新型建筑材料。支持发展新型绿色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环保型墙体材料。

  水泥行业。推动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更新,淘汰落后工艺,大力发展高性能专用混凝土、高性能外加剂等水泥制品。实施固废物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陶瓷行业。支持现有陶瓷企业转型发展,研发薄型建筑陶瓷砖(板)、轻型节水、智洁高档卫生洁具等产品。

  玻璃行业。大力发展新型安全节能玻璃及功能玻璃制品。积极开发汽车玻璃等高端产品。

  (三)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保障军品与发展民品相结合,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基地。到2020年,打造1个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区,培育5个百亿级的军民融合特色产业集群,军民融合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1、培育军民融合特色产业集群

  重点培育民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气化长江装备、安防及节能环保、磁电子等百亿级军民融合特色产业集群。民用航空航天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民用航空材料及配套制造、通用飞行器制造,形成集合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维修改装、机场运营、航空服务、拆解回收等全产业链的产业体系;海洋工程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海洋环境监测、水下安全防卫、援潜救生装备和海洋发电设备,形成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气化长江”装备产业集群重点发展LNG双燃料动力柴油机,加快推进LNG气源供应、加注站和加注码头建设、LNG储备和物流基地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安防及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安全防护和检测设备、应急处突“三防”装备、消防装备、环保型工程机械、新型集成房屋,建设全国重要的安防及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磁电子产业集群重点加强磁电子芯片的研发,积极发展基于信息与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智能停车等智慧城市产业,加快发展以卫星遥感、测绘、导航数据分析处理应用为重点的数据应用产业。

  2、培育壮大军民融合市场主体

  加强与军工集团的合作对接。围绕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信息数据处理应用等军民融合重点领域,强化与各军工集团的交流对接,推进深度合作,争取各军工集团在宜布局军民融合重大产业项目。积极探索并促成军工产品研发生产属地化配套的新模式,促进本地军企之间加强协作。支持有条件的军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上市融资、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实施股份制改造。鼓励本地民企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协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参军企业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质、质量体系和许可的审查及认证工作。到2020年,培育3家100亿级企业、10家50亿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以上、“民参军”企业达到50家以上。

  3、搭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平台

  搭建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军工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前提下,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检测中心等国防科技资源向民用领域开放,支持地方科技资源服务国防工业发展。搭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围绕重点领域,鼓励校企合作,军企与民企合作,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业技术研究院、军民融合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军民两用高新技术研发投入,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和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搭建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平台。完善军民两用技术输出渠道,建立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适时发布军转民技术推广目录和“民参军”产品技术目录,推动军用技术民用化和先进适用民用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搭建军民融合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平台。定期举办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论坛,鼓励民企共同参与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的市场开拓和投资入股,大力推动军民融合技术成果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广应用。

  (四)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配套、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5%,年均增长15%。

  1、旅游业

  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促进融合发展,提升发展质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把宜昌建成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休闲度假特色地和鄂西乡村旅游首选地。到2020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0亿元。

  加快建设精品旅游区。突出三峡旅游新区的核心龙头作用,加快三峡之星、三峡游轮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会展博览岛、西坝慢生活岛、南津关旅游小镇、宜都宋山康养中心等支撑性项目建设,整体打造集城市休闲、内河观光、峡谷探险、山林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积极打造都市旅游核心吸引物,加快建设宜昌中央活力区、环城南路历史文化风貌街区都市旅游综合体。进一步提升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清江画廊、屈原故里、昭君村、关公园、天龙湾、鸣凤山、嫘祖故里、武陵峡、鹿苑寺、朝天吼漂流、昭君别院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档次和接待能力,着力打造国际旅游区。加快推进西陵峡、清江、百里荒、五峰、金湖等旅游开发,打造国内知名的旅游度假区。结合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基地、农村生态观光园或休闲观光农业特色片区,鼓励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寨,开发建设兼具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着力打造远安、车溪、小鸦、安福寺、红花套、潘家湾等乡村休闲区和下牢溪、晓峰、九凤谷等生态休闲区,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适应大众旅游和休闲旅游市场需求,在观光旅游精致化、休闲度假品质化的基础上,推进“商、养、学、闲、情、奇”等专项旅游供给创新,重点开发避暑、养生养老、山地越野、森林探险、漂流等专项旅游,构建以观光休闲游为基础、各专项旅游为特色的复合型旅游产业体系。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通道建设,促进景区之间、景区与城区、景区与交通节点的互连互通。实施旅游道路整治和景观优化工程,进一步完善旅游生态景观廊道系统。加强旅游通讯网络建设,实现景区通讯4G和免费WIFI全覆盖。切实保障旅游景区景点供水供电。进一步提升住宿、餐饮、购物、旅游咨询服务等配套能力和接待水平,全面实现旅游标准化建设。

  推进文化、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实施“+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平湖半岛文化旅游产业园、国际旅游自由购物区、文化旅游创意园、体育休闲公园、国际生态智慧城、钢琴文化创意产业园、三峡国际珠宝博艺园、屈原文化产业园、杨守敬文化产业园等重点文化旅游园区,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商品,精心打造文化旅游演艺节目,提升旅游业文化内涵。积极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红色历史文化纪念设施,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远安嫘祖文化节、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国宜昌国际自然水域漂流大赛、中国长江环百里洲自行车邀请赛等主题节事,打造宜昌文化旅游知名品牌。

  2、文化创意产业

  积极培育乐器珠宝制造、包装印刷服务、创意设计策划、文化装备生产、文化金融等产值过百亿元的“五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三峡区域文化产品制造中心、文化创意设计中心、文化融合发展示范中心。到202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新闻出版发行及广电业。抢抓“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机遇,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抢占互联网和移动多媒体发展先机,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及信息传输服务业。到2020年,三峡广电集团、三峡日报传媒集团资产规模突破10亿元。

  文化艺术业。大力发展文化演艺业、文化艺术培训等相关产业,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培育一批民营文化艺术业企业龙头,形成特色鲜明、业态多样、投资主体多元的文化艺术业发展格局。重点培育10家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文化艺术龙头企业。到2020年,文化艺术业产值100亿元以上。

  文化创意和设计业。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和设计业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设计服务、动漫游戏等服务业,支持创意和设计企业培育人才、引进知名设计大师,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向高端化发展,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业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

  文化装备制造业。积极引导乐器制造、视听设备制造、包装印刷等企业升级扩规,形成规模与品牌效应。促进文化与制造业的延伸融合,提升制造业的文化附加价值。到2020年,文化制造业产值达到700亿元。

  文化休闲娱乐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休闲娱乐业,开发一批经济效益好、社会反响佳的文化休闲娱乐产品,把宜昌建成三峡区域文化旅游中心、文化休闲娱乐中心及文化会展中心。到2020年,文化休闲娱乐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3、现代物流业

  依托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发展,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建成长江中上游物流枢纽城市,增强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能力。到2020年,现代物流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培育物流产业链。加强物流港口和物流通道建设,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完善三峡翻坝中转功能,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的大宗物资中转、仓储和配送中心。改造提升专业物流园区功能,大力发展沿江专业物流。构建以港口为端点、以产业基地物流、货物中转物流为特色的物流产业链。

  推进物流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茅坪、太平溪、云池、红花套、枝城、三峡机场、东站、小溪塔、东山、点军等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全面建成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建设综合保税区。完善物流末端配送体系。逐步形成以城市物流园为主轴,县级配送站点为支撑,农村综合交通服务站、农村邮政、快递网点为补充的三级城乡物流服务网络。

  加快发展智慧物流。以省级重点物流企业为龙头,着力实施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服务示范工程。加强对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实施物流大数据战略,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导航及地理信息等技术在物流智能化管理方面的应用,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加大物流开放合作。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经济区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区域物流合作,积极参与长江流域物流联动发展,搭建服务中西部和长江经济带的物流平台。争取国家支持创建国家物流业开放合作试验区。

  4、金融服务业

  加强金融调控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安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到2020年末,金融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6000亿元和4500亿元,上市企业突破40家。

  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新金融服务PPP模式。支持发展科技金融。争取在湖北自贸区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人民币结算试点,争取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宜昌片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开展跨国公司总部人民币和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民间金融、探索发展农村合作金融。

  培育金融业市场主体。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高标准建设“宜昌金融街”。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支持设立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加快组建市级法人银行和证券、保险法人机构;推进三峡农商银行发展成为全国性或区域性商业银行;积极引导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法人机构。探索建立金融、商务综合服务中心试点,鼓励开展股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产业链融资等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引进区域性金融管理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机构。

  实施金融帮扶工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商业银行向农村延伸机构,引导银行机构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和外汇业务经营权限。稳步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络平台,引导社会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落实创业就业小额贷款政策,保障财政贴息资金。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机制,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培育后备企业,支持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引导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创新投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再融资。支持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融资,推进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债券融资,支持信托股权融资。着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快发展产权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加快发展保险业。大力引进专业保险公司在宜昌设立分支机构,稳步发展保险代理机构。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直接相关的保险品种。推动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融资业务有机结合、科技保险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积极支持保险机构在宜昌开展创新业务试点。

  加强金融基础性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票据交换、银行卡支付、网上支付、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国库会计核算等业务系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体系。建立金融生态监测评价系统,维护正常经济金融秩序。建立公开透明、优质便利的外汇综合服务平台和全面及时、准确权威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5、商贸流通业

  以培育商贸流通集聚区和现代商业集群为重点,创新流通方式,培育新型业态,引导服务消费,着力打造长江中上游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商贸文化中心和商品展示中心。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

  加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建设大宗商品集散基地、交易市场和跨国采购中心,吸引总经销、总代理和特约经销等集聚发展。积极拓展价格发现、口岸集散、营运控制、信息发布等高端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综合商社、采购中心、电子商务、离岸贸易、分拨配送、期货期指、仓单质押、票据贴现等现代流通模式。

  完善城乡商贸市场体系。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加快城市商圈建设,推进县(市)级和城市新区商贸中心提档升级。实施商贸企业“小进限”成长工程,推动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市、县、乡(镇)级配送中心建设。支持批发市场向城市新区商贸服务集聚区、城市副中心特色商贸中心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

  积极培育商贸流通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积极发展综合购物中心、无店铺销售、电子商务总部、网上商城等新兴业态,建设一批智慧型商贸企业、专业市场和居民生活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大型企业以供应链协同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积极发展B2B、B2C、C2C、ABC等电子商务交易服务。

  6、康养服务业

  支持发展智慧医疗、健康养老、居家养老服务、中医医疗保健、远程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医疗保健旅游、健康教育和培训等,建设彰显“山、水、绿、城”特色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医、教、研、养、康”五位一体的康养服务产业基地。积极推进清江国家级康养实验区和城区外贷养老示范项目建设,建成全国康养服务业发展示范市。到2020年,康养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

  7、高技术服务业

  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研发设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生物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等为重点,以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为支撑,优先支持高技术延伸服务和相关科技支撑服务业加快发展、集聚集群发展。到2020年,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

  8、商务会展业

  着力优化商务环境,推进商务会展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加快形成集聚集约、优势互补、网络发展的商务会展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宜昌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会展产业链。到2020年,商务会展业的营业收入超过90亿元。

  (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调、绿色生态、开放开发、融合共享”,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安全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次产业融合体系,建设具有宜昌特质的特色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活力农业、魅力农业,基本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产品加工产值“双倍增”。到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年均增长12%;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7%。

  1、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特色农业

  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区。柑橘产业以建成世界最大的柑橘产区和一流的精深加工基地为目标,推动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应用和柑橘“零废弃”精深加工,建立柑橘全产业链。到2020年,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茶叶产业以建成国家标准化茶叶示范区和中国茶产业高新技术集成基地为目标,实施“提升绿茶、振兴红茶、发展黑茶”战略,支持五峰申报创建万亩茶叶产业园,到2020年,综合产值突破500亿元;畜牧产业以建成南方现代都市牧区、中部地区畜牧强市、全国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目标,重点发展草食畜牧业,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蔬菜产业以建成中国一流的高山生态蔬菜基地为目标,引进培育精深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到2020年,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水产产业以建成全国健康淡水鱼养殖示范区为目标,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调整养殖结构,到2020年,总产量达到30万吨;食用油产业以建成鄂西重要的食用油料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加强“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到2020年,油菜面积稳定在145万亩,木本油料林基地达到120万亩。支持发展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三大新兴产业,建设核心板块基地,做强龙头企业,做优精品名牌。

  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全力打造“千亿产业、千亿企业、千亿大县”。在每个县市建立专业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在每个特色产业培育2-3家行业领军型龙头企业。实施产业化集群抚育工程,推进领军型龙头企业梯次培育工程,支持重点企业壮大规模,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打造一批千亿产业领军企业和千亿元农产品加工大县。

  建设三峡地区农产品集散区。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机遇,科学布局国际国内市场,着力构建宜昌农业开放开发新格局。启动三峡果蔬交易中心、江南柑橘交易市场、枝江外贸出口农产品基地、县市牛羊专业交易市场等物流配送项目建设,支持涉农物流园区开发大宗农产品现货交易业务和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构建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电子商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2、健全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建设智慧农业

  推进农业科技化。积极搭建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平台,加快建设特色产业产区研发体系。在柑橘、茶叶领域组建国家级实验中心,建立一批国家、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加强与先进发达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建立六大特色产业和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科技支撑。支持种子种苗创新,组织开展特色产业产、储、加、销重点环节的关键技术攻关,逐步形成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推进农业装备化。加快推动设施装备和设施技术应用,提高农业避灾减灾能力。依托核心基地重点发展智能温室、喷微灌设施、避雨设施、智能化畜禽养殖、耕作移栽和农产品产地储藏保鲜烘干等配套设施。到2020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200万亩。建立农机部门与相关产业协同推进机制,推广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积极引进节水、节地、节能的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及其生产技术。到2020年,全市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0%以上,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推进农业信息化。利用“三网融合”和“村村通光纤”建设成果,大力建设村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到2020年底,全市农村基本实现光纤到户,固定宽带覆盖率达到70%以上,3G、4G网络覆盖达到98%以上。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开展农业物联网试点示范,支持智慧农业创业孵化园区建设。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手机应用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电子商务企业,到2020年,全市电商企业达到2000家,年交易额达到20亿元以上。

  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优势产业基地向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和精品果园、高效茶园、标准菜园建设,发展规模适度的标准化养殖场500个,努力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到2020年,新增1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0%以上,畜禽标准化养殖率达到70%,标准入户率达到60%。

  3、健全农业安全生产体系,加快建设绿色农业

  全面推动循环发展。积极开展低碳循环农业试点,广泛推广作物轮作、间作和套作技术,探索新型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大力推广“猪沼果(茶菜)”、林下种养等高效模式和精准节水技术,鼓励农业生产主体通过种养配套、模式创新、废弃物循环利用等途径,构建农业生产生态循环体系。巩固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成果。

  全面推动安全发展。加快创建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标准,加强农产品产加销各环节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推行自产自销农产品诚信体系建设,巩固并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依法打击各类非法添加行为。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总体合格率98%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全面推动生态发展。抢抓国家生态补偿脱贫的机遇,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行动。鼓励森林资源流转,大力发展木本油料、食用菌、中药材、种苗花卉、林下经济等产业。科学规划畜禽养殖场布局,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建设畜禽养殖场,禁止在江河湖库投肥养殖和围栏围网养殖。到2020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建成林业生态示范县(市、区)5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

  4、健全三次产业融合体系,加快建设魅力农业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农旅、工旅、商旅结合的精品线路、一批具有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村庄(新型社区)、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一批星级农家乐和民宿、一批知名休闲农业品牌,整体提升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游、四季农园体验游、特色产地采摘游、本土农家品味游、乡村会所商务游、农业节庆自驾游等品类。“十三五”期间,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湖北旅游强县6个。

  实施三产融合推进工程。鼓励各地结合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功能多样化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综合体和示范区。支持宜都市建设国家柑橘农业公园和中国宜红茶博览园;支持夷陵区建设工业旅游示范点、柑橘生态休闲走廊和“三峡茶谷”生态旅游带;支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秭归县、兴山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建设柑橘、茶叶产业观光带;支持远安县持续推进全域景区建设;支持当阳市、枝江市、点军区等地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

  5、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建设活力农业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百千万”培育工程,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合作社跨区域、跨行业开展联合与合作,组建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总社。壮大发展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培训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到2020年,培育100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000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000名新型职业农民。

  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林权、房产、宅基地以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大力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土地信托等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户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支持有经济实力的致富能人回乡创业,集并土地创办园区,实行规模化经营。积极引导工商企业进入土地流转。建立土地流转风险补助金和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领域风险保障金。

  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市级现代农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总结推广“合作组织+金融”经验和模式,鼓励各地建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对接金融服务机构,联合开展助农贷、保险贷、权利贷、订单贷、联保贷、循环贷等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承包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养殖水面经营权、大型农机具、厂房、生产订单、农业保单等质押业务。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探索开展产值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试点。积极支持农业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获得融资。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区域协同,走生态优先、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人城共进、智慧个性、包容共享的城市发展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一)构建全域联动的新型城镇体系

  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科学规划建设城镇群带,逐步形成集聚效率高、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强、城镇层次等级结构完善、功能互补性强、地域分布合理的城镇体系。

  1、构建“一带两圈九走廊”城镇空间形态

  “一带”即长江城镇聚合带,包括西北部生态城镇区、中部核心城镇区、东南部产业城镇区。“两圈”即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圈和东部新兴技术产业圈。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发挥区域内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发展全域旅游,强化宜昌市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地位;东部新兴技术产业圈重点依托良好的用地条件、交通区位条件和已有工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和规模化、集约化的粮油、蔬菜等现代农业。“九走廊”即优化宜昌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的九条示范廊道。以主要交通道路为纽带,以沿线重要节点城镇为支撑,大力推进走廊沿线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均衡发展、带动创业就业、改善农村环境等,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宜昌市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全省城乡统筹示范带。

  2、推进“一带三区多组团”城镇带建设

  “一带”即沿长江城镇集聚带,以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中心,沿长江向上、下游延伸,构建沿长江城镇集聚带;“三区”即沿江分布三个城镇区,包括中部核心城镇区、西北部生态城镇区和东南部产业城镇区;“多组团”即沿长江建设中心城区城镇组团、枝江市城镇组团、宜都市城镇组团、秭归县城镇组团四大城镇集群,促进城镇组团发展。

  3、完善“一主六副多层次”城镇结构体系

  “一主”即中心城区。“六副”包括宜都、枝江、当阳三个县级市城区和长阳、秭归、远安三个县县城,推进县级市城区产业集群、人口集聚,逐步建成20-50万人口的地区副中心城市。支持各地县城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人口规模1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加快建设一批旅游名镇和城郊卫生镇,构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镇三级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镇”的五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二)提升中心城区核心引领功能

  坚持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并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共融,加快“四大平台”建设,推进中心城区东拓西进、南展北联、新旧互动,构筑以宜昌城区为中心的城市群。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0万人。

  1、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

  持续推进宜昌新区建设。按照“沿江东拓、跨江发展、垂江延伸”思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沿江向白洋组团突破,跨江向点军组团拓展,垂江向江北小溪塔、龙泉、三峡机场、江南桥边方向延伸。围绕快速路、大型公园和大型公建周边区域,相对集中、合理有序的推进片区深度开发,形成城东片区、东站片区、点军沿江片区、点军奥体片区和唐家湾片区等一批成熟的建成区。适度推进白洋建设。加快推进三峡枢纽经济新区建设。到2020年,宜昌新区新增建成区40平方公里,用地规模达到100平方公里,具备100万人口的承载能力,建成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区、现代复合城市展示区和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

  改造提升既有城市片区。对中心城区4个既有片区进行重点改造和开发,提升中心城区的整体功能和空间形象。西陵区突出功能提升,加快建设高新总部基地,改造提升沙河片区、黑虎山大树湾片区、西坝片区和平湖半岛片区,提升城市形象。伍家岗区突出用地优化,推进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区、滨水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柏临河公共中心,强化片区公共服务中心功能。点军区突出生态开发,加快建设点军生态新城。夷陵区突出用地发掘,推进沙河新城、物流市场等项目建设,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2、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完善城市路网,实现中心城区“内中外三级”快速路环网闭合。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以及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构建以轨道交通、BRT快速公共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等为补充的多模式、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到2020年实现公共交通站点300米覆盖路达70%以上,500米覆盖率95%以上,90%以上居民公交出行通过直达或最多一次换乘完成,中心城区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达到12标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伍家岗长江大桥、BRT快速公交系统、峡州大道、西陵二路、点军大道、江城大道、排水设施及城镇污泥第三方治理试点、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启动红花套长江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推进科普文化中心、宜昌大剧院、奥体中心、市老年大学新校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一中新校区、夷陵中学新校区、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市十八中新校区等大型公建设施建设,争创“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加强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生活垃圾处理、供电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建设。到2020年,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100%,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燃气普及率98%。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左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城市空间绿色化、产业发展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新城。以争创低碳生态城市试点为契机,构建生态格局,形成以“水绕城、城镶山”为特色的大生态绿地体系。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全面推进“六大水系”、“八大公园”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建成桥边河、五龙河、沙河、运河、柏临河等水系景观带以及求雨台公园、磨基山公园、柏临河公园、卷桥河湿地公园、沙河环保公园、城东公园等一批生态景观工程。启动环城森林圈建设,构建环城大绿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3、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坚持共生共荣,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突出宜昌新区、宜昌高新区、三峡枢纽港、三峡旅游新区“四大平台”及产业园区的配套发展,推动产业与城市同图规划、同步建设、同城管理、以城聚产、以产兴城。发挥中心城区对专业园区资源、信息、基础设施的共享优势和规模集聚效应,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平台。以宜昌国家高新区为龙头,以东山园区、猇亭园区、湖北深圳工业园、白洋工业园、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宜昌产业园、点军电子信息产业园、服务外包产业园、通航产业园等为载体,以争创国家级产城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为契机,统筹推进各类园区加快发展。以国家级开发园区为依托,着力打造国家级创业中心、清华科技园宜昌分园、国家专利技术交易中心等一系列平台。到2020年,东山工业园、猇亭工业园、深圳工业园、白洋工业园、生物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西陵区、伍家岗区建成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三)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立足长江中上游区域,以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为支撑,统筹推进铁路、水路、公路、管道以及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建设与衔接,打造网络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宜昌市与周边城市群,市域内各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着力增强综合枢纽功能,将宜昌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三峡航运物流中心和“宜新欧”水公铁联运国际新通道。

  1、构建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建设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三峡江南翻坝铁路、三峡江北翻坝铁路等疏港铁路、公路,茅坪港区、枝城和红花套港区、太平溪港区、白洋和田家河等重点港区以及茅坪港至红花套成品油输油管道,形成连接坝上、坝下的大运量快速交通通道和功能衔接的枢纽港口,并与汉宜、宜万、焦柳等国家主干铁路和呼北、沪渝、沪蓉等高速公路相联结,通过实施公路、铁路、水路、管道等多式联运和有效对接,多渠道疏解过坝物资,从根本上解决三峡枢纽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确保长江黄金水道常年畅通。

  2、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全面建成“八线三环”高速公路骨架网。规划建设526公里高速公路,形成“八线三环”高速公路骨架网,力争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到830公里,宜昌至周边城市实现快速直达,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区联系更加便捷。配合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加快白洋长江公路大桥、宜张高速公路渔洋关至鄂湘省界段建设,完善呼北国家高速公路省际通道和旅游出行功能。尽快完成“1+6”快速通道建设,适时启动“1+6”半小时高速环线建设。开工建设宜来高速公路,积极推进神农架至五峰高速公路、枝江至湖南石门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宜昌横向联络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宜昌与神农架、荆州、恩施、湖南等地的互联互通。

  全面建成“三纵五横”普通公路干线骨架网。规划建设一级公路540公里、二级公路1057公里。加快国省干线升级,全面建成“三纵五横”普通公路干线骨架网。推进中、东部重要城市之间的国省道二级公路升级改造。重要工业园、景区、枢纽等实现一级公路快速连通。加快对国省道网中未达到二级公路标准的路段进行提档升级,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县的普通国省道改造工程,加快点军至长阳龙舟坪快速通道建设,加快远安花林寺至伍家岗花溪路新建、当阳峡口至夷陵龙泉一级路改扩建。部分重要旅游景区及交通枢纽与国省干线网连接公路实现二级公路快速连通。完善三峡枢纽港集疏运公路体系,部分港区疏港公路按一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实现水陆运输方式无缝对接。

  完善农村公路网络。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和村镇建设需要,稳步推进旅游路、资源路、产业园区路和新型村镇出口等县乡道改造建设,力争改造县乡等级公路815公里,实现“县道上等级、乡道变顺畅”。以精准扶贫为导向,因地制宜,分步分类推进“撤并村”“村村通”建设,重点加快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山区县市贫困山区公路建设步伐。有序推进规模以上自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扩大农村公路网覆盖范围,基本消灭断头路,加快形成循环路,实现农村路网连片成网。对路宽3.5米及以下窄路面公路实施拓宽改造,满足农村客运及客运公交化营运需要。

  3、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

  围绕打造长江三峡,加快建设“三城六区一中心”,全面推动港口、物流园、产业园区、城市一体化协调发展,夯实翻坝转运、西部出海、工业输出、三峡旅游四大功能体系,实现“亿吨大港、百万标箱、联运枢纽、港兴城欣”目标。加快建设白洋港口新城,打造生态型、智慧型的保税港区、产业新区、滨江新城。加快建设茅坪港口新城,打造三峡库首临港新区、生态新城。推进太平溪港口特色新镇建设,打造港口观光特色镇。加快三峡翻坝江北高速、三峡翻坝铁路南线、北线建设,推进白洋二期、云池三期、太平溪二期、茅坪三期等项目建设,完善三峡枢纽翻坝转运体系。加快建设云池、枝城、峡口、红花套、姚家港、七星台等六大港区,服务临港工业和腹地经济发展。统筹推进云池、枝城、小溪塔、伍家岗等物流园建设,实现前港后园、集聚发展。实施三峡游客中心客运码头、三斗坪旅游客运港等改扩建工程,为来宜游客提供水上观光通道。加快建设三峡航运服务中心,积极申报建设综合保税区和航运交易中心,深化与长江沿线港口合作,建立“虚拟组合港”机制,扩大港口对外开放程度。

  4、实施重点航道整治工程

  加快实施长江干线宜昌至昌门溪航道系统治理,力争早日实现武汉至重庆5000吨级船舶直达;启动三峡至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整治工程;推动长江三峡铁路水路有效连接的联运系统建设,引导货源地分流;提升三峡库区支流航道等级与服务能力。对香溪河航道、青干河、九畹溪以及吒溪河等支流航道进行整治,比照长江干流航道标准建设支流航道,实现宜昌内河航道干支直达,高效对接;实施香溪河航道提等升级工程,对清江隔河岩库区、高坝洲库区航道设置遥感遥测助航标志并进行提档升级。依托长江干线航道、清江以及三峡库区支流航道,共同构建干支衔接、标准统一、网络畅通、运转高效的航道体系,促进船舶标准化和港口功能的扩展。

  5、加快宜昌铁路枢纽建设

  规划建设(改造)铁路里程639公里。2020年基本形成以国家高速客运铁路、翻坝货运铁路为主体,以地方铁路支线、专用线和旅游观光铁路为补充的“两纵两横五联”铁路网主骨架,新增铁路营运里程414公里。推进客运专线建设,提升宜昌在国家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沪汉蓉高速铁路宜昌段建设,缓解汉宜铁路客运压力,克服宜昌至万州铁路慢速短板,形成沿江快速铁路大通道。加快郑州至万州客运专线宜昌段、汉宜铁路至郑万铁路连接线、宜昌至荆门至襄阳高速铁路、宜昌至常德快速铁路建设,进一步密切宜昌与西南地区、中原地区和华南地区的联系,服务“一江两山”旅游开发和秦巴山武陵山扶贫攻坚。加快建设翻坝铁路北线、翻坝铁路南线,改造鸦宜复线,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形成“水铁水”翻坝运输体系,服务三峡枢纽过坝运输及沿江港口、临港产业货运需求。规划建设由轨道交通市区线、市域快线及三峡坝区观光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轨道交通体系,对市域铁路宜昌东站至小溪塔进行改造,实现伍家岗、西陵、小溪塔三大城区的快速联通。开工建设宜昌轨道交通2号线。加快推进宜昌铁路物流基地建设。适时启动当阳至远安铁路、湖北省化肥厂专用铁路至七星台延伸段、三峡坝区旅游观光铁路、清江画廊旅游观光铁路及兴山至神农架观光铁路等地方铁路建设。

  6、建设三峡枢纽国际机场

  实施三峡机场改扩建工程,提升飞行区等级至4E级,力争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00万人次。完善三峡机场国际口岸建设,拓展、加密至各省会城市及重要旅游城市的空中航线,开通至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周边国家的国际航线;加快筹建宜昌三峡航空公司,鼓励航空公司驻场经营;积极推进三峡航空学院建设,打造宜昌航空基地,将宜昌建设成三峡区域枢纽国际机场及通航产业发展中心。完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及通用机场布局规划,以服务重点景区、应急救援和辐射特殊区域为重点,探索通航发展和机场建设公私合作模式。加快推进通用机场规划与建设,启动一批起降点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形成“一近一远双中心、五场四点多布局”的通用航空总体格局。依托三峡机场,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区”,突破性发展通航产业,加快推进海航三峡通航产业园(通航4S店、通航展会、通航小镇、通航商业中心、通航会展中心等)建设,打造辐射三峡区域的新型临空经济园区和中国通航之都。

  (四)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强化节能优先战略,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一次能源供应能力达到3800万吨标准煤。

  1、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稳步推进常规电源建设。加快建设葛洲坝电站扩机工程,“十三五”期间扩机8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500亿千瓦时。有效整合小水电资源。规划建设小水电站29座,新增装机容量18.7万千瓦,小水电装机达到9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30亿千瓦时。稳步推进火电建设。适时推进猇亭热电二期、宜都4×100万千瓦路口电站的前期工作。到“十三五”期末,全市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40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明显提高。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将宜昌纳入三峡电直供试点,力争到2020年,我市消纳三峡电量达到50亿千瓦时。

  大力开发新能源。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创建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到202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6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10亿千瓦时。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风力发电项目,力争到2020年,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抓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建设一批示范性好、带动性强的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到202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以上。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推广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实施集中供热,在资源充足的地区发展生物质直燃发电。支持宜都市打造中西部地区新能源示范应用基地和长江经济带中部能源谷,加快远安页岩气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当阳核电站前期工作。

  加快电网改造和优化。加快推进500千伏夷陵变电站前期工作。新建秭归、昭君、黄粮、白洋、七里冲、渔洋关、紫盖等公用变电站,扩建麂子河、杨家湾、五峰等变电站,增容改造一批变电站。全力推进电网智能化,实施“互联网+电网”战略,发展智能电网,到2020年,全市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

  2、推进能源消费革命

  严控能源消费过快增长。推行“一挂双控”措施,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对高耗能产业和过剩产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强约束,其他产业按先进能效标准实行强约束。最大限度遏制高耗能企业发展,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加大节能评估审查力度。

  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控制重点用煤领域煤炭消费,有序推进“煤改气”工程,加强余热、余压利用,加快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到2017年,基本完成重点地区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等天然气替代改造任务。扩大城市无煤区范围,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大幅减少城市煤炭分散使用。到2020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降至60%以内。

  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积极争取“川气东送线”多供气,落实“忠武线”气量指标。在高压外环线建设门站接收“武宜线”来气。加快宜昌各区域储气站建设。到“十三五”期末居民气化率提高到95%,所有县市区主城区均开通天然气。积极引进LNG液化天然气,建设一批CNG、LNG陆上加气站,推动水上LNG加注站建设。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0亿立方米,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以上。

  深入推进电能替代。支持工业企业运用电热锅炉替代燃煤、燃油、燃气锅炉,大力推进宾馆、商场、医院等公共区域推广热泵技术,引导居民取暖厨炊等弃煤改电,大幅减少直燃煤,实现以电代煤。到2020年,电能占能源终端消费量的36%。大力推广电动交通,发展电动汽车,规划建设充换电网络。到“十三五”末,新增汽车总量中电动汽车占比达20%以上;新建住宅区、商务区停车场30%车位安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已建停车场20%车位安装充电设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