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失守3000点,四大因素带来沉重压力,机构认为长期不宜悲观
时隔近22个月,沪指再度失守3000点。
4月25日,大盘全天低开低走。截至收盘,三大股指均跌超5%,上证指数收跌5.13%,失守3000点,创业板指跌5.56%,深证成指跌超6%,这也是自2020年7月以来,上证指数首次下破3000关口。
盘面上,几乎所有板块全线下跌,互联网、基本金属、钢铁、煤炭、半导体板块领跌,金融、地产、白酒、光伏、锂电池板块纷纷下滑。
此外,宁德时代、招商银行、恒瑞医药、新华保险等权重股大跌,全市场4603只股票出现下跌,两市飘红个股不足200只,近千股跌停或跌超10%,超1800只跌超9%。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969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436亿元。
市场为何持续杀跌?底部何时出现?华夏基金、上投摩根、长城基金、中信保诚、汇丰晋信、光大保德信、海富通基金、创金合信等基金公司均认为,A股市场长期不宜过度悲观,股市的长期趋势并未改变。不过,针对短期调整幅度和后市关注主线,基金公司之间存在较大分歧。
多重原因导致A股下破3000点
综合基金公司的解读,疫情扰动导致及经济状况令人担忧、人民币汇率贬值、权重股业绩不及预期以及美联储加息等内忧外患多重因素导致市场失守3000点。
上投摩根认为,今日出现大幅度普跌,加上成交额仍然低迷,呈现出市场信心匮乏,投资者止损心态明显。除了对美联储政策紧缩步伐可能超预期的外部因素外,一季度财报缺乏亮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以及对未来经济基本面较为悲观等内部因素,或是A股今日出现跌幅远大于其它亚洲市场的主因。
另外,我们前期也提到过,二季度预期受疫情的扰动更大,一季报对上市公司的股价提振效果相对有限;在人民币汇率方面,今日开盘后继续走弱,截止今日15:00,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跌超600个基点,失守6.55关口;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59,创下2020年11月以来新低,这虽说是中美周期及政策错位的必然,但由于下行速度较快,或进一步引发资金外流。
最后,国内疫情没有明显的变化,上海新增确诊数未见拐点,部份省市疫情又有所恶化,预计短期内疫情的反复仍会对经济造成扰动,进而影响投资者对全年经济增速的信心。
中信保诚基金孙浩中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展现出了较大的下行压力。从外部来看,美联储加息缩表的进程可能会超出预期,人民币贬值的压力陡增,俄乌局势悬而未决,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从国内来看,全国的疫情依然呈现点状式暴发,长三角的复工复产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供应链不畅,物流依然存在问题,同时,消费也处于疲软状态。
长城基金表示,今日A股再度杀跌可以说是既在意料中又在意料外——意料之中的是理性的因素,概括来说就是负面因素暂未好转甚至不减反增,正面因素又相对匮乏。意料之外的则是非理性的因素,虽然市场确实下跌有因,但是投资者过度悲观的情绪也着实进一步放大了下跌的力度,理性下跌引发非理性下跌。四大因素导致市场调整。
第一,疫情可谓是当前影响国内经济现状及预期的首要因素。上海疫情拐点仍然未见,而北京疫情形势又趋紧。通过一季度经济数据表现,可以看出疫情的爆发与防控都对一季度的生产消费以及供应链平稳运行构成了比较大的压制。“五一”长假将至,疫情防控也比较可能对旅游、航空、消费等在正常情况下受益于节假日的板块产生负面影响。市场对于二季度的经济表现已经开始产生悲观预期。
第二,基本面上,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基本结束,部分权重股业绩不及预期打击市场情绪。医药龙头业绩不及预期、锂电龙头一季报推迟,从而使被医药、新能源和电子“三分天下”的创业板指被一锤再锤,翻下2200点。宏观经济承压也体现在微观层面上,受到一季度大环境影响,上市公司一季报表现平淡或低于预期者较多,基本面不振导致市场萎靡。
第三,消息面上,招行事件未完待续,负面信息拉动整个银行板块下滑。一方面,市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增金融反腐风险,投资者难免对银行乃至整个金融板块后续的波动性产生忧虑。另一方面,银行股作为大盘指数权重股,其下挫本身就使大盘指数表现受到重创。
第四,过节效应上,“五一”将近,为规避节假日外围市场波动风险以及对节后市场的观望情绪,场内资金会基于“过节效应”有所撤出。从今日资金流向来看,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43.97亿。
除此以外,之前一直存在的压制市场表现的因素也暂时未见向好。俄乌战局持续演绎、美联储加息缩表节奏加快、全球流动性紧缩陆续启程、人民币贬值压力加码,多重压力下,一方面外资在新兴市场的资金倾向于有所收缩,另一方面场内资金的风险偏好也大幅降低,市场一时缺乏进攻的主线和博弈的方向。
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国内方面,降准不及预期及降息预期落空,以及一季报业绩下修、疫情反复等,可能是短期市场下跌的催化剂,往后看,年报和一季报披露期仍有5天,业绩爆雷的问题随时可能影响市场。但市场焦点还在于上海、北京疫情的复苏情况,及长三角复工复产的进展,担忧相关因素会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的预期。市场担忧已经从担忧消费过度到担忧产业链供应链环节,一方面物流运输不畅导致供应链影响加大;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生产环节也受到影响,媒体报道部分上海新能源车企停产,和部分电池企业管控加严,以及上海作为中国集成电路生产的重要区域,生产受影响可能影响到较多行业,引发市场对于制造成长领域景气度的担忧。而对于稳增长政策,疫情反复也给“宽货币、宽信用”的稳增长落地途径,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汇丰晋信基金宏观策略师沈超认为市场恐慌性下跌背后的原因主要有疫情、汇率、季报业绩和美联储加息四大因素共同影响:1)市场对疫情担忧进一步加大。疫情影响下多地城市防控加严,制造业供应体系受到一定冲击,相关板块面临基本面下修压力。2)在国内疫情多地散发、供应链出现扰动以及中美利差倒挂背景下,早盘离岸人民币再度大幅贬值,市场对资金外流的担忧加剧,同时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可能受到一定影响。3)目前处于一季报披露期,部分市场权重标的业绩低于预期,导致市场对一季报整体较为悲观。且在疫情影响下,对二季度业绩继续持悲观预期。4)美联储加息预期引发周五美股大跌。目前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5月份加息50bp概率超过95%,6月份加息75bp概率达到75%,美联储加息进度加快引发全球市场下跌。
短期承压,需关注疫情变化、复工进展、全球通胀等因素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市场处于摩底阶段,这是普遍的共识,不过核心问题在于拐点何时到来,中短期来看,仍需关注多重影响因素。
华夏基金认为,当前A股运行环境较为复杂,短期不确定性因素持续扰动。从内部来看,疫情仍在努力控制的过程中,多点散发的风险引发担忧情绪,同时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阶段性较为明显;从外围来看,美国紧缩预期进程加快,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人民币汇率短期下跌也对市场构成压力。
创金合信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婧认为,展望后市,从盈利和流动性两个方面来看,一季报A股盈利整体承压,高景气赛道也出现了业绩低于预期的情况,中下游行业在一季报后调低全年盈利预期的可能性在上升。成本高企和疫情扰动成为盈利的压制因素。而流动性方面,货币政策面临制约,超额宽松难以指望,同时存量资金还面临绝对收益和两融资金离场以及股票质押平仓的流出压力,这意味着市场短期仍承压。
中信保诚基金表示,中期市场的两个核心变量仍然是:一是国内稳增长政策以及宽信用何时兑现;二是海外方面,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节奏,以及俄乌冲突等事件的扰动。在当前新冠疫情、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加速、美股波动、俄乌冲突等内外部不确定性下,市场大概率仍将继续震荡整固。在三季度前后,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稳增长政策作用下经济可能边际企稳、美联储缩表落地等,市场情绪可能会有所回暖。
海富通基金公募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胡耀文表示,A股市场目前的主要矛盾是疫情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稳增长发力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后续,我们将紧密跟踪:1)疫情改善的变化出现,即复产、复工时间的合理预期的出现;2)进一步的稳增长政策的实质落地。回顾过往,每次危机事件的出现,均会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加速、加码落地。未来防控政策会与时俱进,中国经济的吸引力及韧性仍在,稳增长政策决心不动摇,未来或有加码的可能性。
长城基金表示,当前市场磨底已经是共识,核心问题在于拐点何时到来。市场身处调整区间中,需要有力的利好带来转折点。我们认为,“五一”后,过节效应流出的资金是否回归;当前疫情防控措施逐渐生效,国内疫情有所平息,国家是否会在稳住二季度经济方面加大力度;当前已经落地的稳增长措施也有望对实体经济发挥作用,届时市场有望转暖。
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当前依然是磨底期,市场短期暂时没有看到大机会。强力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须建立在疫情好转,供应链恢复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当前全国疫情反复,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的情况下,暂时不会有特别强的刺激政策。未来一个月是重点观察期,特别关注疫情变化、复工进展、全球通胀等因素。
长期不宜悲观,关注两大投资主线
展望后市,基金公司并不悲观,对于后市投资焦点,机构主要关注高成长和稳增长两条投资主线。
华夏基金认为,经过前期的大幅杀跌后,A股内在风险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释放,悲观预期也很大程度上在股价中得以体现。受多重因素压制,指数虽然短期难以反转,但当前时点已经不宜过度悲观,市场政策底已经非常明确,但过渡到市场底的确认需要时间。截止4月23日,A股合计583家公司披露一季报预告,披露率12.1%,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个股占比达到74.4%,增速中位数为55%,高端制造行业中电力设备、军工行业维持高增速,部分被错杀的高成长个股已经跌出了长期空间。
“看看今天的市场,再说‘这个位置不应该继续悲观’显然不太合适了。正确表达我此刻想法的表述应该是‘超乎寻常的乐观’。”西部利得基金基金经理盛丰衍在微博上发表了个人观点。
“海量止损盘、极致的悲观情绪、政府希望稳资本市场。”这些因素都让盛丰衍相信,A股有望很快见底。“担心疫情、担心汇率、担心供应链、担心资本流出、担心经济增长。我也担心这些,但只要半年后回头看,这些我们现在担心的事还剩几件?”
盛丰衍认为,2018年中美贸易战、2020年新冠疫情,中国的应对足已证明中国基本面的韧性是远超大家想象的。“18年的时候,最乐观的预测也不敢说中美贸易战美国会完败;2020年新冠疫情初现的时候,再乐观的预期也不敢说中国会是疫情下交出最优答卷的那个学生。”
上投摩根表示,从股债风险溢价过往的历史数据来看,当前股市已来到近十年的相对低位。展望未来,市场磨底的时间或比预期要来得更长,但历史经验显示,风险情绪一旦得到修复,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反弹机会,普跌之中不乏因情绪而被错杀的标的或可率先恢复;另外,在面临内外部的经济挑战下,预期后续仍有更强有力的政策出台,对于提振市场信心也有一定助益,投资人不妨采取分批进场,基金定投的方式来分散择时风险,低位布局。
对于下半年的投资机会,光大保德信认为,上半年预计仍偏价值。从选股的角度,更愿意关注自下而上的选股,争取在已经调整较充分,而业绩稳定性相对较高、相对可预期的公司中进行布局。风格上,更加重视估值和盈利的匹配,对企业盈利下行风险进行充分的预期。短期内,市场可能会围绕疫情拐点(尤其是供应链冲击缓和)和一季报交易,不过,预计经济弱、政策强的组合不太会变化,主线仍重点关注稳增长抓手的基建、地产及To G产业链布局,低估值高股息资产仍将具有较高性价比。海外逆风的流动性环境也不利于成长股估值,逐渐关注核心消费公司的配置机会。
汇丰晋信基金沈超认为,当前市场的风险溢价已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叠加交易情绪等指标反映市场可能已过度悲观,具备相对较高的投资价值。同时以新能源、半导体、医药等为代表的成长板块长期发展空间和成长性并未发生变化,且经历调整后无论是估值还是投资价值均具有较高吸引力。同时,成本上升等短期困扰市场和行业的因素也有望在二季度或者下半年得到缓解。因此投资者在防范短期波动风险的同时,也可以开始逐渐关注市场超调带来的长期机会。
海富通基金胡耀文表示,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目前市场的估值已接近2018年底的水平,估值回归蕴含投资机遇,面对市场的波动,我们应立足长期、冷静应对。现阶段,市场处于磨底期,中长期视角下市场的机会大于风险。投资策略上,短期可关注低估值、高股息以及困境反转相关板块。
某住宅区有12家住户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34335.html- 标签:金色年华加快版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沪指失守3000点,四大因素带来沉重压力,机构认为长期不宜悲观
时隔近22个月,沪指再度失守3000点。 4月25日,大盘全天低开低走。截至收盘,三大股指均跌超…
-
曾被证监会查出造假的广东科茂IPO“二进宫”,产能利用率连年下滑仍用6成募资扩产
近日,因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深交所恢复了广东科茂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科茂…
- 兴业银行原监事会主席蒋云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一个月前刚调任该行第一大股东福建金投副总
- 河南、安徽辖内五家村镇银行突发提现难,爆料称部分系与河南新财富集团合作有关
- 25万亿公募基金一季度亏损超1.3万亿,基金经理称已熬过最恐慌时刻
- 快狗打车提交赴港上市申请书:2021年营收6.6亿元
- 微博将加大言论攻击及网络暴力等行为排查处置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