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健康_价值观
2015年11月4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被写入“十三五”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健康”不再仅是广为人知的熟语,更体现在政府的顶层设计之中,富有远见的地方政府也将其纳入了地方产业规划。“健康中国”纳入“十三五”规划,意味着大健康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个医疗卫生行业以及大健康产业将进入蓬勃发展期。
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习在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建设“健康中国”要树立“大健康”理念,这不仅仅是解决看病的问题,还必须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树立“大健康”理念,将健康融入万策。会议着重强调“卫生与健康战线”,就将过去常见的“卫生战线”(指医疗卫生部门与相关行业)延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健康中国”之建设是大健康的实践活动,而在健康中国的建设过程中,特别需要能够统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来引领大健康事业之实践,这一价值观即大健康观。
随着对疾病本质认识的深入,而将认知触角深入到“新”的领域———健康,那种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无法有效地照应到人类的健康,则必然要构建新的认知框架来解释健康现象。也只有依据新的认知框架,在“大健康”的观念共识之下,人们才能对健康和疾病这个原本就是人类完整生命现象中无法分割的现象,进行更为合理和科学的认知,这种新的认知框架是人类在健康领域开始探索实践的逻辑起点。
在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领域之外,一些学科已经先行探索,如健康经济学、健康心理学等。重要的是在医学领域,以健康替代疾病作为医学的中心问题,这种呼声也由来已久。如此种种,可以说大健康的出现是一种合力的结果,或曰一种大趋势。
近年来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人们认识到的健康应该是整体的、全面的健康,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行为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并逐渐形成“大健康”的认识。
大健康的谱系是全要素的,包括身—心—社—德—生态;健康应当是全方位的,覆盖健康—亚健康—疾病、衰老、失能、残障,从个体健康到群体健康,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到健康危险因素之控制,从健康的生活环境到培育健康的生态环境,从体育健身到美育、德育、修身;也应当是全流程的,照应到人的生、老、病、死之整个生命历程。
“大健康”是经过价值启蒙,所凝结的健康价值共识在健康价值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即表现为生活方式、身体能力、个人修为、对健康的理念和态度、社会习惯和文化。其中所谓的“价值启蒙,所凝结的健康价值共识”,反映的就是一种健康价值观,其在现实上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性。
健康价值观是健康范畴的“元”成分,涵盖社会或个体对健康各方面,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甚至生态等的价值进行评价的标准和主观看法。健康价值观是种相对稳定的健康理念取向,能促使社会和个体运用价值尺度来评价社会的、民众的、自己的或他人的健康状况,具有动力性和引导性。
“大健康观”是一种健康价值观。大健康观是以大健康为基础,通过凝聚、抽象、升华等理论建构方法形成科学的,达到理论高度的,体现了健康价值原则、健康价值规范、健康价值理想、健康价值信仰,具有价值观核心要素和典型表现形式的健康价值观。笔者尝试对“大健康观”内涵作如下阐述:大健康观以国家健康价值观为核心,强调人(包括生理与心理层面)、社会及生态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神形和通;遵循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实现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健康和道德健康在内的整体的、全面的全社会健康,提高生命质量。进而言之,大健康观就是以人类的健康、民族的健康为根本的健康价值存在论;人、社会、生态和谐为特征的健康价值本质论;以追求天人合一,形神和通,遵循健康生活方式为特征的健康价值方;以实现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健康、道德健康,以及提高生命质量在内的整体的、全面的、全社会健康的健康价值目的论。
健康价值观是发展的价值观。不同的科学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文化传统,有与之相对应的不同健康价值观;人类在健康维护及促进实践过程中总是不断面临新挑战,新的健康价值观在其中孕育。“大健康观”是既有的健康价值观的继承、发展和外延。
大健康观关注到全球化与本土化间的互动,认为应秉持一种超越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本土与全球的二分对立的视角。全盘接受相同内涵的现代化(包括健康事业的发展),理论上会造成文化的去多样性灾难;在实践上看,各国各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也都不是对传统和本土文化的全然替换,传统与本土文化总是对现代化发挥着其积极影响,进而形成各国各民族独特的现代化模式。中国的健康事业发展,不仅要从世界的医学和健康发展进程普遍性层面去思考,还应该从中国健康文化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中去思考,从世界文明历史的整体观中去思考,重新认识中国医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事业发展之路应有一种“文化自觉”。在大健康观的定义中,将“追求天人合一”与“强调人(包括生理与心理层面)、社会及生态和谐”并置,而不是将天人合一简化成“生态和谐”的思想,体现了这种文化自觉性。将天人合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实用目的的归约式处理,不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命脉和基本的意义生长点,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化的最大贡献;天人合德是天人合一的核心价值,德则是大健康的重要构成。
大健康观以国家健康价值观为核心,这里的国家健康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的具有群体认同基础,同时参照人类健康发展趋势而构建的共同健康价值信仰。国家健康价值观以健康为资本,健康是基本,公民健康是政府责任,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基本内容,是凝聚国民健康价值共识,体现国家意志,调动国家资源,构建健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国家健康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健康卫生领域的具体的价值体现,是健康强国执政理念的实施纲领。
大健康观的概念体现了健康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价值优先性和系统性,且大健康观培育和践行本身亦为系统工程。这种优先性和系统性体现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在统一。政府秉持健康优先原则,“将健康融入万策”来进行政策设计,系统安排,引导社会和公民的健康实践活动;个体和社会则需要重塑自身的健康观念,加强自身的健康修为,遵循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则整体的、全面的社会健康才能实现。大健康观体现的优先性与系统性关乎所有中国人,这也是大健康以国家健康价值观为核心的原因。
在大健康观的生成中,价值主体应努力促进与本土社会实际比较符合的健康价值观成为其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这是大健康观必须具有的普遍性原则之保障,亦是在大健康观中纳入中医精髓“追求天人合一,神形和通”的又一出发点。天人合一与神形和通思想包含着唯物观点、整体观点、联系观点、运动观点、发展观点,促成了中医养生、防病、治病的独特理论体系,构成了“法天则地,从容人事,治中求和”的治疗思想。告诫人们在预防诊疗过程中要“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在我国“中西医并存”、“中西医并重”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三支医学(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队伍并存的局面。汲取中西医二者之长,优势互补,代表了新医学发展的方向。钱学森曾指出:“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开创祖国医学的美好明天。”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中医药》,书中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保持特色优势又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扶持、各方参与,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大健康观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价值取向与实践过程中所展现的精神气质,同时大健康观的培育践行也是对价值主体的改造过程,以先进的理论引导价值主体的健康需求(不仅是医疗需求)与内在健康品格,使这些外在诉求与内在精神内涵深入贯彻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与社会各个系统中的要素结合起来,始能形成系统性、长期性的大健康观。
社会学家托克维尔认为人的社会存在是以某些教义的信仰,即共同的意义为前提的,因为“没有共同的观念,就没有共同的行为。而没有共同点行动,依然存在人,却不存在一个社会群体。为了社会的存在,公民的全部精神必须永远借助某些主要观念聚合起来,凝成一体”。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各种目的之间相互发生作用的价值共同体。现代国家,不仅仅是文化地域、民族意志上的共同体,更应该是一个价值共同体。而构成价值共同体的基础是共同体内部的价值共识。
国家健康价值观是凝聚国民健康价值共识,体现国家意志,调动国家资源,构建健康社会的指导思想。笔者阐述的大健康观在以国家健康价值观为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强调健康是资本;健康权是基本;公民健康是政府责任,个体健康是公民社会责任;以人为本是人民健康优先,小康社会必须是健康社会。
大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健康观。一些医学专家、医院管理者认为,医学科学的快速进步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提高社会健康水平的红利,我们疲惫跟进后的思考是对疾病、对健康的再认识,这是医学模式的问题。中医健康观有着宝贵的科学内涵,是十分重要的思想资源。研究继承中医健康观,对于完成从疾病医学向大健康医学的转化,创建大健康医学模式,构建大健康观,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建设健康社会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中医认为健康是生命的和谐,和谐是中医健康观的核心。中医是和神之道,和人之道,而不仅仅是治形之术,治病之学。而生态医学之真谛亦在于和谐,吸纳了中医和生态医学思想精华的大健康观,自然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大健康观强调人(生理的与心理的)、社会及生态和谐,追求天人合一,形神和通,将深刻地影响人们的健康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大健康观更全面地思考健康,真正高度重视医学模式的转变,将解决以前对医学模式转变的思考主要是医务工作者而未植根于社会大众的弊端。推进大健康观,加快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创建大健康医学模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得到高度重视,以其全面指导卫生工作。
大健康观,就是用大系统观来认识人的健质,认识人的健康所涉及的诸多层面,解决人的健康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问题。
大健康观认为,健康是由文化和生态、社会经济、文明决定的,健康水平是反映文化和自然生态发展的主要指标,促进人民健康,使人民健康在现有基础上达到最佳水平。大健康观以国民健康优先发展为标准,把握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平衡发展。随着医学、生态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健康维护、增进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合理性的关系所在,并且把人类健康生存发展与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恶化的威胁等联系在一起,寻找健康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从而达到人的健康生存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关系的合理调控和协同进化,为人类健康的维护、增强创造更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健康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为健康造就良好的社会及心理环境。社会医学、心理医学、人文医学已深刻且不断揭示着健康所需要的社会关系和心理环境。要传播大健康观,通过引导,健康观念更新,使广大群众树立起大健康观,迎接健康社会的到来。
大健康观是时代的、国家的和民族的核心健康价值观。大健康观强调人(包括生理和心理)、社会和生态三个共生元素之于健康的重要作用,它与中华传统健康观有着天然的契合,且符合当代科学对健康和疾病关系的新理解。我们认为大健康观可把不同社会、群体或组织等共同体的凝聚起来,对国家乃至人类的健康事业和未来医学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1)大健康观之于社会:可贯穿于人类健康维护和促进活动的始终,可作为整个社会健康意识的核心,它构建个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基础建筑,能引导、制约、规范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方式,也将深刻影响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2)大健康观之于国家:它是影响现代国家动员的一项重要因素。国家动员意指统治者、执政者或者领导者为实现国家根本目标而征集和调动本国各类可用资源的行为总和。
报告指出:“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群众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015年11月4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被写入“十三五”。2016年10月25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战略主题,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推动社会共建共享,实现全民健康。这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提出将这一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统筹应对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这说明,执政者对健康的理念已经从传统的医疗及卫生预防系统的局限中走出来,扩展大健康领域。大健康再也不仅是熟语,它已被纳入国家的战略布局。第一,大健康观之于民族: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文化一定都包含本民族的医学文化,没有医学文化的民族文化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众多民族医学文化之中,只有传统的中医文化依然能在西方医学科学已成为主流的时代,保持屹立不倒。大健康观与中国传统医学有天然的契合之处,它是民族医学文化的继承和超越,是“活的”民族医学文化传统的生长延续。它根植于过去,彰显于现世,展望于未来。第二,大健康观之于时代: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变革,首先都是思想观念的变革。大健康观对于未来的医学实践及更大范围内的健康维护和促进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大健康观是健康价值关系、健康价值存在的应然状态的展示和期盼,是新型健康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健康观也是健康制度的创造者,治国的健康指南,是健康文化的锚定物和健康事业发展的方向盘。
大健康观作为核心健康价值观,从根本上反映并强化多层次主体(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健康需要和利益,表现为主体的健康价值目标和追求,以及主体为实现健康价值目标所产生的期望。这种追求和期望必将引发主体的活动动机和,激发主体的各种潜在的能力,投入到大健康事业和未来医学发展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去,“人人享有健康”的伟大理想从而得以实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人人享有健康_价值观
《全健康科技进展》,周晓农、郭晓奎、谢青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定价:68元 虽然我们很早就知道人类的健康深…
-
人类、动物、环境是缺一不可的“全健康”共同体
《全健康科技进展》,周晓农、郭晓奎、谢青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定价:68元 虽然我们很早就知道人类的健康深…
- 健康新概念您知道嗎
- 哲学中讲健康
- 生命健康的含义是什么 生命健康的定义是什么
- 健康_安徽中公教育
- 人民健康包含“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