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健康

进击的独角兽:京东健康野心浮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2-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继2014年、2017年分别将京东数科(原京东金融)、京东物流独立运营后,京东集团将准备打造的第三个巨型独角兽选定在医疗健康领域。而随着京东健康首任CEO的宣布,京东健康的版图谋划也随之浮出水面。

  7月19日,京东健康CEO辛利军在一场线下沟通会上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目前京东健康聚焦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和智慧解决方案四大业务,已经形成医、药、健康联动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同时他表示,当前京东健康整体盈利,尽管暂无上市时间表,但未来肯定会根据发展节奏考虑上市。

  这是继7月17日京东集团公布新的人事任命、辛利军担任京东健康CEO后首次对外详解京东健康的业务版图。在他看来,我国的医疗健康市场规模高达10万亿,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国家的政策利好,这些都成为京东健康发展的契机。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国内互联网医疗健康已在风口多年,其中,如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等企业都已实现上市或处于即将上市的进程中。独立运营后的京东健康能否实现后发先至?互联网医疗健康“全行业亏损”的难题又将如何破题?

  2019年5月10日,京东集团正式宣布京东健康独立运营,同时披露的消息还有,京东健康已获得来自CPEChina Fund、中金资本和霸菱亚洲等投资者总额预计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两个多月后,京东集团对外公布京东健康的人事任命,由京东零售生活服务事业群总裁辛利军担任京东健康CEO。

  一系列消息发布的背后,看得出京东似乎要在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大施拳脚。但此前信息披露甚少的京东健康又是否具备成为京东第三只巨型独角兽的实力?这也是让外界心存疑虑的地方。

  “巨型不巨型不好说,但是京东健康确实已经是独角兽了。”对于上述问题,辛利军如此回应,在他看来,10亿美元的融资已是证明。

  作为京东三大事业群的负责人中很是低调的一位,一如辛利军其人,京东健康的业务此前也很少对外披露。但京东对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产业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首次开展保健品零售业务时说起。更为密集的布局是在2016年和2017年,期间京东先后开展了第三方药品零售业务、自营药品零售业务、药品批发业务和互联网医疗业务,而2016年5月上线的京东大药房,则是京东正式进入医药行业的标志。

  据辛利军介绍,京东健康现有医药健康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慧解决方案四个业务版块,涵盖药品零售及批发、在线问诊、体检预约、智慧解决方案等服务。

  而从核心产品来看,据了解,尽管此前布局甚是低调,但当前的京东健康已经实现了To B、To C的双向布局。

  数据显示,在To C业务上,京东大药房作为线上线下融合的药房,其药品品类收入在2016年至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而向用户提供问诊服务的京东互联网医院,据悉其在今年618期间的问诊量同比去年增长36.2倍。

  To B业务的核心产品成绩方面,辛利军介绍,作为第三方批发平台的药京采,在截止今年7月初时已覆盖全国19个省级行政区、47个城市,拥有下游采购商家近10万名,而其2018年的GMV同比增长超500%;而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医院解决方案的京东健康智慧医院,目前也已与多家国内医院开展合作。

  正如上述所言,京东健康的动作不断意味着京东布局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的野心。但也可以看到的是,不论是巨头玩家、或是优秀的创业玩家,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基因开展医疗健康业务的企业不在少数,而其中的佼佼者亦是不少。其中就包含了早于2014年实现借壳上市的阿里健康、2018年独立上市的平安好医生以及多次伴有IPO传言的微医。

  与上述玩家的资本进程相比,刚刚收获首笔融资的京东健康似乎晚了许多。而对于市场竞争可能对企业运营和业务开展带来的挑战,辛利军的看法是,“好饭不怕晚。”

  “做得晚能够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这个产业的格局和痛点。”在辛利军看来,在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参与者不只是经常被外界拿来对标的BATJ,其实还要看到更多的是创新创业公司。

  辛利军进一步表示,相较于其他企业,京东健康的优势在于供应链。据他介绍,药品的仓储供应链与一般商品的仓储供应链是完全不同的体系,而当前的京东健康是行业内少有的能够实现药品配送一体化的企业。这其中就减少了很多药品在配送中可能出现的安全性问题,这也是很多医院会选择与京东健康合作的原因。而另一方面,京东健康当前在医药电商业务上的成熟度已经很高,作为一个独角兽,能有足够的耐力去看五年、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市场,这也是最大的优势。

  实际上,在辛利军看来,此时谈论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市场竞争或为时尚早。“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有将近10万亿的规模,可能近10年的发展中谁都不会碰到谁。”在他看来,当前企业发展的重点还是在于培育市场,就是让中国消费者真正养成健康管理的习惯。

  抛开市场竞争,对于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而言,其实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在于盈利难。包括上述提及的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尽管在规模上都有着不小的体量,但在盈利能力上一直是资本市场议论的焦点。

  另据阿里健康在今年5月发布的2019财年业绩公告,截至2019年3月31日,该公司经调整后利润净额为1.22亿元,而在调整前该公司亏损9180万元,同比缩窄。

  同样,在今年2月平安好医生披露的上市后首份年报中,尽管该公司总收入达到33.38亿元,同比增长78.7%,但距离盈利仍有很大差距,净亏损9.12亿元。而根据其此前披露的经营业绩显示,2015-2017年,该公司亏损总额分别为3.24亿元、7.58亿元和10.02亿元。

  实际上,早在平安好医生上市时,平安好医生CEO王涛就对公司成立以来所应对的持续亏损等问题接受过媒体采访。根据公开报道,王涛曾表示,平安好医生的核心是一站式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公司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当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建平台,获取更大的流量,改变消费者就医、健康管理的习惯。

  如果对比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的财报也可以注意到,两家公司的成本都少不了在产品开发、技术研究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投入。

  “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初期,投入是一定的,但不是所有投入最后都能变现。京东也有自己的投入路径,路径不同,投资的回报期也是不同的。”辛利军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智慧医疗想要短期实现盈利很难,但是选择的路线很多,这就涉及到战术问题。同时他表示,就目前而言,京东健康是整体盈利的。

  尽管对于京东健康当前的营收构成和盈利情况没有做出更多解释,但辛利军也表示,在京东健康接下来的发展和布局中,对于此前建立起的业务模型将快速推广复制,核心是协助政府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此外,对于未来京东健康独立上市的态度,辛利军称,尽管目前尚无具体时间表,但未来肯定会根据发展节奏考虑上市。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