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健康

科学网—精彩语录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4-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首先,我们要坚持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无论大学的功能怎么变化,人才培养始终都是最核心的使命。其次,教师是大学最重要的资源,要调动教师的潜力,鼓励他们追求学术卓越。第三,学术独立是立校之本,作为中国的一流大学,我们更应该保持学术独立。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变革的基础。大学的综合改革应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建立起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大学发展战略。同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人员聘用、评价与晋升、薪酬体系等方面进行变革,打造学术独立、宽容自由的学术氛围。

  研究型大学还必须坚持学术优先,坚持基础前沿的科学研究,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在中国科大,对教授没有硬性的考核指标要求,项目、经费、论文等一概不提硬性指标,不与个人收入挂钩,实行柔性的长期考核制度。同时,这些年,我们完善了职称评审、人才引进等工作制度,建立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健康互动的机制。行政权力决定程序的规范与完整,学术权力决定结果的公正与公平,形成了以学术成就决定人才晋升、以学术潜力决定人才聘用的健康机制。

  中国大学首先要建立自信,树立起“办学水平与贡献相一致”的大学评价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史关键时期,中国大学一定要建立起学术自信、文化自信、环境自信、制度自信,要敢于做有开创性的工作,要弘扬我们大学传统中的优秀部分,建设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和制度。同时,要有正确的大学评价观。对大学的评价不只是排名问题,更是指导大学办学的方向问题,应坚持学术水平和社会贡献相统一的评价,评价体系要引导大家更务实,不能片面地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和指标来进行评价。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贡献,才是我国大学最重要的任务。

  我们发现,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是:以学生为中心,赋予学生最大的学习自由度。

  实行通识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例如,哈佛大学2009年启动新的教育方案,以“通识教育”取代盛行达30年之久的专业教育。新方案让学生通过八个领域的核心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关注现实问题,重视科学教育,强调多元价值。其中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把教育和社会紧密地结合起来,宗旨是为学生进入社会作好准备,让学生能够理解自身既是传统的产物、同时也是传统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让学生具备批判性、建设性。

  大学对社会的作用体现在建设卓越的三大体系:卓越的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文化创新体系。判断一所大学是否是一流大学,就在于三个体系是否达到卓越。

  20年前,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在硬件上,现在我们的硬件水平逐渐赶了上来,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依然存在差距,文化的差距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所追求的一流大学,是能够带来文化认同感、情感归属感和心灵愉悦感的大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的境界。

  中国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招收了国内最优秀的学生,我们有更大的责任为这些学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目前,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任务都比较重,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是:怎样使教师关心课堂、关心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非常核心的问题。必须调动两个层面的积极性,一个是院系层面的积极性,一个是师生员工个体的积极性,只有把这两个积极性充分发挥起来,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才能够成功。

  当前我国科教体系乃至高等教育内部的学科壁垒严重,难以组成大的学科团队来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对接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明显不足。对大学来说,尽快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建立体制机制,通过推进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是当前面临的关键任务。

  对中国的一流大学而言,需要进一步拓展开放的胸怀和多元的视野,不仅仅关心中国或中国周边的问题,也要关心并致力于全球的问题解决。同时,还应有学术独立的文化担当,不能长期满足于跟踪研究,要有最终实现超越乃至领跑的决心和勇气,要有独立探索的精神。

  倡导“人文包容”和“学术批判”,这对一流大学建设非常重要。虽然国内外大学的办学思想不同,国情不同,但在一些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上,还是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尤其是在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可以学习借鉴。同时要挖掘我们百年以来形成的优良教育传统,尤其是要探索中国一流大学建设和发展的特色。

  开放的中国要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一流大学应该有足够的信心来包容不同的民族、国家的文化,人文包容与学术批判应该成为大学文化和理性思维的基本内容,并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一点十分重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大学教育必须承载人格的培养,使学生清楚人性的善恶,懂得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其当代使命可以表述为:通过教学、研究和服务,为人类自由和幸福创造、保存、传播、使用知识和文化,为中国和世界培养各领域的领袖人物。第一,培养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根本职责。过去几十年,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着某些方向性的偏差,主要表现为越来越“见物不见人”。在任何时候,大学都不能忽略了“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是大学的意义所在。第二,探索真理、创新知识是研究型大学的关键职责。第三,服务社会是研究型大学的社会责任。第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职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