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两性

所有性别都在为性别不平等买单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2-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看着《82年生的金智英》的电影海报,你很难想到这是一部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作品。暖和的阳光下,金智英带着一丝笑意,温柔而坚定地向远方眺望,她的丈夫郑大贤,则站在她的身后,以充满爱意和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她。这个愿景般的画面如此美好,而它所身处的现实,却是同名原著小说引发轩然大波、“仅仅一本书,就把年轻人们撕裂了”的韩国当代社会。

  “金智英”在韩国,如同张伟、杨帆在中国,是三十而立的年轻一代最常见的人名。她出生在1982年的韩国首尔,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家庭主妇,家中还有长姐和幼弟,如同绝大多数的韩国家庭一样平凡普通。她顺利地从大学传播系毕业,进入公关公司就职,能力有目共睹,也获得了顶头上司的认可,能够在自己喜欢又擅长的领域工作,金智英已经令很多人羡慕了。她的父亲在金融危机中离职,不过父母协力经营的粥店蒸蒸日上,乔迁大宅、经济宽裕,金智英的家庭称得上是她坚实的后盾。她学生时代谈过两段恋爱,每任男友都是不错的男孩,对她有过真挚的感情与尽己所能的帮助,丈夫郑大贤也年轻有为体贴有爱,能够拥有这样的感情经历和家庭归宿,金智英真是非常幸运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外人看来幸福的生活,却让金智英渐渐感到压抑痛苦。女儿出生以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智英辞去工作,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每天被困在繁重的家务中,不能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追求自我能力的提升。丈夫偶尔帮厨,就会被婆婆揶揄“我真是生了个好儿子”;手腕过劳疼痛,医生则会奇怪“不是有洗衣机了吗?怎么做家务还会累呢”;买杯咖啡透透气,路人都能议论“我也想用老公赚来的钱买咖啡喝,还到处转悠”……金智英不由自主地感到“像是被囚禁在什么地方”,而更令我们心有戚戚的是,铸成这座监牢的每一块砖都如此常见。

  是她无事生非、过度敏感吗?不是的啊!不同于电影以智英的臆病作为核心事件、闪回到她此前的种种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的小说,则将智英从女童、少女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人生历程一一白描。在小说平静淡然的叙述中,祖辈父辈的重男轻女、陌生男性的恶意尾随、求职升迁的性别歧视、追求者的背后诽谤……它们如潮水般来了又去,在任何一个普通女性的生活中平添暗涌,所有风平浪静的“幸福”表象,无非是当事者在一个又一个瞬间的隐忍,勉力维系。

  直到无法再忍的智英,也没有以火山爆发的形式崩溃,而是在无意识中“她人上身”,以其他女性的身份忽然开口。丈夫大贤足够体贴温柔,平时会分担家务、共同育儿,发现智英的怪病也主动查阅资料、咨询医生,甚至愿意申请长达一年的育儿假,让智英能重新回到工作之中——他是个“完美”的丈夫,但这份“完美”,不都是智英作为“正常”妻子早已做过的吗?料理家务、照料伴侣、牺牲事业,女性做到是本分,男性做到就成了情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任何小家庭内的“完美”与“幸福”,都显得如此脆弱,会被医生的反问动摇,会因路人的议论坍塌,甚至会在婆婆的一通电话之下彻底溃败。

  在仓皇的大势面前,没有任何个体可以始终从容。人类的社会发展,还远远没有到尽头,社会仍旧存在着巨大的增量发展的可能,而不是非要开始存量竞争。从母系氏族到父系社会,再从父系社会到性别平等,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而不断调整自身结构的历史规律。当社会已经从重体力的农耕文明发展到重智力的现代文明,继续沿用父权社会的制度与思维,加剧性别间不平等,本质上是一个内耗的过程。

  《82年生的金智英》中,有能力又有意愿进入策划组工作的智英未能入选,反而是两名男性入选,因为公司觉得,年轻女性未来结婚生育,很可能辞职成为全职主妇,那从一开始就不要参与压力大、强度大的长期项目。智英“习惯性地去公司上班,和以前一样将主管交办的事情处理好,但是对公司的热情和信赖度却明显减少了”,而被选中进入策划组的男同事则说,“我也应该坦承一件事情,是吗?好吧,那,我的话呢,我觉得自己其实不太适合策划组。”有能力承担工作的人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没有能力和意愿的人勉为其难地辛苦承担,在“性别指导”下,人力资源被极大地错配与浪费。

  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是,在职场上遭遇的性别不公,会被转移到恋爱、婚姻等社会的其他领域之中,最后由男性和女性共同买单。《82年生的金智英》面世后,遭遇到了韩国青年男性的疯狂攻讦,甚至出现了性转版《90年生的金志勋》,历数男性从小被要求“男子气概”、聚餐时要为女性挡酒、吃饭时要为女性买单、为了结婚要拼命赚钱买房……而他们没有发现,这些男性遭遇的不公,其实同样源于给女性带来痛苦的性别不公。当女性无法通过学业、职场获得自我实现,就必然会将从精神到物质的期许,统统安放到作为伴侣的男性身上。公司预知女性生育成本过高,不愿聘用女性委以重任,而女性预知公司的不公待遇,就需要在择偶时向能保证物质条件的男性倾斜。而这些“预知”与“预支”,将个体一生的成长,化为二十多岁时的一场残酷的比较,了许多年轻人成长与选择的机会。

  歌词总唱“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着”,而现实是,当一代代年轻人在透支中老去,疲惫的他们不愿再生儿育女,社会将不再有新的年轻人。同为性别不公平严重的东亚地区,日本的老龄化社会近在咫尺,韩国的生育率已跌到1以下。

  国产影视剧中,年轻妻子、年轻母亲遭遇的一切家庭和育儿困境,都有父母公婆等老一辈以过来人的姿态接手分担,小夫妻容光焕发重回职场,大家庭相互体谅幸福,用本质甩锅的大团圆结局来想象性地解决问题、达成和解。而《82年的金智英》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反而出现在当智英妈妈获悉情况,火速赶来要为智英带孩子、让大贤免请育儿假,一切看似都要走向和解时,智英忽然以外婆的口吻说道:

  “别那样。想当年你正值青春年华,却为了照顾哥哥们,在清溪川踩缝纫机,每当你按时拿工资回来,妈都心如刀割……孩子太乖了。你手被缝纫机弄成那样回来,妈别提有多心痛了,当时都没能好好抱抱你,也没能说句感谢。美淑啊,对不起。智英她就算辛苦,也会自己看着办的,你把她培养得很坚强,对吧?”

  别那样,别再以牺牲自己的方式,为别人铺路搭桥,哪怕是自己的女儿。作为女人,无论是二十多岁时的美淑,三十多岁时的智英,五六十岁的美淑,都值得拥有不被“奉献”的珍贵的人生。

  在许多阐述性别平等的文章最后,总会许愿般地提到我们的后代,希望我们今天的奋斗,能为下一代的孩子们创造平等美好的世界,让女孩子也能成为飞行员和坦克手,让男孩子也能不拘于“男子气概”。我相信这种愿望无比真诚,可以激发无论什么性别都为平等而努力的意愿。但是,隐隐约约,我总感到它带有一些需要寄托儿女才能实现夙愿的无奈。同样,“姐姐来了”的口号非常动人,但是这句口号的背后,是多少个姐姐、妈妈曾经经历的不公,这种跨越时间才能实现的降维打击,相比起动人,它更令人心疼。

  无论多少岁,都还能够拥有自己的此刻与未来,智英重回职场的权利值得捍卫,美淑安度晚年的权利同样值得尊重。对抗性别不公的应该是对刻板印象的反击、对制度的改变,是两性之间的协商共赢,而不是沦为代际之间的又一次牺牲。这是所有现实主义作品,提出想象性解决与抚慰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