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两性

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喜忧参半”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3-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核心提示】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迅速变化,全面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的结构与特征,对于引领大学生性别角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反映着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适当期待。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不仅对个人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和成长有显著影响,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等全面变革的转型期。大学生一方面经历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由变革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一些娱乐节目以反传统的男性、女性形象吸引眼球,反映出转型期性别期待与认同的混乱,大学生盲目跟风,更难以建立稳定的性别认同。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迅速变化,全面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的结构与特征,对于引领大学生性别角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研究者将男性化和女性化看作位于性别角色连续体的两极,而Constantinople于1973年率先对男性化—女性化的两极建构提出质疑,认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独立的单一维度,提出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理论。在此基础上,Bem将性别角色进一步分为四种类型:双性化(男、女性正性特质都强)、男性化(男性正性特质强)、女性化(女性正性特质强)和未分化(男、女性正性特质都弱)。此后的研究除了聚焦于对双性化理论进行确认和检验外,对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未分化是最差的性别角色模式,而双性化则是一种健康模式,表现在双性化个体社会适应水平更高,并且具有更高的创造性。研究还发现,男性化特质在双性化个体中起主导作用。

  性别角色反映的是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期待,因此对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的研究要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由于已有研究在调查我国大学生性别角色时取样量较小且地域狭窄,因而难以推论大学生的总体情况。为克服上述不足,笔者主持编制了本土化最新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并以此为工具在中国东、中、西部27所高校的一至四年级进行取样调查,共邮递问卷570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8份。研究结果表明,与之前的测量工具相比,性别角色量表选词发生很大变化,反映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质的时代变迁,以及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分布特征。

  中国大学生理想的男性化特质分为四个维度:领导力、男子气、理性、大度(见图1)。理想的女性化特质分为三个维度:同理心、女子气、勤俭心细(见图2)。Bussy 和 Bandura 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解释性别角色,认为男性传统意义上充当“工具性角色”,其“工具性行为”与工作、成就、统治相联系,与赚钱养家密切相关;女性传统意义上充当“表达性角色”,其“表达性行为”与情绪、感受的表达有关,与处理好人际关系密切相关。从本研究所得到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分量表的因素构成来看,这与上述的观点不谋而合,表明了中西方文化对理想的男性化与女性化特质的共同诉求。但是差异也很明显,具体表现在,西方的男性化词多体现了西方的个人主义特点,如“好竞争”、“个性强悍”、“维护自己信念”、“个人主义”等,而缺乏本量表中的“理性”维度词汇(理性、冷静、沉稳、有判断力),反映出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而女性化特质方面,“勤俭心细”维度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女性的传统美德仍然是当代大学生对理想化女性特质的追求,这也是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

  从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看,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典型的男性化与女性化)三足鼎立,各占约三分之一,单性化已成为少数人群,表明传统的性别观念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淡化。社会发展对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导致双性化个体大大增加。但与此同时,最差的未分化比例较以前研究骤然升高,呈现出“喜忧参半”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未分化人数的大量增加至今还未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媒介对反传统“中性”形象的宣传也在误导青少年向未分化发展。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大学生双性化比例逐渐升高,未分化比例有所降低,女性化和男性化比例则没有多大变动,表明大学生逐步向双性化人格转变。这让人们看到了性别角色不断“优化”发展的可能。但与此同时,四年级大学生的未分化比例仍高达26.7%,远高于男性化和女性化。

  从总体上看,学生干部性别角色发展优于非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在性别角色发展最优的四年级未分化比例仍高达31.2%。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双性化个体更容易被选举为学生干部,还是因为做学生干部的经历促进了个体双性化发展?本研究通过对各年级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进行性别角色比较,发现大一时学生干部的双性化比例远高于非学生干部、未分化比例低于非学生干部,偏向于上述第一种解释。研究还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干部双性化比例基本不变,未分化比例随年级升高大大降低;非学生干部未分化比例基本不变,双性化比例随年级升高大幅提高。这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与社会化的发展,双性化比例会随之提高;而学生干部的经历,会减少未分化的人数。

  从男女性别角色分布差异看,男大学生双性化比例高于女大学生。在传统的单性化上,男性化的男性和女性化的女性居多,表明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单性化人数都在大幅减少,而双性化和未分化大大增加,且女性未分化增加的比例更甚于男性。未分化在女性中居于高位值得深思,该现象是反传统性别角色女性的过度矫正,还是向双性化发展的过渡?对此现象的解答尚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从总体上看,理科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优于文科大学生。进一步比较发现:理科女大学生和文科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没有差异;理科男大学生和文科男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存在差异,表现为前者的双性化比例较高,而后者的男性化比例较高。总的来看,专业不同对男大学生有一定影响。徐振华、刘电芝等人2009年的研究表明,同伴对个体性别角色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异性同伴的影响更加显著。文科男大学生生活在有大量女性同伴的环境中,他们会更加倾向于表现出勇敢、冒险等传统的男性特质以期得到异性的认同,这就导致其男性化比例较高。而理科男大学生生活在更多同性同伴的环境中,通过同伴间的交往、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关心、理解他人的能力,更易形成双性化人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