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食品

希望的田野上奏响奋进的乐章 ——菏泽市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综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转眼间,小麦被送进了标准化厂房,被现代化设备“吃进肚中”,或是加工成面粉面条、或是做成一块糕点,变身舌尖上诱人的味道。俯瞰鲁西南大地,像这样麦粒成“金豆”的各类农副产品变形记正在不断上演。

  从一穗麦子,到一株牡丹,又或是一朵棉、一棵树……近年来,菏泽全市上下围绕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积极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打通产业发展堵点,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如今,全市食品加工业、纺织制衣业、牡丹产业、林木加工业已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态势,基本形成了食品加工、纺织加工、林木加工三个产业集群。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3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二分之一,营业收入976.1亿元,在全市各主导产业中位居前列,真正成为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之一。

  菏泽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丰富。粮食、肉类产量、林木蓄积量分别占全省的1/7、1/8和1/5,牛羊存栏量分别稳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一位。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随着农业、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受多方面制约,农产品面临价格“封顶”和成本 “保底”双重挤压,出现了由于初加工不足造成损失或精深加工转化不足导致结构性过剩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既然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就要合理利用,“引凤筑巢”打造产业集群。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企业多,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放大农业效益的基础性产业,处于农业价值链的关键一环。2018年10月,全市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我市提出了要打造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的目标,同时出台菏泽市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着力发展我市粮油、果蔬、畜禽、林木、纺织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行业,以龙头企业集群集聚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2020年初,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打造“231”产业体系,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作为“三个优势产业”之一进行高品质提升。今年2月24日,市委张新文在调研农业工作时强调,要开拓思路、找准优势、强化创新,走好优质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他表示,我市是农业大市,做好农业工作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问题。要开拓思路,找准优势,走好优质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要发挥好政府作用,积极在特色农产品上做文章,将种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既完成任务又富裕百姓,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我市良好的农业基础,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引导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订单农业等方式,规范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农业,辐射带动特色产业发展。202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33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60家。全市家庭农场达到4454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2669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875个。“十三五”期间,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增加436.8万亩,达到615.9万亩,规模化经营率达到51.6%。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由过去以粮食、棉花、油料为主的种植业领域,逐步向瓜菜、芦笋、大蒜、中药材、畜禽产品、乳制品等特种种植和养殖大农业领域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由初级产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系列加工延伸。

  如果说农产品加工业是“全民厨房”,企业就是掌勺的“大厨”。近年来,我市在加快推进产业链建设时注重培育标杆企业,引领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

  山东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于2014年在定陶区成立,依托当地特色资源,服务于稻香村全国市场布局。多年来,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带动当地就业、环境保护等方面持续努力,建立了“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我市的牡丹、玫瑰、山药、小麦等优质原料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稻香村的生产加工中心,从源头上保障了稻香村产品的高标准品质。依托菏泽牡丹、定陶玫瑰、陈集山药等特色农产品开发出牡丹酥、玫瑰饼、山药饼等地方特色产品,引领了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模式。

  近年来,我市吸引了稻香村、鲁花花生油、、牧原、中粮等知名企业集团入驻我市。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600余万亩,带动100余万农户增收。全市各类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超过600万亩,带动农户100多万户。涌现出2000个像曹县青堌集镇、成武县白浮图镇、巨野县吴集村等农业基础较好、主导产业突出的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特色产业带动了近14万户农户增收,大大提升了农业的规模化水平,稳定了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夯实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位于郓城县南赵楼镇甄庄村的绿禾公司是在甄庄村党支部领办农业合作社基础上,成立的一家大型综合现代化农业基地。该基地拥有大规模多品种的生态有机瓜果蔬菜,是郓城农业公用品牌“好郓来”的第一批使用者。为延长产业链,绿禾公司主动适应社会对餐饮业需求的新形势新要求,投资2.2亿元成立了绿禾餐饮智能化中央厨房项目,通过把合作社的绿色蔬菜加工成各种配菜、套餐、营养餐送到百姓餐桌,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产品的升级离不开品牌引领,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围绕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品牌建设,集中主要精力,寻求重点突破,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牵动力的产业龙头,涌现出菏泽牡丹、曹州木瓜、曹县芦笋、陈集山药、黄店玫瑰、南王店西瓜、成武酱菜、单县羊肉汤、单县罗汉参、巨野大蒜、东明西瓜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品牌。东明西瓜、陈集山药、南王店西瓜入选国家名优农产品目录。2020年新增2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其中曹县芦笋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入选中国第四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曹县入选第一批省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全市建成省级标准化基地60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5万亩,“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1042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个:菏泽牡丹、曹县芦笋、陈集山药;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25个。单县以“单养千秋”、郓城以“好郓来”、定陶以“世外陶园”、成武以“成武严选”为主打品牌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工作逐步推进。

  走进成武县汶上集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南瓜大棚,棚内大红南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一大早,组长张爱美就带领自己的13名组员开始采摘南瓜,忙得不亦乐乎。据了解,该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生态农业、蔬菜种植、观光旅游为一体,探索创新出“专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营模式,鼓励更多村民直接参与到经营中来,带动更多人稳定就业。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2017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区在县域范围内聚焦1-2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按照“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发展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经市县共同努力,我市有巨野县、单县等6个县区获批开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围绕镇域1-2个特色主导产业,重点支持全产业链开发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以来,东明县马头镇、巨野县独山镇等4个乡镇承担了国家产业强镇创建项目。同时,我市还积极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形成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日前,记者来到菏泽市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王连岗向记者展示着“金牡丹奖”科技创新奖奖牌高兴地说:“这个奖项对我们来说,既是鼓励也是动力,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生产更多高品质的牡丹产品。”据了解,该公司目前生产研发的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三大系列,共有40多款产品。“最近几年,公司每年都有新的产品上市。去年,公司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破解了牡丹籽油口味清苦的难题,研发出了牡丹籽油保鲜技术。”王连岗介绍,牡丹籽油保鲜技术保证了油体的新鲜,锁住营养成分不流失。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全面加快牡丹产业发展,由我市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的菏泽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今年牡丹大会期间揭牌,目前已开展工作。研究院旨在充分发挥新产业研究院体制机制的优势,积极对接国内科研单位,采用多形式合作模式,开展牡丹产业基础性、应用性及产业链技术开发研究,为菏泽牡丹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此同时,我市还不定期组织专家深入农业合作社、企业帮助开展科技服务和成功转化活动,帮助企业和合作社解决发展难题。今年,菏泽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依托其平台优势,我市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加快技术改造,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

  农业立市,书写华章。广袤无垠的菏泽大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处处洋溢着现代农业的气息;勤劳朴实的菏泽儿女,正在用心血、用科技全力打造农副产品精深发展的新格局。新的起点,新的征程,菏泽人民将高擎农业发展大旗,用智慧和汗水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产品精深加工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近年来,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不断向前,坚持市场导向,向优、向新、向强发力,让“粮仓”变身“厨房”,强了产业、富了百姓。

  我市是农业大市,自然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基础良好,农产品资源特色鲜明,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市扎实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突出特色,集聚要素,集群发展,力求生产规模化、要素现代化、运营市场化、产业园区化。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各县区在农产品企业相关减税降费政策上顶格落实,企业创新研发投入、产品转型升级也丝毫未有懈怠……我们看到了政府支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决心和诚意,也看到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企业坚定发展的信心、涵养“内功”的恒心。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菏泽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未来,值得期待,菏泽的未来,更值得期待。(菏泽日报记者 杨 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