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食品

植物肉前景乐观 关键技术升级与突破实现“弯道超车”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5-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近两年,植物肉食品成为了行业发展热点。近日,某速冻食品加工企业推出“工业化生产的植物肉水饺”,产品采取纯素混合植物蛋白配方,植物肉走近工业化食品领域。当前,国内“植物肉”市场发展虽然不具备先天优势,但随着挤压膨化技术、工艺的优化升级,色泽风味仿真改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

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9817019180&di=b5f6bb9932ad1d02e39fdea02f88f6f7&imgtype=0&src=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150603%2Fmp17512806_1433310234552_2_th.jpeg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对动物性食品需求旺盛。但是因环境变化和资源短缺,加之肉类产品供需矛盾等,使得传统肉品生产模式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各国政府纷纷呼吁并鼓励未来替代性产品的开发与消费。其中,“植物肉”引发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全球也有多家食品企业及风投开始瞄准“植物肉”市场。

在中国市场,“植物肉”食品也已经开始受到热捧,不少企业纷纷入局并推出多种产品类型。例如一休闲食品企业推出植物肉产品,包括牛肉干、肉粽等;某原料食品企业开发了“植物肉月饼”,不到一年半股价大涨6倍;也有一肉制品加工企业通过收购布局“植物肉”领域;还有“植物肉拉面”、“植培黄金鸡块”纷纷面市。

其实,国内不少加工食品中早已出现“植物素肉”的“身影”,但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植物肉”仍属于新鲜事物。目前,“植物肉”行业处在发展初期,还受到诸多因素制约,除成本和固有消费观念外,部分问世的“植物肉”还存在产品品控弱、缺少动物肉的纤维质感、风味口感不佳、残留豆腥类异味以及生产规模小等问题。

据了解,“植物肉”不同于传统的“素肉”,明显的差异在于工艺、技术上。传统“素肉”多是大豆分离蛋白经初级加工的产品。

现今“植物肉”除了大豆成分,还含有小麦蛋白及豌豆蛋白等混合植物蛋白,并且通过挤压膨化技术、挤压蒸煮工艺的优化升级,重组蛋白结构,形成高品质大豆拉丝蛋白,高度还原传统肉类风味口感。

不仅如此,日前,研发团队突破了植物肉营养成分的科学配伍、质地结构多维模拟、色泽风味仿真改良等关键技术,以及加快植物蛋白纤维化加工技术、血红蛋白与风味物质生产与应用,获得“植物肉”制品色泽外观、香气香味,动物肉的纤维质感等,与真肉接近,使得产品烹饪时更有烹饪餐食的真实体验及肉类汁液感。

而近日某肉制品加工企业通过收购专注植物蛋白领域,还有一速冻食品企业推出“工业化生产的植物肉水饺”,新产品采取纯素混合植物蛋白配方。

可以看出,“植物肉”市场厚积薄发,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饮食需求,发展前景被看好的同时,也开始走近工业化、规模化食品生产领域,未来,部分“植物肉”产品或将实现大规模量产。

如今,“植物肉”已经不再是一个边缘化的概念,它确已出现在我们现在和未来的重要饮食选择中。随着近年来消费者观念的变化和健康饮食意识的增强,以植物蛋白为原料的“植物肉”类制品的市场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可观的。而且中国在植物蛋白方面的研究积淀深厚,我国“植物肉”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从并跑到领跑,实现弯道超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河南新农村建设规划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