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健康生活  资讯

如果你有很多很多问题,可能你的心理角色需要升级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4-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朋友聚会的时候,有朋友说,“特别害怕我们领导,不知道为啥,见了他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他啥时候脸一沉,眼睛一瞪,就开始指出我各种毛病。所以我,有多远躲多远。”“你说,我该怎么办?”

还有很多朋友有主题不类似但程度相当的烦恼,比如说,“我跟人交流的时候总是词不达意,尤其见了异性说话结结巴巴,你说该怎么办?”

再比如,“我们单位上有个人,不知为什么,从第一次见面就特别不舒服,可是偏偏后来又在一个办公室,每次看见他或者听他说话,都觉得莫名的讨厌,非常影响自己的工作,你说该怎么办?”

生活中总是少不了这样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但是一个一个解决具体问题只是打怪,他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心理角色设定僵化,改变心理角色才能超越问题,才是升级。

什么叫心理角色?

举个例子来说,同样是领导和下属的关系,有的人会跟领导处的像哥们,或者是好朋友;有的会特别害怕,敬而远之;有的会极其讨好,用尽各种方法去设法获取关注和欣赏;有的会各种顶撞和故意找麻烦……

即便是同一个领导,比如说我朋友遇到的这个领导,当我问,你们单位的人都对他这样害怕吗?他仔细想想也会说,也不全是这样,单位里有几个人跟他关系特别好,他们下班会一起出去打打牌喝喝酒;还有的跟他不远不近,受到批评什么的似乎也不是特别介意。

也就是说,即便是面对同一个领导,也会体现出不同的应对方式。这是因为,在扮演同一个社会角色时,比如下属,不同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心理角色却是很不相同的。

卡普曼博士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所有的“内心戏”中都有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这三个角色,很多人都在这三个不同的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 一个对领导很恐惧的人,可能把领导想象成迫害者,自己是被迫害的牺牲者;但是回到家里,面对更弱小的孩子,他可能也会偶尔扮演起迫害者的角色。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投射。是说我们很容易把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有一首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还有一句古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的都是投射。

有个经典的段子:开夏利的老王被一辆大奔超车,大奔司机冲他喊“兄弟,开过大奔吗!”老王很愤怒踩足了油门超过去。过一会儿又被大奔超车,同样被喊“兄弟,开过大奔吗!”老王很愤怒踩足了油门超过去。过一会儿又被大奔超车,同样被喊“兄弟,开过大奔吗!”,话音未落大奔撞在路边。老王幸灾乐祸的走过去,那人爬出来。

奄奄一息的说“兄弟,开过大奔吗?我就问一下,刹车怎么踩?”

老王在过去的经历中,可能没少被嘲讽,体验到大量的羞耻感。于是当他听到“开过大奔吗”,第一反应是对方在嘲讽他,将一个嘲讽者的角色投射给了大奔司机。

一个人心中充满不安和焦虑,他就会把这些不安投射到外界,认为世界是危机四伏的;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认为世界危机四伏,也可以知道,他的内心一定是充满不安和焦虑的。

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爱,他也会觉得自己生活中的人很爱自己;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生活中的人很爱自己,那他心中必然也是一个充满爱的人。

所以,心理学文章中经常有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外面的人都是你以为的“别人”,是你内心投射出的“你自己”的猜测与想象。

心理角色不是凭空产生,是在原生家庭的窑炉里长期互动的烟火陶铸出来的。

小时候的你,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往往会被带入到成年后的上下级关系模式中,也往往会被带入到成年后的婚姻关系模式中。

比如前两年的贺岁片《囧妈》,就描述了徐伊万和母亲的相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徐伊万和妻子张璐的情感走向。

电影里,徐伊万阴差阳错地和妈妈一起登上了去莫斯科的火车,母子两个在争吵和纠结中一起渡过了六天六夜。旅途中妈妈卢小花不停给儿子徐伊万喂他不喜欢吃的小番茄,给他喝各种养生汤……

忍不可忍的徐伊万吼道:

“在你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那么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那个你想象中的儿子。”

同样的场景,也从妻子张璐嘴里说出来:

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徐伊万不惜放弃“暖霸”的专利权,来拉回妻子,而这不是爱,是锲而不舍的控制。这份控制型的爱恰恰来源徐伊万母亲对他的控制。

知道了以上,如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呢?

如果同类的问题反复出现,第一个建议是首先要自我觉察,这可能是我的问题,可能是我某些地方需要调整了。

比如说回到第一个例子,对领导比较恐惧的话题上来。我们如何确认是别人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呢?如果对于同一个领导,大家都比较敬而远之,那可能说明领导本身比较严厉或者脾气比较大;如果别人都感觉正常,但是你特别害怕,那基本可以判断是你自己内在有一些恐惧的情绪更需要处理。

可以回忆一下,小时候在父母那里,是不是经常被批评,甚至被打骂,所以内心有了一个信念,不说话、少说话,离他们远远的才是最安全的。

这是你很小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而形成的一个信念。每当自己害怕的时候,可以提醒自己,我现在已经是大人了,可以保护自己了,我现在是安全的。

我们需要接纳这种恐惧,也知道作为成年人,为了自身更好的安全和发展,我们可以做什么?

对于成年人来说,真正的安全意味着勇敢的表达并承担责任。所以可以试着一边怀着恐惧的情绪一边去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也可以找一个你身边成年人的榜样,观察他在与领导相处的时候是怎样落落大方,有礼有节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

或者在睡前或者安静的时刻多做一些冥想,想像如果这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对话,你既可以觉察到自己的情绪需求,也能觉察到对方的情绪和想法,同时你还能关注到周围的情境,处在这样位置的一个表达才是比较圆满和真诚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些时候陷入某些特定的角色束缚之中,比如一方面被权威控制,一方面又竭力去控制孩子及家人;也有时候,不自觉的被别人拉着,扮演起某个身不由己的角色。

为了避免总是成为“乖小孩”或者“控制狂”,“老好人”或是“杠精”……我们需要学习,与自己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觉察并尽量减少自己习惯性的角色扮演,学习用真诚的方式关心别人的需求,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韩明丽 文/摄

法律知识试题 http://www.xinzhiliao.com/sj/chunji/49470.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复习题集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