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眼中的成都变迁
赵保福看着墙上贴的各种票证回忆过去
一头花白的头发、一身绿色的军装,昨日的时光博物馆里,两位观众在人群中格外突出,而他们经过之处,观众们也纷纷投来注目礼。92岁的饶毅与90岁的赵保福是来自成都的两位老军人,曾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看着博物馆里一件件熟悉的物品,两位老兵深情回忆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沧桑巨变。
看着成都巨大变化
成都老军人回忆牺牲的同志
“这台电视机眼熟啊。我买上电视机也是上世纪80年代了。但是你看现在,大家都是人手一部手机。”一边看着博物馆的老物件,一边回忆自己的生活,饶毅声音洪亮、精神矍铄,让人很难想到他已经92岁高龄了。
饶毅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1947年考入了华西大学,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都进行地下革命工作。
从事地下工作,有着常人不能体会的孤独与危险,饶毅回忆说,“从事地下工作时,我们都是单线联系。就在成都解放之前,我们的一位同志失去了联系。组织上派我去报社登一则寻人启事,然而还是没有寻到他的音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才知道他已经牺牲了。他的名字叫刘骏达,是成都十二桥烈士中的一位。”
新中国成立后,饶毅从事教育工作,直到60岁退休。退休后的饶毅,又在成都彭州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挥余热,直到自己年近九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70年的峥嵘岁月,我更加激动。”
拿着弹弓忆童年
他希望孩子们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进时光博物馆,90岁的赵保福好奇得像个孩子,一会为大家讲解起供销社里手电筒的使用方法,一会看着墙上贴的各种票证回忆自己有过哪些。“老大爷,这是互动环节的小礼物,您挑一个,我们送给您。”面对摆满毽子、发条玩具等物件的柜台,赵保福毫不犹豫地要了一个弹弓,还随即摆起射弹弓的姿势,让博物馆的其他观众忍不住笑起来。在之后的参观中,赵保福也紧紧拿着收到的弹弓。
“弹弓就是我小时候的玩具,不过没有这么精致,我们都是自己用树枝做的。”赵保福说。对出生在宁夏的赵保福来说,草原上打鸟、打兔子就是难得的游戏。
浴血奋战多年,1949年,赵保福跟随解放军南下,参与了解放成都。1950年,他又加入了川藏公路的修建。“那时的条件很艰苦,我们在冰天雪地中,喝的是凉水,吃的是干菜。但是大家都有一股劲,一定要把路修通。”1979年,赵保福转业到成都邛崃,如今已经在当地生活了40年。“去年我曾经回过西北,去到延安等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绿树成荫代替了沙漠,楼房代替了土窑洞。70年来,国家经历了沧桑巨变。”
参观途中,泡桐树小学的孩子们与赵保福不期而遇。“爷爷,这是什么呀?”孩子们热情地打着招呼,并指着满墙的磁带问道。有着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娱乐产品选择,孩子们当然不认识这些老物件。赵保福弯下腰,笑盈盈地看着孩子们,“你们要好好长大,以后也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好吗?”“好!”
本报记者 李雪艳 文/图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