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成都人防工程:最大的可容纳1.5万人 平时可纳凉可储藏
位于人民公园的“成都一号防空洞”
当防空警报响起时,你可知要迅速疏散到哪些地方?你可知昔日的“防空洞”今天有什么新用途?你可知身边的公园竟然就是防空场所?
近年来,市人防办在全市先后修建了一批大中型人防工程,投资建设了人防指挥中心和指挥自动化系统。这些场所和设备在和平社会将肩负起哪些功能?又将肩负起什么样的使命呢?明日即将迎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记者走进市人防办等点位,带市民了解成都人防。
专业培训“常态化”
全市已建起全域覆盖网络
远在蒲江县举行的演练,通过实时的网络传递,可以及时将高清的画面信息传递到市人防指挥所。成都市人民防空警报控制台发出的信号,可以在瞬间传递到全市所有防空警报点。成都在全国率先将人防系统与公安天网系统实现无缝对接。
在市人防指挥所,记者看到,先进的指挥系统和设备一应俱全。“我们长期坚持带动各区(市)县人防综合组训,定期组织野外拉练训练,平时坚持做好战备值班工作,保持信息系统和战备值班平台常态化运行,保障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情况。”市人防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按照全国人防“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能使命要求,我市现在已经构建起了完善的人防工程防空体系,分布在全市的人防场所数以千计,其中全市最大的人防工程是双流区的爱心公园,可同时容纳15000名市民掩蔽。
此外,记者了解到,按照市人防“十三五”规划要求,我市将坚持做好人防基本指挥所和机动指挥所的高清化升级改造,将每年的训练和培训实现“常态化”开展,狠抓基础训练和全域统筹能力提升。
和平时代赋新能
一号防空洞成人防教育基地
和平时期的人防工程发挥了什么作用?许多“防空洞”和地下室变成了商场、车库、种植基地和仓库……市人防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很多曾经挖的防空洞,在和平年代也没有遗弃,大部分人防工事都被赋予了新的职能和历史使命。
很多去过人民公园的市民或许都会对位于其西门附近,挂牌为“成都一号防空洞”的点位很是好奇。今年7月5日,一号防空洞作为免费的市民纳凉点正式向市民开放。今年开放期间,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消暑凉茶,应急医用药箱外,还配有书报架,放置大量人防知识、防灾知识宣传资料,供市民取阅。记者在连续几日走访中看到,每天从早上9点开始,就有附近的市民前来纳凉。“我们还专门配备大屏幕电视机,滚动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片,希望将这里打造成一个既是市民舒适纳凉的场所,又是人防宣传教育的窗口。”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说。
和“一号防空洞”同性质但不同功能的公开人防场所,则是位于成都西御河沿街的人防工程。“现在这里被开发利用为具有恒温储藏功能的场所”,跟随着市人防办工作人员的步伐,记者从成都房地产管理局旁边的一间小门进去,可以看到两扇拱形木门嵌在凹凸不平的红砖墙里,3000平方米的恒温储藏库就位于此。这里的地下温度比地面要低7摄氏度左右,最适宜储藏红酒和有恒温要求的商品。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在建项目几乎都配建人防设施
此外,在全市范围内,还分布着诸多的地下空间。
位于顺城街—盐市口—东御街的地下空间,已经于2016年6月底正式完工。形成了一个集行人通行、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开发为一体的连续地下慢行空间,总建筑面积达到7.7万平方米,成为成都中心城区地下全新交通体系。走入其中,下了阶梯,出入口墙壁两侧的黑白镜面造型门廊很是惹眼。通过室内自然光线的折射,地下通道感觉很靓。
在青石桥的家乐福地下停车场,车来车往。偌大的地下空间,其实正是成都的地下人防工事。此外,成都春熙路的伊藤洋华堂商场地下停车场,也是个巨大的地下“防空洞”。市人防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成都在建开发项目的地下空间几乎都配建了人防设施。
“人防的整个工程采取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地面上留出开敞的广场,供市民活动。还有,大源核心区公区人防工程周边的很多小区的地下停车场都具有平战两用的双重功能。”市人防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赵荣昌 文/图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