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丰:创新发展启征程
江苏大丰:创新发展启征程
本报记者 管晶晶 通讯员 王 耀 邹 进 潘 丰
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入选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市……翻开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近年的科技创新工作“成绩单”,一个个骄人成绩,无不展示着黄海之滨这个小城市的创新能量。
政策引领,刮起科技创新“热旋风”
2013年9月5日,是一个全区上下激动人心的日子,以大丰盐土大地农业科技园为主体的江苏盐城国家农业科技园顺利跻身第五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光环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无数的努力与付出。“一个县级市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这在全国是很罕见的。靠的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敢想、敢做、敢拼。”大丰区科技局局长陈苏萍坦言,在科技创新上,大丰虽然没有先天优势,但贵在后天努力。
大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先后推出一系列“真金白银”举措,不断放大政策引领效应,先后编制《大丰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大丰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大丰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大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出台《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大丰市“616”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等支持科技进步、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文件。
大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投入,科技三项经费财政预算逐年递增,2014年,大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7.9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71%。全区科学技术支出2.97亿元,占公共财政拨款支出的比例为4%。鼓励对科技工作的多元投入,吸引其他社会资金投入科技研发工作,大丰区财政设立了1亿元的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4000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专项引导资金、1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区年度公共预算收入3%的人才专项资金。“十二五”以来,共兑现税收减免近4亿元、奖励资金超2000万元,用于支持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加速成果转化。
良好的政策支持,高额的科技投入,无疑都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营造了更优的科技创新氛围,在全区劲刮科技创新“旋风”,一块块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花落大丰。
载体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
推进科技创新,离不开载体支撑。“说一千道一万,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载体是基础。”大丰区委常委、区高新技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坤深有感触地说,“只有不断强化载体建设,精心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环境,才能增强科技企业孵化的能力和高新技术项目入驻的吸引力”。
近年来,大丰区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积极推动各镇、区(园)以“六有”、规模骨干企业以“五有”为建设目标,大力推进产业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盐城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平台近200家(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省级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程中心6家,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7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家,省级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1家,省级科技产业园3家,省级农业科技园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特色产业基地2个,省海洋生物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1个,省现代农业科技园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40家规模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实现了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76.5%。
随着该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不断推进,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形成了汇聚效应,助推了全区产业创新升级。近年来,大丰区科技局先后组织申报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50个,累计争取上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1亿多元,引导企业投入近16亿元。其中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的2.5MW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研发及产业化等3个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谷登工程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的“步履式水平定向钻机”项目获盐城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万吨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示范项目成功运营。
培育产业,做强转型升级“助推器”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大丰区一直在发力。
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加快培育进程,大丰区科技局面向企业不定期地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等调研与指导,实施技术难题、项目需求、急需高层次创新人才信息征集,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向相关高校院所发布,通过引进技术、引进项目、引进人才的方式,全力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切实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大丰区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科院植物所、海洋所等290多家高校院所进行了政产学研合作,新签政产学研合作协议642份,建成紧密型产学研联合体226个,有效助推了该区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和高新产品的研发。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大丰区现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省民营科技企业36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2014年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0.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2.6%。2015年1
本报记者 管晶晶 通讯员 王 耀 邹 进 潘 丰
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入选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市……翻开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近年的科技创新工作“成绩单”,一个个骄人成绩,无不展示着黄海之滨这个小城市的创新能量。
政策引领,刮起科技创新“热旋风”
2013年9月5日,是一个全区上下激动人心的日子,以大丰盐土大地农业科技园为主体的江苏盐城国家农业科技园顺利跻身第五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光环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无数的努力与付出。“一个县级市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这在全国是很罕见的。靠的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敢想、敢做、敢拼。”大丰区科技局局长陈苏萍坦言,在科技创新上,大丰虽然没有先天优势,但贵在后天努力。
大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先后推出一系列“真金白银”举措,不断放大政策引领效应,先后编制《大丰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大丰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大丰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大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出台《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大丰市“616”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等支持科技进步、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文件。
大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投入,科技三项经费财政预算逐年递增,2014年,大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7.9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71%。全区科学技术支出2.97亿元,占公共财政拨款支出的比例为4%。鼓励对科技工作的多元投入,吸引其他社会资金投入科技研发工作,大丰区财政设立了1亿元的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4000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专项引导资金、1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区年度公共预算收入3%的人才专项资金。“十二五”以来,共兑现税收减免近4亿元、奖励资金超2000万元,用于支持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加速成果转化。
良好的政策支持,高额的科技投入,无疑都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营造了更优的科技创新氛围,在全区劲刮科技创新“旋风”,一块块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花落大丰。
载体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
推进科技创新,离不开载体支撑。“说一千道一万,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载体是基础。”大丰区委常委、区高新技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坤深有感触地说,“只有不断强化载体建设,精心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环境,才能增强科技企业孵化的能力和高新技术项目入驻的吸引力”。
近年来,大丰区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积极推动各镇、区(园)以“六有”、规模骨干企业以“五有”为建设目标,大力推进产业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盐城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平台近200家(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省级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程中心6家,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7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家,省级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1家,省级科技产业园3家,省级农业科技园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特色产业基地2个,省海洋生物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1个,省现代农业科技园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40家规模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实现了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76.5%。
随着该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不断推进,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形成了汇聚效应,助推了全区产业创新升级。近年来,大丰区科技局先后组织申报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50个,累计争取上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1亿多元,引导企业投入近16亿元。其中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的2.5MW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研发及产业化等3个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谷登工程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的“步履式水平定向钻机”项目获盐城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万吨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示范项目成功运营。
培育产业,做强转型升级“助推器”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大丰区一直在发力。
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加快培育进程,大丰区科技局面向企业不定期地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等调研与指导,实施技术难题、项目需求、急需高层次创新人才信息征集,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向相关高校院所发布,通过引进技术、引进项目、引进人才的方式,全力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切实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大丰区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科院植物所、海洋所等290多家高校院所进行了政产学研合作,新签政产学研合作协议642份,建成紧密型产学研联合体226个,有效助推了该区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和高新产品的研发。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大丰区现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省民营科技企业36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2014年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0.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2.6%。2015年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