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 全程首次采用国际标准绿色办会
图为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主会场。 本报记者 李宏策摄
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主会场 本报记者 李宏策摄
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会场内景 本报记者 李宏策摄
11月30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简称COP21)在巴黎北郊布尔歇举行。据悉,有14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全球195个国家代表团将在两周会期内围绕新的全球气候协议进行最后谈判,并有望在本次气变大会上达成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机制性安排,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在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不久后,法方如何积极应对筹备规模空前的国际会议?警方如何保障近5万名访客和百余位国家领导人安全?神秘的布尔歇会场内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来到气变大会会场一探究竟。
展区首次对外开放吸引民众参与
在巴黎恐袭事件后,出于安全考虑,法国在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后取消了巴黎地区的游行、集会等活动。但这一决定不会影响公众对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的广泛参与。法国外长、COP21大会主席法比尤斯曾多次强调,气变巴黎大会要为气候议题动员一切力量,并呼吁公民充分参与。会议期间,布尔歇会场内将不会缺少普通民众的身影。会场内的“气候世代空间”展区将在两周内迎来两万多民众,大会将举行300多场辩论会和论坛等活动。
法国主办方设置“气候世代空间”展区是气变大会历史上首次对公众开放。法国邀请了百余个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社团和研究机构在此设立展台并举办各类活动。其中包括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协会,作为中法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桥梁,该协会受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与能源部邀请,将围绕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污水治理等十余个主题展示中法两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并邀请相关专家在现场进行专题讲演,向全球公众和媒体展示中法在应对气候变法方面的实际行动。
除了“气候世代空间”外,在封闭的大会区域内也有约200个通过联合国审查和认证的社团、研究机构参与,在“观察与展示厅”内举行大量边会和展示活动。在大会最核心的会场内将不乏全球社会代表的参与,这些活动及其成果将为气变谈判提供动力和补充。
全程首次采用国际标准绿色办会
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法国明确了多重目标:为参会者提供适宜的工作和活动条件,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循环再利用和低能耗做法,在筹备工作中始终秉承循环经济与创新理念。为降低预算和减少碳排放,会场于10月5日才开始建设,工期仅为40天,直至11月24日才允许各社团组织进场布展。大会所有环节采用了严格的ISO 20121标准(项目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应用指南),这也是全球首个全程采用这一标准的大型会议。
为了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本次大会的供暖采用了新型燃气系统,较使用电力系统(考虑到发电环节中的燃料消耗)减少20%二氧化碳排放和75%的氮氧化物排放。会场内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板、仿照树木的风力发电系统和第二代生物质燃料,这些可为会场提供电力补充;所有照明系统采用最新节能LED灯,临时会场棚顶透明采光减少灯光使用;会场内提供的所有食品原料都是非转基因和有机的法国本土产品,减少了食品运输环节碳排放。另外,本次大会还采用大量木质建材,包括袋子、纸张、食物等用品和垃圾都在大会结束后得到回收和再利用。此次大会会场的各项筹备和建设工作共花费1.7亿欧元,较此前的预算目标节约了15%至20%。
在交通方面,参会者主要使用公共交通或清洁汽车前往会场。法方提高了巴黎市区至布尔歇会场的公共交通运载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每日增加7万个座位。参会者可通过城市快线RER、地铁、5条公交线路及200量电动车抵达会场,并有70辆最新型混合动力大巴在地铁站和会场间进行摆渡。
法国倾力加强气变大会安保工作
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后,全法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史无前例地将其延长了3个月,气候变化大会也面临严峻的安保挑战。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近日表示,鉴于法国仍面临安全威胁,尽力做好安保工作将是保障气变大会成功召开的要素之一。法国政府已采取一切措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大会及其外部环境安全。除了取消原定的大型游行集会活动、减少周边活动外,法国重点加强了警力投入,原计划在气变大会会场部署1500名警力在恐怖袭击发生后增至2800名。进出会场的人员将接受非常严格的身份核对与安全检查。
此外,法国政府已于11月12日恢复了为期一个月的边境检查,在全国多达600个检查点派驻8000名警察和宪兵。法内政部提请全国警察和宪兵调整休假时间,保证在气变大会召开期间全国警力的最大化。为保障大会开幕日顺利进行,法国决定于11月29日、30日对大巴黎地区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在特定时段关闭多条高速公路及市内路段,所有公共交通免费,鼓励市民不要驾车出行。
本次大会是法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性活动,其重要性也将载入史册。法国倾力办会,在安全、环保和吸引公众参与等方面做足了准备工作。万事俱备,只待各国代表进驻,未来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即将在此应运而生。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