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创新

揭秘三四线青年的文娱生活:分不清电视剧网剧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摘要]根据调查,大多数青年通过互联网,尤其是手机来观看剧集,而非传统的电视。

  

 

  文/娱乐资本论(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

  导语

  网剧电视剧的区别不清楚,不怎么使用微信订阅号,不看网络大电影……

  近日,娱乐资本论利用春节假期,返乡调查了近40位三四线城市以及城镇的35岁以下的年轻受众(简称小镇青年),一共制作了两篇调查报告(点击阅读《返乡文娱调查(上篇)》)。下面,娱乐资本论也将推出《返乡文娱调查(下篇)》。

  小娱发现,小镇青年因为其职业、生活环境不同,对文娱的理解和一二线城市的青年差异相当之大,很明显的一点是,他们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娱产品使用上呈现出滞后性,同时,因为对移动互联网不够敏感,也有相当程度依赖于手机自装软件。

  虽然网络给了他们获得同等资源的机会,但是因为习惯、生活压力、信息获取、兴趣等等原因,使他们文娱生活还是和一二线城市有一些不同之处,在从业者看来的生活必需品或许在脚踏实地生活的人中只是偶尔为之的消遣而已。

  这些不同能给我们带来一定启发——以往的一些看似是公论的观点是否并非事实?非一二线城市青年是否真的有改变影视市场的力量?撬动小镇青年的娱乐消费,是否有自己特殊的技巧?

  去哪儿、哈票网等购票软件,分食在线票务市场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在线购票软件的江湖已经逐渐被猫眼、糯米、微票儿、格瓦拉和淘宝电影票“垄断”,其他零星的小众软件很难掀起大的风浪。

  但在三四线城市以及城镇青年的手机里多了一些其他APP:哈票网、甚至还有令人意外的“去哪儿”。

  小X,女,25岁,宁夏固原,在工会工作

  她一般用去哪儿买电影票,是因为在买火车票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可以买电影票,便经常光顾,使用频率远远大于猫眼、微票儿等专门购票软件,问及原因只是使用习惯了,不想更换。

  小娱也试图打开去哪儿PC端网站,却找不到购票信息,只有手机端APP才有此项服务,不知道去哪儿网是如何规划的。

  酷狗、天天动听等音乐APP力压QQ音乐、网易云音乐

  音乐是生活的必须品,为此,不少人都愿意为它付费,甚至中国演唱会的门票价格要远远高于香港、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但小娱在三四线城市以及城镇青年的调查情况来看,受众对音乐的态度颇为有趣:

  首先体现在软件的选择上,大部分受众手机里都是系统自带的APP,以酷我、天天动听、多米这一类的居多,QQ音乐偶尔也有听的,但大部分人都不会使用网易云音乐。

  这其实也是惯性的力量决定的,很多人觉得各种音乐APP都大同小异,没必要翻来覆去“辗转”听到独家音乐。有就听,没有就不听简单的逻辑透露出对音乐的不挑剔。

  其次在音乐曲目的选择上,大部分人不会跟潮流,以经典老歌为主,尝鲜新曲风和探索小众音乐离他们的生活已经很远,更多的人选择随机播放老歌打发闲暇时间。

  网络大电影究竟市场在哪里?

  在过去,娱乐资本论的了解之中,网络大电影的主要受众是三四线城市以及城镇男青年,然而春节期间的调查显示,很可能并非如此。

  八成以上的青年并未听说过《山炮进城》、《道士出山》等热门网络大电影,弄混《道士出山》以及《道士下山》的也大有人在,在我们的统计之中,仅有两人看过网络大电影,并且并非出于喜欢,而是出于好奇。

  那么,是否意味着网络大电影受众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呢?他们是散落在全国各处细分角落里还是聚集在本次调查没有覆盖的样本群里呢?

  网剧电视剧,傻傻分不清楚

  在娱乐资本论的调查中得知,或许因为这一批人是最早的网络原住民,在他们心中,似乎并不会去刻意的区分渠道,很多人到现在都分不清网剧与电视剧的区别。

  小Q,男,25岁,生活在福建莆田,职业为电商小Q是福建的一名生意人,有闲有钱的同时,也爱看一些剧,但是在问到他“网剧和电视剧更喜欢哪个?”的时候,他有点懵,又问他网剧与电视剧有什么区别,他说“电视剧大概比网剧更专业一些吧。”

  这个例子并非孤例,在娱乐资本论的调查中有很多人都分不出电视剧和网剧的区别,有人以为《伪装者》是网剧,不少人都不知道《他来了,请闭眼》的网剧出身。

  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根据调查,大多数青年都是通过互联网,尤其是手机来观看剧集,而非传统的电视,自然没必要细究所看的剧究竟是电视剧还是网剧了。

  微信订阅号,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强大

  与动辄数千万粉丝的微博、月活人数超过2亿的贴吧相比,依靠微信订阅号获取信息的人数本就不高,这一次的调查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L,男,33岁,安徽芜湖,项目经理L年收入超过30万,是当地理所当然的高薪阶层,但是他所在的行业是房地产业,与文娱基本没有任何交集。他知道微信订阅号,因为他们公司也有自己的微信订阅号,然而他并不会关注微信订阅号,更不会将微信订阅号作为获取信息的来源。

  除了L之外,娱乐资本论发现,很多人从来都不会通过微信订阅号获取信息,打开频率仅为一两天一次,他们获取新闻都是通过腾讯、UC等的推送,因为这些信息的获取更为快速。

  小咖美拍秒拍唱吧,长期使用的几乎没有

  小咖秀美拍秒拍唱吧……如今有数量众多的APP可以提供给普罗大众,作为展示自己的平台,然而这些APP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在娱乐资本论调查的三四十名受众中,使用过这些APP的人只在少数,长期使用的几乎没有。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硬件原因。在手机并非高档机的情况下,内存小、手机顿卡的现象频出,下载过多APP会成为一个负担,因此像小咖秀唱吧这种非生活必要APP成为清内存时第一批要删除的APP。

  其次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花时间在这些带有一定社交性质的APP上就显得有些奢侈,有受访者表示在上学期间玩过YY直播,在找工作期间因为时间不够就放弃了。

  最后,部分APP本身并没有留住这些用户的魅力。有受访者表示,下载唱吧、小咖秀只是图一个新鲜,“唱歌玩一下”,但是新鲜性刚过就觉得没意思,将APP卸载了。

  除此之外,三四线城市以及城镇青年在微博、贴吧、微信朋友圈也并没有过多的表达自己的欲望。虽说根据官方统计,现在微博、贴吧的月活跃人数都在两亿以上,但是他们并没有花时间在互联网上的社交之中,就算上微博、贴吧,也是将其作为偶尔消遣的工具,而不是社交的平台。

  据调查,大部分人都没有在贴吧发过任何贴子,微博一般关注的生活美妆以及笑话类的博主,很少在微博创作内容。

  文娱消费被高估,但机会真的存在

  娱乐资本论经过上下两篇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三四线城市及城镇青年的娱乐消费可能有被高估的现象。

  这些地方的娱乐消费大致分为影院、ktv以及移动端的各种消费,从影院的角度来说,只有在重大节庆或者特别热门电影上映期间会有“满座”现象,其他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特别好。

  记者大年初一在县城电影院观看《美人鱼》时感受尤为深刻,当时虽然影院座无虚席,但很多人却是一年当中第一次来看电影,平时要么没时间,要么觉得非特效大片在手机上和屏幕上没有多大区别,影院在某种程度上沦为“节庆档”。

  其次,大部分人对电影路演是陌生的,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路演,也不关心路演,大部分人都是以生活为主,参加路演追星离他们似乎很遥远。

  线下KTV自身的发展状况已经有些艰难,真正爱好唱歌的人大部分选择性价比超高下午场,晚间场并不是大众消费的主流,因此长远来看前景并不诱人。

  而移动端的各种消费,付费模式还没有发展起来,大部分人要么不看,要么选择“盗版”。

  因此,这些地方文娱消费除了KTV之外,其他都还没有被充分激活,如果基础设施建设和新的宣传方式相结合去做,激发出这些潜力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