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25年变迁后 浏览器迎来服务型时代了吗?
导读:所以,我们认为,现在做一个工具性型浏览器已经没什么市场机会了,但是,如果换一个思路来讲,如果作一个服务型的浏览器,我觉得才刚刚开始。
文/傲游CEO陈明杰(英文名Jeff)
最近,360联合昆仑万维花12亿美元收购了挪威浏览器Opera(欧朋),个人看来对整个行业不会有太大影响,唯一的影响就是意味着Opera这个产品正式偃旗息鼓。虽然Opera管理层说不受收购的影响,将继续独立发展。但是,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有哪个公司是卖了之后还有大发展的?答案是没有。
对于收购的两个公司来讲,买Opera最核心的地方是借助它现有的渠道和用户发展各自的核心产品,昆仑要在海外推游戏,360要在海外推安全产品。
这和360在国内的战略是一样的思路,当年他用安全杀毒软件占领市场以后捆绑推广浏览器,现在反过来在国外他用同样的思路,可以用Opera浏览器推安全产品。猎豹在国外也这么干过,通过猎豹清理大师推猎豹浏览器。Opera虽然市场份额不大,但也有相当可观的用户量,对昆仑和360来说,收购Opera应该是个划算的交易。
但是,如果要让这个生意划算,就必须用Opera的市场来带动360的安全产品,所以,Opera今后的目标恐怕更多的是如何让更多的用户玩(昆仑的)游戏,以及让更多的用户使用(360的)安全产品。对于浏览器本身如何能够创新,如何能够引领,恐怕已经不是Opera能够顾及的了。
作为一个从业老兵,正好借着这个事情,来回顾一下浏览器这25年的变迁。
免费+捆绑 IE干掉Netscape
应该说,浏览器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浏览器,两者互为依赖,也互为促进。
据维基百科记载,WWW形式的互联网诞生于1989年,由CERN发明。而世界上第一款浏览器是1990年诞生的。在当时互联网还刚刚问世,这款浏览器也只能浏览少的可怜的一些简陋的网页。直到1994年,NetscapeNavigator的出现,人们才意识到浏览器能让人们更好的访问互联网内容。
之后,微软也看到了互联网是未来的趋势,推出了最初的IE浏览器1.0、2.0等,这些都是跟随Netscape推出的产品,但直到IE3.0,微软还是干不过Netscape。
后来,变化出现了,微软开始把IE浏览器捆绑到windows里,成为windows的一部分,而且是纯免费版。而Netscape并不是免费软件,它是一个shareware(共享软件),你可以免费用一个月,如果一个月后觉得不错,就得付费接着用。
微软通过“免费+捆绑”的方式抢走了Netscape的市场, 在Netscape跟IE的浏览器大战中,微软胜出了。Netscape从此一蹶不振,直到1989年出售给了AOL。
IE独霸天下 浏览器发展进入停滞期
此后,微软的windows一直在不断更新,推出了 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ME、windows2000,XP……这一系列操作系统做的非常成功,微软也进入了鼎盛期。而IE浏览器因为和windows捆绑,随之也占领了约95%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开源产品Mozilla浏览器(火狐浏览器的前身),和微软IE的闭源不同,它是开源软件,大家可以随便用,自己编译,里面有问题都可以自己发现。但是毕竟是技术人员才用的产品,一开始在体验上也存在问题。
所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微软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内部也不重视IE团队了,团队的人纷纷被调到其它部门,比如office组等更有商业价值的地方,IE一直停留在IE6多窗口模式的阶段,好几年没有更新。我曾经受邀去微软总部跟IE团队交流,当时我提到IE引擎里的一个bug,IE开发组的人告诉我,这个bug他们2年前就知道了,但就是一直没有资源去修复。也就是这次交流以后,我决定抛弃Trident引擎而采用Webkit引擎。这一时期的浏览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停滞期。
免费+多标签模式突起
而那时,互联网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各样的新网站开始出现,游戏、视频、电商开始把浏览器作为一个工具,浏览器地位越来越高。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弹窗广告、浮窗广告等。
国际上,Opera出现了,做的也是共享软件,收费版。使用一个月后,不付费也可以用,但是它上边会有一个很大banner,就是网页最上面的那个广告条,用户体验特别不爽。
在国内,傲游浏览器推出了免费版,和IE6多窗口不同,傲游主打的是单窗口多标签模式,也推出了反广告的功能-弹出(浮动)广告过滤。
2005年,投资的方向也开始关注浏览器,有一部分的人觉得浏览器是一个入口产品。国内国际上也出现了很多浏览器产品,比如51357、魔装网神、SlimBrowser、Avant Browser… 傲游在这一年拿到天使投资正式开始公司化运营。
之后,傲游推出了浏览器的在线收藏系统,只要跟浏览器绑定的收藏就不会丢。再加上没广告,多标签,又是免费版,在2007-2008年的时候,傲游浏览器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业务发展很快。
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爆发
也是那个时候,腾讯也发现了浏览器的重要性,做了一个Tencent Explorer浏览器,腾讯的产品策略就是产品不一定需要很强,但是只要有就可以牵制对手,所以当时,腾讯也没觉得浏览器特别重要。百度也做了百度浏览器。
2010年左右,360开始推免费杀毒软件,和瑞星、腾讯大战不断,基本上占到80%市场的时候,360就推安全浏览器了。
360进入之前,国内各浏览器产品还是在产品层面的竞争,但是360进入浏览器市场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它做浏览器并不是为了做一款多么不一样的产品,而是为了覆盖安全软件的这些用户,从而实现通过浏览器盈利。
所以它的打法很简单,就是怎么样能最快地占领用户就怎么做。这种目标下,本来正常的产品思路是做差异化,要做不一样的产品。360浏览器则尽量做得跟别人一样,而不是不一样。尽量让用户用起来感觉不到用了另外一个浏览器。用户在用安全卫士的时候,它会推荐用户装安全浏览器。同时它用安全卫士给浏览器保驾护航,不用360浏览器,用户的安全得分就永远也高不了。虽然这种手段有点low,但确实有用。
比360晚一些时间,搜狗也用了同一种套路,通过搜狗输入法推浏览器产品。腾讯后来也通过腾讯电脑管家推自己的浏览器,金山也通过杀毒软件推金山浏览器……中国网民的电脑基本就成了各家厂商的战场,各种浏览器通过各种方式不停的进入大家的电脑。
反观国际,此时谷歌推出了自己的浏览器。它带来的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Webkit的引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那时候浏览器的主流引擎只有两个,一个是IE的引擎,叫Trident引擎,一个是火狐的引擎,叫Gecko。Webkit也是一个开源的浏览器引擎,市场份额一直不大。但自从谷歌选中了Webkit,到现在为止,Webkit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一的引擎了。微软是闭源的引擎,排第二。而其他的引擎都已经没落了。比如Opera原来也有自己的引擎,Presto,它的引擎号称是全球速度最快的,实际上它真的很快。但是后来Opera放弃了Presto,选用了Webkit。Opera的拥趸都认为,Opera自此放弃了自己的灵魂。
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国外浏览器发展走的是不同的路子,国外是技术流,IE、Chrome、火狐……用技术先获得技术人员的认可,从而打动用户。国内大部分走的是渠道流,靠捆绑推广来获得市场份额,谁能最大程度的战略用户的电脑,谁牛逼。而傲游是一个特例,不是纯技术流,也不是渠道流,而是通过几个重量级的用户体验改善(多标签,广告拦截,在线收藏系统)来获得用户,应该可以说是用户体验流。
“服务型”浏览器可以超车?
2010年以后,移动手机时代来了,大家觉得在移动上的浏览器不太重要了,它不再是入口,只是应用,APP、操作系统反而更重要。所以你可以看到,后来的360、腾讯、搜狗在移动端更多的是做移动APP,或者ROM、应用市场,浏览器已经不是它们的重点。当然,也有继续坚守做浏览器的,傲游借助云计算推出了傲游云浏览器,可以在PC和移动端同步信息。而在移动浏览器时代,UC浏览器得益于很早就进入,异军突起。
在国际上,Opera也搞起来多种经营,搞了媒体广告公司,火狐则搞了个Firefox OS,做了一个火狐H5的操作系统 (前些日子火狐宣布Firefox OS项目结束)。
直到现在,大家觉得浏览器能做的事都做差不多了,也没什么利益和想象空间了。就像进入到了像当年微软做浏览器的年代,创新又成了稀缺品。
虽然产品还在更新,但基本上就是提升一下性能,或者提升一下H5跑分,再也看不到像当年多标签或者广告过滤这种重量级的更新。浏览器基本上也都长一个样,就是和Chrome(谷歌浏览器)一样。Opera一开始先是把自己的内核扔了,用跟Chrome一样的内核,后来改版以后,长得也跟Chrome一样了。连火狐都改的跟Chrome一个样了。
所以,我们认为,现在做一个工具性型浏览器已经没什么市场机会了,但是,如果换一个思路来讲,如果作一个服务型的浏览器,我觉得才刚刚开始。(硬广一下)比如,傲游刚刚推出了一个叫“百变邮箱(uu.me)”的产品,这是我们对服务型产品的一个探索。这是一个虚拟的邮箱,相当于给你的真实邮箱的提供了无所多个分身,你不用再为了10%的折扣把真实邮箱给别人,百变邮箱可以生成无数个影子邮箱为你服务。影子邮箱会把收到的邮件都转给你的真实邮箱,用户只需要管理一个邮箱就足够了。
我认为现在,做服务型的浏览器,可能是再次实现重量级创新的一个机会。具体怎么做,我们已经在不断的探索,相信会给市场上带来更多的创新,给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