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中国市场先发优势缩水:专利布局难奏效
Uber要进军在线旅游吗?
先是一份刚刚公开的专利暴露了其行踪,而最新消息则显示,海航集团宣布将在2016年与中国优步以及Uber Global携手打造无缝连接的出行平台。
对于Uber这个一直企图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各个产业链的出行“巨头”来说,一切皆有可能——这种想象也在不断刷新其天价的估值;不过,政策上接连碰壁、法律上的诸多隐患未除、市场上滴滴快的、Lyft等竞争对手的联合围剿都给Uber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霾,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先发优势”的专利能否成为Uber反击的一个武器?
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来看,由于这个行业的专利特殊性,很难说在时间上占据优势的Uber就能够掌握最终的主动权——而这对其此后的盈利能力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屡败屡战的专利布局
种种迹象显示,Uber在愈发密集地编织自己的专利之“网”。
公开检索显示,以Uber公司等相关名义申请的专利有88件,知识产权专业人士、美的集团中央空调事业部相关负责人陈得宗指出,Uber的专利申请有着明显的时间节点,起初几年的申请力度较小,从2013年开始专利申请量呈现快速增长。
同年,这家在2009年成立的公司业务迅猛提升,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13年12月31日新年前夜Uber当天收入同比增加了367%,覆盖的市场比2012年多出42个,不过隐患也渐渐埋下了伏笔,2012年,三个对手就悄然而至:Lyft、滴滴打车、快的打车都在这一年成立了。
根据检索结果,合并之后的滴滴快的通过“北京滴滴无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杭州快迪科技有限公司”共申请专利112件,第一件专利于2014年4月24日申请,名称为“基于城市叫车需求分布密度的出租车运力调度系统”。“相比之下,Uber的部分专利申请时间早,成为行业基础专利的可能性更大。”陈得宗指出。
与此同时,Uber的专利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以及中国这些核心市场,而陈得宗同时也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其尚有25件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处于国际阶段,最终有可能进入任何一个国家。“不管是从申请时间还是行使范围来看,Uber的专利相对于目前的竞争对手肯定更加有力。”
据了解,Uber的专利申请集中在动态地理搜索、智能服务系统、用户反馈、信息推送、屏幕显示、收费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等领域,这似乎覆盖了打车业务的许多环节,但现实情况却是,这些专利尚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根据此前《彭博社》的报道显示,Uber或公司创始人2013年至少在美国提交了13项专利申请,调价模式专利是其中之一,但当中10项专利申请已经被美国专利和商标局驳回,有的是因为“过于明显”,有的则是覆盖的内容不受保护。
此次切入“在线旅游”市场的相关专利也同样引发质疑。
专利资料显示,此项专利公开时间是在2015年12月24日,但仍未获批,专利发明者为Howard David Jaffe,是Uber全球采购和供应链业务掌门人,该专利指出是一种系统和方法, Uber设想借此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出行服务,其中包括机票、酒店和Uber用车服务的价格明细。
“这看起来并不能成为一个专利。”一位国内打车软件相关人士就指出,大家都可以这样去做,在技术上和操作上并不存在什么特别之处。
行业专家也持相同的态度,易观国际分析师张旭就表示:“模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已经有很多其他领域的先在者,比如你通过百度地图也可以进入这样的服务链条,Uber的只不过是加入了自己的用车服务而已。”
即便是在法律人士看来,这个专利也更像是一种商业方法,“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商业方法的专利获批都有很大的难度,比如银行和期货等行业,有很多类似专利一直都存在很大争议。”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专利代理人谢 认为。
这或许也是业内对Uber的专利布局不以为意的原因所在,就像谢 所说的,打车软件这个行业特点决定了专利的特殊性,“基于商业策略和方法的专利对于竞争来说是最有效的,比如软件方面的体验和定价策略等,但这方面也恰恰是很难被确权的。”
因此,Uber尽管在专利申请上屡战屡败,却又不愿意轻易放弃,《福布斯》杂志网络版引用美国专利市场研究公司Envision IP执行代理人毛林·沙哈(Maulin Shah)的说法,Uber希望支付额外的费用让那些专利审查员们再次审核其提交的11项专利申请。
“这些专利目前并非完全否定,还有博弈的空间,而结果或许也会影响整个行业。因为行业的基础专利可能大多在Uber手上,对其他竞争对手来说,专利问题始终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陈得宗指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行业属性,某家企业想通过专利壁垒而实现行业垄断的可能性不大。
先发未必制人
毫无疑问,Uber已经成为共享经济的明星代表,但在专利蛮荒的市场,这种优势并不能一劳永逸。
这一点,正如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市场营销教授彼特·戈尔德(Peter Golder)所说的,“先发优势并不一定能稳住消费者,一段时间里的领先者未必会成为最后的赢家,Netscape和MySpace就是最明显的先例。”
事实上,Uber也正在不断遭受后来者的市场瓜分,Lyft新增的Lyft Plus高端服务业务,把触角伸向了Uber具有更高盈利水平的细分市场;与陌生人拼车的应用Hitch;提供点钟租车服务的Getaround和Relayrides;与此同时,一些城市的出租车司机正计划成立自己的组织;甚至如一些人所预测的那样,苹果可能会以克隆其他流行应用程序的方式,植入叫车功能,ApplePay就是前车之鉴。
即便现在,如戈尔德所说的“Uber可能会像任何类型的中介一样被技术挤出市场”的质疑或许还只是被投资者一笑而过,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Uber的营收正在受到“价格战”的侵袭,就像著名的估值和财务专家、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埃斯瓦斯·达莫达兰(Aswath Damodaran)所言,对于Uber来说很难建立巩固地位,不像科技类企业那样赢家通吃,“竞争已经迫使Uber降低在一些城市的提成,我认为这也会是未来的趋势。”
单纯依靠供需匹配的出行业务很难成为Uber的业绩推手,这些变相的“份子钱”也难以支撑Uber的未来蓝图,一位业内人士就指出,“打车软件并不能通过单纯的打车业务来获得盈利,投资者更看重的是远期的商业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切入在线旅游也是变现的一种尝试,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认为,Uber依靠叫车软件这一爆款进军在线旅游,是由一个产品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变,体现了Uber打造平台公司的野心。“倘若Uber Travel这一系统能够顺利运行,Uber将依靠该系统的数据信息优势对其他竞争对手构成业务壁垒。”
不过,在滴滴出行副总裁、商业事业部总经理朱磊看来,这个效果或许有些夸大了,他认为在线旅游只是Uber一个小范围的试点,并不会成为一个战略性的业务。
“旅游行业涉及过多的环节和利益节点,出行在其中并没有太大的权重来重构整个产业,因此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朱磊指出,“细分的场景,比如酒店、物流等,需要更精确的服务才能做出附加值出来,需要很长时间的变现过程。”
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Uber的天价估值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些还看似遥远的“合理”想象,甚至其拥护者认为市场的估值还过于保守了,比如有媒体报道,来自标杆资本(Benchmark Capital)的比尔·科尔利(Bill Gurley)表示,公司的估值可轻松达到1500亿美元;另一名董事比尔·马里斯(Bill Maris)更是抛出了20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
对于现在的Uber来说,这些似乎还属于可望而不可及的“未知数”,“对于打车软件来说,只有当活跃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变现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现在还处于补贴阶段,入口属性大于变现属性。”张旭认为。
这一点也得到了朱磊的印证,后者明确指出,“商业变现的阶段还没有到,竞争还没有结束,补贴还将继续。”朱磊说,另一方面,变现应该基于优势资源,比如试驾、购车的支持服务等,“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就要考虑两方面,巨大的行业,巨大的优势,基于这两点来选择切入口。”
亦步亦趋的中国市场
如果说商业变现还是Uber需要应对的全球性远虑的话,那么在当下的中国市场则面临着棘手的“近忧”。
在最初的商业模式中,Uber的竞争法宝并非价格,反而会是一般出租车的两倍左右,节假日的时候甚至会更高,“对于Uber的营收模式来说,成熟市场是可以做的,但是在中国市场,消费者习惯的是互联网免费的文化,所以商业模式完全不同。”朱磊指出。
这种差异化来自于方方面面,也迫使Uber在中国市场要打破之前行之有效的“路径依赖”,就连Uber创始人、全球CEO特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都指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太不一样了”,为此Uber称将为中国业务史无前例地设立单独实体、单独管理机制和单独总部。
但至少在目前的中国市场, Uber与对手依然相差悬殊,滴滴出行在2016年1月11日当天公布的2015年全年订单数显示,在过去一年里,滴滴出行全平台,包括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企业版订单总量达到14.3亿,超越了已成立6年的Uber刚刚在2014年圣诞节实现的累计10亿订单数。
“滴滴快的更有可能快速实现数据变现,至少在中国市场是这样,因为滴滴快的提供的出行服务范围更广,用户规模更大,手上拥有的数据资源更多,并且有‘国产’情怀做支撑。” 李宇恒认为,Uber在中国市场的劣势显而易见。
或许也正因此,Uber在中国市场呈现出来的状态,更多的是像朱磊所言,“亦步亦趋,被动跟进。”
2015年12月7日,滴滴出行宣布12月12日正式推出卖车业务,朱磊透露,滴滴快的会持续对汽车相关领域,包括汽车销售、金融和后市场等的领域进行探讨和尝试;此后12月21日,Uber宣布将与广州汽车集团在股权投资、汽车销售、维修保养、二手车、汽车信贷、保险及租赁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与此同时,面对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烧钱大战”,Uber也似乎没有休战的准备,在此前的“2016年战略发布会”上,中国优步战略负责人柳甄就表示,Uber在伦敦运营3年才盈利,“我们不在乎现在营收多少是否盈利,更看重的是营收趋势。”另外她还表示优步在中国的投资额可能将远超此前计划的63亿元。
但在一些业内人士来看,Uber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知名观察家、雄心资本发起人王冠雄就撰文指出,Uber在融资能力、执行力、政府关系等诸多竞争层面都落后于滴滴快的,再加上传说中的“外资互联网之中国魔咒”的因素,“Uber在中国市场败局初现,互联网专车的市场份额已定。”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