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互联网

专车动了出租车奶酪:牵动多方利益 价格战难持久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随着专车市场的兴起,部分出租车反对专车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沈阳数千名出租车司机在2015年首个工作日(1月4日),就选择以暂时停运表达对专车的不满。

  事件背后折射出新旧利益之争,专车到底动了出租车行业哪些“奶酪”?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沈阳目前上演的专车、出租车利益之争,主要是由于滴滴、快的身处特定烧钱阶段,专车价格战频繁,导致专车价位接近出租车平时价格,从而直接和出租车“抢生意”。

  “长远来看,专车与出租车在市场上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因为二者无论在业务模式、还是服务的交通需求上都有着显著区别。”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高级工程师张一兵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专车价格战不会持久

  “原来的专车市场都是由出租车公司来满足的,具有一定垄断性。现在滴滴等其他专车服务密集出现,把出租车原有的专车市场给替代了。”一位专车市场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在短期价格战下,普通的出租车市场难免被专车分流。

  这种观点也得到多方认同。首先,出租车和专车的边界是部分重合的,很早之前,首汽等出租车公司就有去掉出租车顶灯的专车车辆,提供商务接机等服务。出租车公司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可以继续做专车业务。

  不少消费者的共同感受是,在专车价格战的轰炸下,不仅专车代金券满天飞,甚至不少专车公司下调专车起步价。这样,即便不是专车的主要客户群体,普通消费者花费与出租车差不多的价钱,也可以选择车型车况更好的专车,何乐而不为?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专车的价格战不会长久,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停止给普通消费者专车补贴,专车流量一定会受到影响。

  一块奶酪牵动多方利益

  事实上,打车软件一直牵动着多方利益。2014年初的补贴战受益的除了乘客还有出租车司机,但专车业务兴起后,已有部分地区的一些出租车司机对该业务进行抵制。

  某种程度上,新业务形态的兴起对固有模式造成适当冲击在情理之中。打车软件最初触及的是出租车公司的“奶酪”,出租车司机是受益方,不仅降低空驶率还有订单补贴。专车业务推出后,利益链再度调换,此前打车平台积极争取的出租车司机处于被动地位,专车业务成为企业大力推广和补贴的目标,出租车司机的“奶酪”可能有所减少。

  上海市一名出租车司机向记者抱怨,自从专车服务推出后,他已经很难再接到长途单子。“我估计是快的平台故意将用户导流到了专车上面。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易观国际分析师朱正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其实专车服务和出租车在用户规模和行业门槛上,差别都非常大。“出租车是一种大众化的、价格较为平民化的服务,而专车服务的要求更高,包括车辆品牌、司机态度、服务时间等,当然价格也更高。二者不会有明显竞争关系,专车只是将一小部分人群划分到自己名下,但是非常小众,对出租车行业构不成威胁。”

  易观智库认为,打车APP的发展是对城市用车生态链的探索,在线租车、拼车、约车等业务形态均是出于对细分业务领域的布局。而用户对多元化服务的需求较大,相关打车APP通过挖掘细分市场以及陌生城市的出行需求,可提高用户转化率。

  专车和出租车并非此消彼长

  虽然出租车的垄断市场被打破,但在张一兵看来,目前我国出租汽车所服务的个人公共交通需求,实际上就包括街头打车、门到门预约接送两个类型。专车与出租车并非一定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主要有两点区别:出租车是当街揽客,满足招手打车;专车须事先通过互联网、电话预约,确定用车时间、乘降地点等,且不能像出租车那样扫街揽客。同时,专车的服务档次和服务标准不一样。”张一兵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种区别随着专车价格战的停歇还将更为明显。

  从所服务的交通需求看,专车主要满足有出行计划的交通需求,服务对象主要是工作、生活计划性、规律性比较强的常住人口和本地工作人员。出租车主要满足临时性、应急性交通需求,服务对象主要是流动人口或有紧急交通需求的当地人。

  在张一兵看来,专车服务并非出租车的强项,在没有其他专车公司之前,出租车承担的专车业务也只占总业务很小一部分。如果能够将出租汽车倾全力仍不能满足的市场,细分为出租汽车和带司机租赁(专车)两个市场,或许出租汽车运力不足、打车难的问题将不复存在,“出租汽车增车难题”也可迎刃而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