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互联网

足记APP爆红朋友圈 新鲜感过后难逃速死魔咒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崛起,伴随而来的是各种APP呈现爆发式增长。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张张类似于电影大片似的摄影作品刷屏,原来,这些看似是电影截图的制作全部出自“足记”这款APP。其实此前已经有大量在朋友圈里火爆的APP,包括美图秀秀、魔漫相机、美颜相机、脸萌等,这些应用有的仍然在不温不火地使用,有的则早已被用户淡忘。

  移动应用“足记”从寻找经典电影场景开始,由开放“大片”模式而爆红。不过,背后暗含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逻辑,更深层的则是产品瓶颈的隐忧——内容单一,用户玩腻了,就不感兴趣了。

  足记APP走红互联网

  微信朋友圈悄然流行发类似电影截图的照片,记者调查发现,原来是一款名为“足记”的APP爆红,其因为采取了类似电影截图(带中英文字幕)的图片呈现方式,深受文艺青年的喜爱。

  最近,“足记”是移动互联网的热词之一。从苹果商店排名1000开外,到免费分类排行第一,仅用了不到10天时间。足记如此之火的重要原因就在“大片即视感”所体现出的电影故事性。事实上,这并不是足记的核心创意初衷,足记团队本想以还原电影经典场景再次拍摄来吸引人使用,而“大片模式”只是顺便附加进去的功能。这款原来偏旅游的应用,一下子变成了热门的影像应用。

  足记联合创始人杨柳表示,这款产品原来的定位是“文艺青年”,然后再透过这些“文艺青年”去吸引大众。这款原本定位于“旅游”的App,最初也是在软件商店的旅游频道上线。因为文艺图片功能爆红后才更改到图像软件的频道。

  随着足记火爆,也惹来了大量争议:这会不会又是一款“一晃而过”的产品?艾媒咨询董事长张毅分析,APP成功的路径几乎都是先有好用的“工具”,然后再通过工具圈住“用户”,用户圈住后,就有大量的方法去获得收入,例如植入广告。

  图片社交是大势所趋

  当我们准备浏览一份报刊或者杂志的时候,最先吸引我们注意的是文字还是图片?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后者或许会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其实从古至今,图片都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载体,直观简洁,承载和传递信息。甚至流传至今的各种远古图腾、古老文字、壁画等等,都是图片形式。说到底,文字只是图画的一种演变。无论文字描绘得再怎么精彩,对于读者来说,图片总是比文字感觉来得更丰富、完整。

  图片对于社交网络的作用不言而喻,社交能成为一种趋势也有它的道理,这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是分不开的。纵观工具类APP市场,从大公司到小团队,似乎所有的研发者都在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的产品植入社交基因,这俨然已成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首先,社交化可通过关系链增强用户粘性。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手机或平板等移动智能终端拍照并上传到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图片可以提高社交网络的活跃度,在好友间互相分享的同时,还能提高用户粘性。

  其次,社交化是海量信息时代发掘价值信息的重要途径。互联网为人们带来了海量信息,为了避免用户迷失于信息海洋,APP运营方必须实现信息的选择性推送,然而,编辑的判断显然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这一难题,用户可通过社交自发形成兴趣圈子,并通过兴趣圈子中好友的分享获取自己的价值信息。这样,通过用户兴趣聚合、用户分享推荐,价值信息便渐渐从海量信息中自发浮出水面。

  第三,分享正在逐步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社交化顺应了这一趋势。

  第四,社交化可充分打开工具类APP的盈利空间。一直以来,工具类APP变现难的问题让众多开发者在尴尬中心灰意冷,而社交化可重新将他们点燃。

  但图片社交应用终究逃不出工具类应用的范畴,而社交又是互联网行业的趋势。知名游戏开发商美国艺电(EA)近日也发布了一款针对社交网络的音乐及图片共享应用,此举可谓“不务正业”,不过,如此更能看出社交的重要性。

  亟待提高用户粘性

  当下炙手可乐的足记还能火多久?业内人士认为,“是否能在用户新鲜感消退之前推出新的产品功能获得用户留存是足记能火多久的关键。”足记不是第一个爆红的图片社交应用。在图片社交的圈子里,国内较早的代表有堆糖、花瓣和lofter等。新晋的有专注于90后的逗萌和出身名门的微博相机。

  社交需要依托载体。而最好的载体,便是内容。在很多社交产品中,用户生成内容,进而彼此连接,是最理想的模式。但用户生成的内容,相对而言,具有不可避免的先天缺陷:偶有惊艳之作,但多数跨不过专业领域的门槛。

  无论哪一个领域,普通用户手中很难出现较精品的文本。而对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传统文本,更多情况下是意见领袖、专业人士负责生产及发布,用户再通过关系网络辐射出去。可这一过程的背后,大量产品开始考虑挖掘普通用户本身的生产力。因而,轻量级的应用逐步涌现。通过提供强大的工具,简化用户生产的过程,甚至几秒之间就实现对原始文本的再创造,是用户生成内容成功的关键。除非通话、地图、餐饮等核心需求,普通产品哪怕经历过再红火的时刻,最终都将回归所在的细分领域。而对小产品而言,巨头、平台的模仿能力,实在过于强大了。

  然而,图片社交应用终究是图片应用,不会因社交和其它功能的加入而离开其工具类应用的范畴。如何利用其自身优势拓展其社交背后的应用,创造出更适合国内环境和用户的产品及模式将是未来国内图片社交领域发展的共同课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