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互联网

互联网创投融资造假放大4倍 业内人士呼吁裸融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一位移动互联领域企业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互联网是一个丛林,在这个丛林中摸爬滚打,大家都不在规则中行走,甚至没有底线

  虽然没有消费级市场动辄上亿的融资规模,但长期不入VC“法眼”的企业级市场,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快速热起来。

  “美国的企业级市场与消费级市场五五开,属于平分秋色,而中国目前最多也九一开,可以说中国的企业级市场被严重低估。”销售易创始人史彦泽表示,因为企业级市场难度更大,回报周期相对较长,以前VC过去基本不关注。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各大风投开始对企业级市场争相占地。就在上个月,国内SaaS行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收购案“全时收购视高”完成。

  企业级软件正在成为创业新风口,创投圈空前火热起来。百度CEO李彦宏也曾表示,未来五年,中国企业级市场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而在这一切繁荣的背后,创投圈虚报融资规模的现象浮出水面,以销售易为代表的迅速崛起的移动互联企业提出“裸捐”概念,揭开了创投圈融资额虚报造假的潜规则。

  企业级下半年或进主流市场

  苹果开始在移动企业级市场玩真的了、微信进入企业级市场、百度做企业级软件应用......

  目前,投资热潮正在企业级市场快速蔓延。

  “因为我们身处这个行业,所以感受特别明显,从去年开始,资本正在逐渐关注,投资热度明显上升。”史彦泽认为,从市场反应来看,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将在2015年下半年进入主流市场。

  资料显示,企业级应用是指那些为商业组织、大型企业而创建并部署的解决方案及应用。企业级应用市场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引得苹果、百度、腾讯等巨头趋之若鹜。而企业级应用创新是难点,虽然如此,但其仍然具有巨大市场空间,在中国市场一批软件细分行业创新型企业也迅速崛起。

  近期,2015年企业级软件市场最大的一笔融资刚刚完成。红杉资本与经纬中国联手对移动销售软件服务商“销售易CRM”投资1500万美元,这也是销售易的C轮融资。据了解,销售易与SAP、oracle、Salesforce同属CRM厂商,但所不同的是,“销售易”是基于移动端的软件,主要针对与企业现金流相关的销售,帮助销售人员与内部同事协同,对外做好客户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曾经先后在戴尔、思科、SAP等软硬件外企做过高管的史彦泽,谈起从企业级IT创业时表示:“我国经济步入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过去企业增长效益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压缩人力成本来实现,但现在处于新常态下,企业想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向信息化转型,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

  史彦泽认为,企业级市场已经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轨道,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三年内将达五百亿元。未来10年内中国将出现企业级服务市场巨头。

  互联网融资最多放大4倍

  企业级市场直接带动了创投圈的火爆。当下,企业级软件成为创业新风口,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又在重塑这一巨大的市场。而在这一切繁荣的背后,创投圈的融资额虚报造假的潜规则也正在被揭开,有业内人士表示,要谨防创投圈的虚假融资进入企业级市场融资中。

  有业内人士曾曝料称,创投圈内虚报融资额现在已经发展到猖狂的程度。众多企业以原数三倍去夸大融资额。此前,某团购网站先后宣布获得超1亿美元的巨额融资。而后被业内人士爆料,其真正的融资金额差不多是对外版本的一半左右。近期即将上市的窝窝团,造假次数之多令人发指。随着招股书曝光,其在2011年、2014年的几笔融资被放大了最多可达4倍。

  一位移动互联领域企业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互联网是一个丛林,我们在这个丛林中摸爬滚打,大家都不在规则中行走,甚至没有底线,但一旦进入资本市场甚至去国外上市,才被发现企业漏洞百出。其实,夸大融资在企业发展壮大的早期就埋下隐患。”

  融资额造假存在多层原因。夸大的融资额成为企业宣称的最好噱头,吸引其他投资机构的注意。同时,还能打击竞争对手。然而当行业过度将目光放在融资金额数字上,非融资背后的行业格局和企业真实面貌就容易让人忽视。

  针对这一现象,行业内正在掀起一场“打假战”。易凯资本的CEO王冉和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先后提议创投界人士一起消除虚报投资额的现象。

  近期,史彦泽也提出“裸融”概念。“裸融”即企业要做到融资数字的真实、客观、公开。他表示:“诚信是投资人选择创始人的首选条件,希望通过‘裸融’建立起诚信商业环境,净化创投圈环境。”

  业内人士认为,在企业级市场兴起、“互联网+”升温的大背景下,引发创投圈追捧,但虚报融资行为之风亦愈演愈烈。众多上市公司虚假信息在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时才被揭开真相,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应加强监管。而大多新晋创业公司是非上市公司,行业又缺乏自律,造假成本低,监管难度大,国家对行业的相关规范需快速出台,加大企业造假成本,从根本上遏抑造假现象产生。记者 贾 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