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互联网

反给车主添麻烦 停车APP,你的未来还好吗?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上发布的《互联网+智慧停车指数研究报告》显示,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例,四城市平均停车泊位缺口率为76.3%,每城至少有超过200万辆的车辆无正规车位可停。

  “停车难”恐怕是北京等一线城市“开车一族”的共识。“看病半小时,找停车位一小时”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网上甚至出现了市中心XX医院的停车攻略,找车位之“痛”可见一斑。在滴滴等互联网公司进入用车领域后,“行车”变得容易了,那么“停车”是否也能如法炮制呢?

  自2014年起,品类繁多的停车APP相继问世。各家停车应用大都承诺可实现周边停车场车位查询、手机支付停车费、停车场内找车位等功能。乍听上去,停车顽疾也要被“互联网+”轻松化解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停车APP反给车主添麻烦

  最近,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对深圳市“宜停车”进行报道,指出其存在收费过高、操作不便和硬件技术不完善等问题。停车APP没给车主带来便利,反而添了麻烦。

  这是“宜停车”个别现象,还是此类应用的“通病”呢?为一探究竟,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次用APP找车位。

  记者先在应用市场下载了3款停车APP,然后将车开到在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地区附近进行测试。经过试用发现,3款应用均可指示附近停车场的位置、空位数量及收费标准。按照APP的说明,记者把车开到收费最低的畅柳园社区地面停车场;但是,该停车场管理人员表示,此地属于住宅区内部停车场,非小区居民不得泊车。

  曾被停车APP“摆过一道”的不止记者一人。车主王女士对记者说,自己在使用停车应用时,有时会出现空车数据不准的现象。“明明软件显示还有剩余车位,可真把车开到那里时,却根本没有位子。”

  看来,停车APP目前确实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但它依旧“笼络”了一批用户的心。

  “这些APP会提供停车费折扣,有的还推出抽奖活动。”王女士谈到,她周围很多人下载这些应用是冲着补贴去的。

  如今,资本寒冬已至, O2O烧钱补贴的玩法渐显乏力。倘若没有了价格上的优势,像王女士这样的用户,还会继续使用停车软件吗?王女士坦言:“如果一款停车软件不能提供准确的车位信息,那用普通地图APP直接找停车场就可以了,何必还要用它。”

  数据采集是停车软件的“最痛”

  既然用户需要准确的车位信息,那平台为什么不能发布呢?

  成立于2014年的无忧停车APP,经过一年多的积累,目前已拥有停车数据超过1万余家。无忧停车APP商务总监靳宇文认为,目前停车APP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对车场数据的采集。

  “数据的采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他向记者谈到,就封闭停车场而言,新建车场内部一般会配备车辆识别装置和诱导系统,平台只要与其对接,即可获取数据。而对于部分老旧停车场,由于缺乏相关设施建设,目前大部分APP公司只能通过赠送终端设备,才能采集到车位的数量信息。

  那么,安装上智能设备的停车场,是如何计算出空车数量呢?靳宇文说,现在一般的方法是,在停车场道闸(一般为出入口位置的横杆)设置刷卡机或摄像头,通过刷卡或视频的记录检测到已使用的车位数,再结合总车位数,推算出剩余的车位数量。

  不过,上面的方法只能提供一个数字,还存在着某些漏洞。“在现实中,一些车场虽然显示有空车位,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使用。”靳宇文透露,现在最为准确的计算方式是在每个车位安装一个感应终端,实现点对点的定位,就可以获知每一个车位的停放情况。但相应的造价成本也会非常高,目前只出现在少数“高大上”的停车场里。

  然而,不论是哪种方法,都只是理论上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重重的阻力。

  靳宇文坦言,采集工作的困难与停车场复杂的所属关系直接相关。

  记者获悉,目前部分停车场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分属多家,所有权可能归属开发商或物业公司,而支配权却掌握在停车管理公司或个人手中。“停车场运营管理公司、物业公司、开发商,他们都对停车场拥有话语权。若想拿下一个停车场,必须疏通好各方的关系,少一个都不行。”靳宇文说,“有一次,我们在与运营管理方谈妥后,由于安装设备牵扯到施工改造,就遭到了物业方的阻拦。”对此,他略显无奈,“虽然是免费送设备,但倘若不疏通好这三方的关系,就是免费送都送不出去。”

  照顾好这三方的利益,就万事大吉了吗?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由于安装在道闸附近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计费、支付等功能,进而提高运营效率,停车管理公司老板比较乐于接受;但这样的装置却影响了部分收费员的“灰色收入”。靳宇文回忆,曾出现过某些收费人员阻挠设备安装人员,甚至会对设备动一些“手脚”,这就造成了数据的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

  智能停车市场虽大路却漫长

  虽然,停车软件前期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多数停车APP公司依旧“乐此不疲”,你争我赶地拿下每一块车位“版图”,一场“道闸之战”在所难免。

  然而,精明的商家绝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残酷竞争源于停车消费巨大的商业机会。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14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5447万辆。如此庞大的基数,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智能停车有望达到千亿级的市场规模。

  盯上这块“大蛋糕”的除了手机软件商,还有地产界的“巨头”。记者获悉,少数地产商目前正在试运行自己的“独家停车APP”,而且地产商们对它的期许可不只停车那么简单,它还将包含更多的商业信息。比如未来,在大型购物中心,顾客用停车APP找到泊位;而商家则同时将购物折扣、优惠活动、新品发布等信息向该顾客推送出去。

  由于这些地产商财雄势大,所属停车场有着精良的终端设备——每个车位都配备了感应装置,这些装置不仅可以无线定位,而且能够反映出使用时间。这就大大提升了空车数据的准确性,还可实现反向寻车、预约车位等普通停车APP目前还不具备的功能。但是,这类停车软件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使用范围仅限该地产商所有项目。比如,某公司开发的停车软件只能找到该公司所属物业的停车场,并且也只能在这些停车场内使用,它不会标注其他公司所属物业的停车场,更不能在这些停车场内使用。

  为什么这些“独家停车APP”要各自为政,不能将其掌握的精准停车信息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呢?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今年8月,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停车智能化信息化。各地加快建立停车基础数据库,并对外开放共享;加强不同停车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但是,由于这些停车软件能够反映出停车场车流量变化、停车高峰时段、商户打折等一系列的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就可以反推出一个商场的营业额、销售量和运营情况,而这些都是每个商业集团的内部机密,因此谁也不可能将其分享。

  除了这些“不能说的秘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停车软件的发展外,“即便没有利益的牵扯,目前智能停车仍然面临着技术的门槛。”该业内人士补充说。

  现在,在停车APP上完成支付、室内导航、车位定位等功能都要依靠无线网络的支持。但对地下停车场来说,由于地下墙体等因素的干扰,影响了信号质量。如果使用开发商提供的内部网络,就要保证WIFI覆盖没有漏点,使用户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完成定位等一系列功能,而这一点目前来说还很难做到。

  此外,智能停车还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现在国内除了数字化的停车场外,更多的停车场还是一片地、一把椅、一个人收费的状态,对于这种停车场根本谈不上与APP联动,因此想要利用停车APP找到更多停车场,让停车更方便,就要完善这些停车场的硬件设施,但这需要时间积累。

  如此看来,这一条智能化停车之路,还十分漫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